蘇潤 黃勤艷 林泉杏 黃秋夏
摘 要:崇左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優越的氣候環境下崇左市產生了豐富多樣的農特產品。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農特產品的品質要求也不斷提高。2016年,崇左市左江花山巖畫申遺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花山巖畫的視覺元素主要有赭紅色的“蛙人”“銅鼓”等,在各類設計應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本文圍繞如何運用花山巖畫這一特殊的本地特色文化,將其與農特產品包裝設計結合,使大多數消費者在視覺上和心理上產生認同感和好感,甚至產生神秘感。將花山巖畫的視覺元素應用在農特產品包裝上,是帶動當地農特產品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左江花山巖畫;視覺元素;農特產品;包裝設計
俗語說“人靠衣裝馬靠鞍”,農特產品包裝就是農特產品的“外衣”,其包裝設計更是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農特產品包裝能夠吸引消費者注意、刺激消費,還能使該農特產品形成更高質量的品牌。它帶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使用時的快感享受,更是一種審美的體現,因此應用于農特產品包裝上的視覺元素的選擇非常重要。
1 農特產品包裝設計對于塑造品牌的重要性
如今,崇左市的農特產品生產經營者們都在想方法讓自己的產品包裝看起來更好看,更具有吸引力,增強商品競爭力。我們可以把左江花山巖畫中的視覺元素運用到崇左市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中,這不僅具有當地民族特色,而且具有獨特的意義。但是,怎樣把產品的包裝設計得更好、更有特色、更能吸引人,這需要我們從美學的角度不斷地分析從而完成設計。當前我國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仍相對落后,在這方面的投入較少,參與構思的人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崇左市農產品經濟的發展。所以,農特產品包裝設計的研究意義重大。
農特產品的包裝實際上注重的是農特產品的銷售和流通,包裝在農特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環節過程中的采收、倉儲、物流等幾個重要環節起到重要保護作用。對農特產品的合理包裝,一方面是一種防護,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外觀美感。消費者在購買農特產品時,不僅可以從產品中得到物質上的享受,也會從包裝外觀設計上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針對農特產品設計適當合理的包裝,對產品、消費者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2 農特產品包裝設計融入左江花山巖畫視覺元素思路探析
崇左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這樣的氣候十分有利于農產品的生長,使崇左市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農特產品。農特產品主要有蔗糖(紅糖)、寧明沙糕、大新桂圓干、大新苦丁茶、天等指天椒、憑祥波羅蜜、龍州桄榔粉、崇左酸粥、扶綏姑遼茶、扶綏澳洲堅果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特色產品。本文針對如何在以上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中結合左江花山巖畫視覺元素,進行了如下探析。
2.1 包裝設計中融入左江花山巖畫視覺元素
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不是一種普通的設計活動,而是一種視覺理念上的創新,這其中包含了在設計上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因此,必須選用適合的文化素材作為設計元素。崇左市左江花山巖畫作為重要的視覺元素,向我們展示了生動形象的民族文化,也形成了崇左市一個重要的文化標簽。實際上,花山巖畫不僅是一種文化載體,它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價值。如果在農特產品包裝設計上運用左江花山巖畫視覺元素,不僅能優化農特產品的外觀,而且能發揚花山巖畫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這樣的結合方式,將逐漸成為傳播和推廣本土文化的重要象征。再加上產品包裝的設計本身就是產品和消費者之間重要的橋梁,所以應該重視對土特產的包裝的創新設計,加入左江花山巖畫的視覺元素,提高視覺觀賞價值,將農特產打造成富有品質的特色產品。如:設計一款廣西土特產的包裝盒,可選用歡呼慶祝的“蛙人”視覺元素進行設計,使“蛙人”頭頂特產歡呼慶祝,一是表示豐收的喜悅,二是展現獨特有趣的創意設計,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同時,為了更好地傳播推廣,在視覺元素形狀方面也可以適當變形,設計既要體現民族精神與文化,也要考慮眼緣問題,保證客戶能夠很好地理解并且接受,第一時間吸引客戶的眼球非常重要。總之,產品包裝設計的運用是多途徑多領域的,但是在運用過程中需注重設計理念和背景,使之能夠很好地展現商品的價值。
2.2 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增強文化自信
左江花山巖畫是崇左市重要的文化瑰寶,豐富多彩的畫面演繹著古老的文化,巖畫上除了“蛙人”元素之外,還有“銅鼓”“繡球”“干欄建筑”“歌圩”“神話史詩”等元素,都反映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強調,“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1]因此,將花山巖畫視覺元素與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土特產包裝設計中,體現了花山巖畫的歷史價值,以及花山巖畫傳承的可持續性。在當今的農特產品包裝設計中,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汲取設計元素,這是提高本地農特產品包裝質量和創意的渠道。同類的產品,如果在包裝設計上能善于從本民族文化挖掘設計元素,打造民族品牌,與其他同類產品區分開來,本民族產品和本民族文化互相依存,將是幫助農產品產業走得更遠的一種方式。
2.3 提升各類人群的農特產品包裝意識
我國農特產品的包裝意識整體較弱,相對于設計發達的國家而言,我們對產品包裝設計的意識還趕不上他們。因此,要加大農特產品生產經營者對農特產品的包裝意識。對農特產生產者和經營者做包裝規范化培訓,提升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審美意識,注重農特產包裝,發揮農特產包裝的推廣效應和宣傳作用,以提升農特產品的知名度,更好地塑造農特產品牌形象。[2]日本在農特產品包裝上注重自然包裝,在選材、開發、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已經有很好的意識,因此設計師和生產商在設計的時候也應做到環保至上。另外,對于農特產品包裝的設計,提倡利用高校的“產、學、研”功能。本地區的高校均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應從這類專門從事專業設計的人員入手,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善于發現農特產品包裝設計的不足,利用專業優勢,對包裝設計的提升作出更多的思考,以提高本地農特產品包裝的品質。
3 結合當地民族優秀文化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如果能將花山巖畫視覺元素融入崇左市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中,將會成為一項富有創新和特色的應用推廣項目。對這些元素的合理使用,不但能夠詮釋本民族的文化,更好地表達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特征,當把它融入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時,也必然會豐富農特產品的價值。花山巖畫包含了眾多的“蛙人”“銅鼓”“繡球”“干欄建筑”“歌圩”“神話史詩”等視覺元素,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結合豐富多彩的包裝設計樣式,能夠為農特產品包裝設計的多樣性提供基本素材,同時也是包裝設計機制全面創新的實質性體現。此外,設計師可以結合農特產品的特點,將花山巖畫設計元素融入農特產品包裝設計,創立本地獨特的產品品牌,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讓消費者對本地特色文化產生深刻的印象,然后慢慢擴大市場。將本民族優秀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的產品設計,形成一種“民族風”的設計,能夠使消費者得到較高的精神享受,也有利于民族傳統元素的推廣應用。
總而言之,結合花山巖畫視覺元素,設計本民族農特產品的包裝,將會推動本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國家旅游局合并為“文化和旅游部”[DB/OL].新京報網,http://www.bjnews.com.cn.
[2] 張利艷.“互聯網+”業態下的安徽農特產包裝設計模式探索[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03):115-118.
作者簡介:蘇潤(1997—),女,貴州興義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生。
黃秋夏(1995—),男,廣西賀州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
林泉杏(1996—),女,廣西北流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
通訊作者:黃勤艷(1990—),女,講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政管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出版傳媒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