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是表演還是舞蹈藝術的創作,都是人類智慧文明的結晶,是突破人腦想象空間的藝術實現。在舞蹈創作和演繹的過程中,無數舞蹈藝術家從現實生活取材,而又經過人類大腦和身體的完美配合,最終形成了風姿優美、輕盈靈動的舞蹈。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需要創造教學情境,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對舞蹈想象力的深化和應用,促進學生舞蹈表演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舞蹈表演;想象力;舞蹈教學
想象力對于舞蹈藝術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歷代舞蹈藝術家們開啟了豐富的想象,對舞蹈的風格特征、人物的形象與情感進行了細膩的刻畫與演繹,才形成了現今多種風格的舞蹈藝術。而在舞蹈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盡快融入舞蹈中的人物角色,體會人物情感,并進一步提升基本功底,就需要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發揮充分的想象力,體味舞蹈這門藝術所深含的文化與精神內涵,幫助他們快速吸收舞蹈專業的文化知識,進而提升個人的基本素養。
1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1.1 豐富舞蹈演員在表演中的情感
想象力是人特有的能力,它能夠在已知事情的基礎上,利用人的感知能力進行充分的想象,創造出新的事務的形象。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員要完美演繹一段舞蹈,就需要從情感、肢體、思想等各方面對舞蹈動作進行細化分析;掌握每一個舞蹈動作所表達的內涵,了解整個舞蹈動作所表達的情感,在這過程中,就需要演員運用自身的想象力,進行舞蹈細節上的細致刻畫,促進演員對舞蹈的理解和掌握。
1.2 為舞蹈創作者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舞蹈藝術起源于社會文明,必將隨著社會文明的變遷而發生變化。隨著時代的不斷演變,舞蹈藝術在創作與演繹上與社會生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創作中,創作者會把社會文明中的基礎元素融入舞蹈中,但是僅僅是簡單的元素的疊加并不能形成連貫的動作,最關鍵的是需要經過創作者在頭腦中的二次加工,從創作者的專業角度對現代元素進行充分整合,并結合舞蹈藝術對其進行加工,從而形成舞蹈的系列的動作。
1.3 增強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舞蹈藝術的真正魅力在于表演者通過作品的演繹將舞蹈所蘊含的內涵和情感傳遞給觀眾,讓觀眾獲得與演繹者和作品一致的情感,從而引發舞蹈藝術、演員與觀眾在審美和情感上的共鳴。在這過程中,演員需要全方面調動觀眾的情緒,讓他們置身到舞蹈演繹的情境中來,這就需要演員發揮其自身的想象力;積極調動一切可演示化的素材和元素,將之靈活運用到作品的二次創作和演繹中去,從而讓舞蹈表演更鮮活、生動,更有吸引力,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2 舞蹈教學中豐富想象力的具體實施策略
2.1 根據教學要求制定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引導教師開展長期教學的標準和指引,在制定舞蹈教學的教學計劃時,應注重將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納入長期的培養計劃中去。從目前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舞蹈時,年齡較小,無論是生活上的經歷還是情感上的閱歷都不足,沒有現實物象作為基礎,他們的想象空間必然會受到限制。所以,在實施教學計劃時,就必須將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納入其中,通過教學語言、教學道具的使用對學生進行情感上和想象上的啟發和培養。
2.2 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
學生在接受專業的舞蹈學習時,掌握舞蹈的基本功是首要任務,與此同時,學生還需要具備專業的舞蹈表演理論和表演思維,要對自己所學的舞蹈風格和表演理念有深入的鉆研。鑒于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時,需要針對不同時期學生的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教學活動。例如,為了擴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教師應鼓勵學生善于發現、觀察,并進行進一步的想象和提升,以此培養自身對事物的想象能力。
2.3 鼓勵學生善于積累創作素材
想象力是學生快速融入舞蹈教學情境、提升舞蹈表演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武器。因此,在舞蹈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想象力的開發、使用,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想象力開發的素材。在舞蹈的學習中,學生所接受到的相關專業知識是有限的,教師應鼓勵學生廣泛學習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藝術典籍,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為擴展想象力奠定基礎。
3 結語
舞蹈藝術是藝術殿堂中最絢麗的瑰寶,作為后繼者,我們不僅要領會舞蹈表演中的基本要領,更要深刻體會隱藏在舞蹈藝術中的內涵與情感,這才是我們需要學習并掌握的精華。每一位舞蹈演員都是這門藝術的繼承者,將舞蹈藝術發揚光大,讓舞蹈的魅力影響整個人類文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表演中,我們都需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并將之用于舞蹈藝術的創新和傳承中,讓舞蹈不斷與新時代、新事物接軌,為舞蹈不斷提供鮮活的血液,促進舞蹈藝術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占翔.淺析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J].神州,2018(29):60.
[2] 張哲.淺談想象力在少兒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活力,2018(14).
作者簡介:李宣雨(1999—),女,吉林長春人,北京師范大學舞蹈學專業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