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蕾雅 彭琳 馮思豫
摘 要:本文以視覺傳達中標志設計為研究對象,對篆刻藝術的印章處理方法在標志設計的應用進行分析,從圖形借鑒、布局調整、意境傳承這三個方面,詳細說明篆刻藝術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與功能途徑,為相關研究提供參閱材料。
關鍵詞:篆刻藝術;標志設計
0 引言
標志設計在市場化的時代環境中有重要的應用空間。以其自身獨有的文化屬性與指示性價值,受到平面設計工作者的高度關注。而在當前的應用條件下,受我國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影響,篆刻藝術積攢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標志設計對于其藝術內容的借鑒與應用,可以從最為直觀的形態特征入手。
1 圖形結構與文字形態的運用
篆刻藝術在標識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大致將其分為圖形結構與文字形態兩種類型。印章圖形結構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將多種形式的印章結構轉嫁到標識內容中,通過形體特征的調整,給人們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
例如,在傳統篆刻藝術中,方形印章結構是最典型的圖形形態,在進行標識設計的過程中,將這種平衡、對稱、穩重的圖形形態引入標識圖形的設計中可以更好地補充圖形設計的內涵。
同時,圓形印章結構也十分常見,并經常出現在商業標識設計中。而出現這種趨向化的發展特征,與圓形印章形態的應用條件有關。在使用條件上,圓形印章是近代政府辦公用章的主要形式,在標志設計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在飽滿的形態特征中將官方的權威性表現出來,強化信息的傳遞效果。[1]
另外,在印章圖形結構的應用中,不規則圖形的應用會增強圖形形態對于標識內容的指示效果,更有針對性地完成圖形設計。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作為會徽的標志圖案就是不規則印章結構的典型代表,通過對留白方式的應用,在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使“京”字與人物運動相結合。
同樣在北京奧運會的標識設計中也體現了標識設計中對篆刻文字的運用。而對于漢字圖形形態的應用,可以在標識設計上直觀地表現出企業的名稱信息,也能在形態特征上將標識內容提煉出來,以此保證藝術效果與文化內容相結合。尤其在現代企業的商業標識中,借鑒篆刻印章文字的案例屢見不鮮。例如,成都置信地產標識上,置信地產集團將自身的名稱進行提煉,并重點強調“信”字。在標榜誠信發展的同時也借助篆刻的藝術形式,將企業的標識內容進行藝術化處理,以此保證標識信息的有效傳達。
2 空間布局的結構調整
篆刻印章的布局處理上將文字形式作為基礎,對文字內容的篆刻空間進行調整。因此,在篆刻藝術背景下形成的標識形式也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保證內容結構的整合效果,并在實際應用條件的指導下靈活地借鑒篆刻藝術的章法形式。篆刻主要分為白文印與朱文印。蘸上印泥后印出來的印花文字部分為白色,稱之為白文印。反之印出印花中文字為紅色,稱之為朱文印。
在現代標識設計過程中,這兩種印章形式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借鑒朱文印時,會在標識中突出文字內容的清雅雋秀,并在還原篆刻藝術原始風貌的同時增加標識中的書卷氣息與文化底蘊。在進行朱文印處理時,務必要控制好文字線條的形態,并在布局中調整線條的粗細,保持一定穩重條件的同時展現朱文印的靈動與工整。而采用白文印的現代標識設計,盡可能地提升內容中的厚重感,在增加文化氣韻的同時使其呈現莊重、肅穆的特征。前文所提到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識就是白文印的典型代表。
另外,在文字內容的布局調整上,標識設計也需要借鑒篆刻藝術章法的形式語言,通過對疏密空間的調整,保證文字形態的美觀,并在留白的處理上提高標識內容的藝術價值。古人在進行篆刻創作的過程中,在同一作品中不僅使用細密的文字處理,也會加入大量的留白空間,在形成疏密對比的同時,加強篆刻內容的藝術表現張力。[2]現代標志設計中,這種結構應用策略有很強的指導性,并在“黃金分割點”理論進行結合應用的同時形成新型的藝術形式,保證標識內容中的開放化空間。
3 藝術設計的意境傳承
篆刻藝術中,將文字形態設置在有限的空間結構中要對藝術類型進行調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對藝術內容作出重新規劃與布局更改,以便表現出更加強烈的文化屬性,使標識中的藝術效果更加濃郁。藝術形式上,我國古代不同朝代在篆刻藝術形式上有所差異,但在文字藝術設計上始終保持了共同的屬性類型。在進行現代篆刻藝術標識設計的過程中,應先對藝術字體的形態作出選擇,并在字形線條的粗細上作出適當調整。
例如,復旦大學的校徽設計中選擇了小篆作為基本字體,并使用橫向排版進行文字組合設計。在借鑒圓形圖章形態的同時與篆體字形成呼應,圖徽內圈外圈都采用朱文的形式,整體統一協調,在強調復旦大學傳統文化傳承屬性的基礎上表達了學校不斷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由此,通過校徽篆刻印章形式的物象化表達使文化內核與精神內涵能在標識圖案中更加充分地展現出來。
4 結語
形態造型、空間布局、藝術設計是篆刻藝術對應在標志設計中的重要基礎,也是呈現其功能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標志設計進行升級改造的過程中可以憑借其文化優勢,提升現代標識的文化內涵,并在內容優化的同時更加有效地傳達標識內容。同時,也可以在標識內容中實現傳統文化的精神傳承,使篆刻藝術煥發新的時代生機。
參考文獻:
[1] 劉智源,候建美.淺談中國標志設計的繼承與發展——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8(12):63.
[2] 梁勇第.篆刻藝術章法形式語言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8,39(24):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