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小芬 楊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突出強調了質量,人民群眾的質量安全合法權益得到了充分保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作為生產制造型企業,質量提升顯得尤為重要,這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同時還需建立符合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體系。目前,面對嚴峻的行業形勢,我們要在保證企業規模快速發展的同時更要追求產品品質穩步提升,通過營造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提升全員操作技能來加強生產過程質量管控,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升質量。
縱觀所有質量問題的根源都是人的問題。一切質量問題都是因人而起,品質改善的核心是改變人。因此,遇到質量問題的時候,不要把問題看得很復雜,要先從員工的行為層面著手。要改變人“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要相信每一位員工是有能力的,要相信問題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我們一旦啟動實施方案,就要按規則做到底。管理也沒有存在對與錯之分,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改進。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等到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此時為時已晚。要堅決抵制差不多、客戶要求不高等不良意識,在這些“差不多”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工作行為會變得不夠嚴謹,對待工作任務不去追求精益求精,最終產品質量不符標準,導致品質在不穩定的邊緣。
一線操作工是產品質量的重要把關者。因此,全面提高員工質量意識是做好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加強崗位員工專業化的考核,例如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將員工的日常工作質量納入綜合考核。通過職業技能比賽來提高員工專業技術水平。通過部門、班組評選出優秀的個人和團體,對于在工作中從未出現過失誤或者對企業帶來更好效益的員工或團體進行一定的嘉獎。其次,每天利用班前會的理論講解與現場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使在職員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技術水平。通過對員工的培訓和考核,提升員工對產品質量的把關能力,從而確保產品質量穩步提高。使員工具有專業分辨能力,把產品質量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防止不合格產品的外流,確保產品質量的安全。
產品質量的把關不僅要體現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還要求體現在售后服務的過程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如操作人員發現有產品質量問題或機械故障等原因,要及時分析處理。在產品售后服務過程中,銷售人員因把客戶所反饋的問題及疑慮,要及時反饋上級與操作人員一起進行處理分析,用最簡潔、最方便、最滿意的方案進行處理并記錄在案,供后期人員方便查閱。對于存在問題和疑慮的客戶,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力爭消除客戶的疑慮,為產品在市場上贏得最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對于未來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質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之泉,質量是效益的可靠保證”。質量提升,要從精益求精處著手。
對于質量主管來說首先要客觀評價質量問題,查找質量問題的根源,通過質量專用工具針對性開展攻關,同時必須制定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書來規范操作,使員工對質量的檢驗更加專業化,操作更規范化,不斷地提高專業技能,并結合現場實際操作去發現問題,從而制定有效控制質量問題的方法,不斷地提高員工質量意識,持續改善質量的標準化,最終達到“零”質量問題的目標。
對發生的質量問題,從技術上、管理上分析產生的原因、機理,并采取糾正措施、預防措施,以避免問題重復發生。在技術層面上,針對發生的質量問題,按“定位準確、機理清楚、問題復現、措施有效、舉一反三”的5條要求逐項落實,并形成技術歸零報告或技術文件的活動。定位準確:確定質量問題發生的準確部位。機理清楚:通過理論分析或試驗等手段,確定質量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問題復現:通過試驗或其他驗證方法,再現或確認質量問題發生的現象,驗證定位的準確性和機理分析的正確性。措施有效:針對發生的質量問題,采取糾正措施,經過驗證,確保質量問題得到解決。
在管理層面上,針對發生的質量問題,按“過程清楚、責任明確、措施落實、嚴肅處理、完善規章”的5條要求逐項落實,并形成管理歸零報告和相關文件的活動。責任明確:根據職責分清造成質量問題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分清責任的主次和大小。措施落實:針對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或漏洞,制定并落實有效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嚴肅處理:對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嚴肅對待,從中吸取教訓,達到教育人員和改進管理工作的目的。對重復性質量問題和人為責任質量問題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根據情節和后果,按規定給予處罰。這里,重復性質量問題是指本型號、本單位已發生過的質量問題或上級已正式發文通報過的其他型號、其他單位發生的質量問題,在本型號、本單位再次發生。人為責任質量問題是指由于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等人為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完善規章:針對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或漏洞,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并加以落實,從規章制度上避免質量問題的發生。
質量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可以規范企業管理和員工的行為,監督和預防質量事故的發生,預防“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質量管理誤區。眾所周知,質量好的產品才會有市場、有效益;反之,質量差的產品則賣不出去,必然會造成企業的損失,又談何效益。因此,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在內部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用適宜的、符合自己經濟發展的質量管理模式,來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活動,實現質量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持續提高員工質量意識也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只有不斷地提高質量意識,才能讓企業更長久地發展,使企業在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