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互動體驗的視角出發(fā),分析兒童公園展示空間的設計要素。以廣州兒童公園的設計實踐為例,探討兒童公園互動體驗設計的要素和方法,觀照互動體驗設計中兒童的情感需求,突出設計的教育性、互動性及人性化。
關鍵詞:兒童公園;互動體驗;展示空間設計;人性化
兒童公園是集教育性、娛樂性、互動性為一體的重要場所,其采用預設情景、科普學習環(huán)境、空間互動體驗等活動,使兒童在特定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傳統(tǒng)兒童公園互動體驗模式單一且布局方式趨于平面化,多通過雕塑等景觀小品展示,缺失互動和體驗的內核。現代兒童公園設計注重將兒童互動與科普教育相結合,由平面布局向空間縱深拓展,豐富了兒童公園的互動展示形式,構建人與環(huán)境、人與展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
1 兒童公園互動體驗設計要素分析
1.1 展示設計的教育與傳播
兒童公園自身具有娛樂、教育、體驗的職能,展示設計的特點是利用雕塑、壁畫、模型、聲音、文字、道具等各種形式,通過燈光、色彩、音樂、場景等各種手段,借助現代高科技展示技術,營造空間氛圍。在兒童公園空間設計上,設計師需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合理設計展覽空間,有效規(guī)劃展示內容,尋求簡易性、標識性的設計語言,用輕松愉悅的氛圍激發(fā)兒童對展品實物的興趣,結合整體環(huán)境的營造,拓展展示內容,彰顯教育和文化意義,使兒童在娛樂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
1.2 展示設計的互動與體驗
兒童公園空間展示設計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必須觀照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通過虛擬游戲、現實情感的互動形式,促進兒童身心成長,滿足現代兒童教育及學習形式。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親子進行游戲、言語交流等互動活動,對兒童的認知發(fā)展以及社會化發(fā)展都有極大的幫助,兒童早期參與社會性游戲的次數與兒童對他人情感和信念的理解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設計師在設計時應始終關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行為,活動形式以滿足親子運動、休憩、聊天、教育為主,并注重功能性、尺度與行為習慣,凸顯美學特征。
1.3 展示空間設計的人性化
公園空間對兒童的關懷應體現在設計細節(jié)中,對空間造型、尺度、材料、色彩的把握尤為重要。通過這些設計能夠讓兒童迅速在陌生的空間找到熟悉感、歸屬感,從而達到提高兒童學習積極性的目的。例如,兒童娛樂設施的色彩應針對使用兒童的年齡進行設置,并采用不同顏色對兒童進行引導。同時,設計師在設計中要注意冷暖色的搭配,觀照兒童對色彩偏好的性別差。各展品、各展區(qū)的色調彼此之間應呈現順承、漸變的關系,持續(xù)性地作用于兒童的心理,引導和激發(fā)兒童的心理感受和認知。
2 廣州兒童公園體驗式情景設計的應用探索
2.1 科普化的情景體驗
廣州兒童公園總占地面積約31.88萬平方米,以“自然生態(tài)、科普文化、親子交流、體驗參與”為主題。在廣州兒童公園的空間展示設計中,增設兒童自然探索區(qū)、兒童拓展創(chuàng)意區(qū)吸引兒童參與,并設計各種活動,將視覺感受和手動體驗結合,寓教于樂。在主題觀花科普區(qū)中,設計過渡空間“百花園”,以觸摸、聽聞、益智為主,設置傳聲筒、盲文面板、打擊樂組合、益智面板等互動科普教育類體驗。在傳聲筒活動空間中,兒童用聲音進行信息傳遞與情景互動,通過設置題目,兒童用音效和動作進行表達,再依次傳遞給下一個兒童,最后一個兒童猜測題目上的信息。通過游戲,提升特殊兒童的感知能力、表達能力。
2.2 互動體驗設計
不同年齡段兒童對科普知識的了解深度有所不同,當周圍環(huán)境和兒童認知水平達到一定的契合維度,兒童與環(huán)境互動才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在設計中需要對知識深度、展示方式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在廣州兒童公園展示空間中,設計手工作品展覽、圖書館等展區(qū),以適應年齡較大的兒童參觀。而在手工作品展示區(qū),以年齡較小兒童的趣味體驗為主。在這一展區(qū)以“廢物利用”為主題進行兒童的創(chuàng)意設計,通過將生活中的廢棄物品,如舊報紙、圓珠筆芯、塑料瓶罐等進行二次利用。從兒童身邊的物品入手進行再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兒童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夠增強兒童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3 人性化設計
視覺科學研究表明:對兒童認可度最高的顏色種類以紅、紫、藍、綠、黃、橙色為主,柔和的組合會讓人感到輕松愉快,迎合了婦女和兒童色彩的偏好,有較高的吸引力。在廣州兒童公園室外區(qū)地面鋪裝以自然色為主,有效地調動了兒童對大自然色彩的興趣。室內區(qū)以原木色為主,在休憩、娛樂展示區(qū)采用材質輕軟的松木為基本板材,淺黃色肌理營造出親切的氛圍,同時材料安全、耐用的屬性適合兒童活動。在夢境奇園空間的12面哈哈鏡展現出不同的效果,產生各種奇異的形態(tài),通過特殊的視覺形象給兒童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受。觀照不同年齡段兒童需求,注重尺度、色彩的細節(jié)處理,營造出舒適、安全、愉悅的氛圍。
3 結語
兒童公園的互動體驗設計需始終觀照不同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以人性化、參與性、娛樂性為原則,吸引兒童與展品溝通交流,真正融入展示之中,激發(fā)兒童的體驗興趣,獲取多樣知識。互動體驗為兒童公園的空間展示設計注入生機,深化了展示內容,提升了展示主題。
參考文獻:
[1] 林瑛.兒童公園的時間要素設計[J].創(chuàng)意與設計,2015(1).
[2] 段麗.兒童公園中親子互動空間設計[D].燕山大學,2016.
作者簡介:姚婷婷(1996—),女,安徽合肥人,研究方向:環(huán)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