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打擊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對策

2019-07-25 01:42:25張猛
網絡空間安全 2019年3期

張猛

摘? ?要:網絡軟暴力是軟暴力的網絡化表現形式。網絡軟暴力犯罪是以網絡軟暴力手段所實施的犯罪行為,通常以雇傭“網絡水軍”的方式非法操縱、控制網絡言論,來威脅、滋擾被害者,從而強迫被害者屈服,嚴重地破壞了網絡空間秩序和社會治安。打擊網絡軟暴力犯罪,要利用網絡預警技術主動發現可疑線索,及時干預;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全面獲取犯罪證據,徹底摧毀犯罪組織;還要完善相應的網絡監管制度,凈化網絡環境。

關鍵詞:軟暴力;網絡軟暴力;網絡水軍

中圖分類號:D918? ? ?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Network soft violence is a networked manifestation of soft violence. Network soft violent crimes are crimes committed by online soft violence. They usually illegally manipulate and control online speech in the way of hiring “network water army”, threatening and nuisance victims and forcing them to yield, seriously undermining the cyberspace order and social order. To control network soft violent crimes, we must use network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to actively discover suspicious clues and intervene in time;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comprehensively obtain evidence of crimes, completely destroy criminal organizations; and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network supervision system to purify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Key words: soft violence; network soft violence; network beater

1 引言

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斷深入,對黑惡勢力犯罪形成了全面震懾態勢。在高壓態勢下,一些犯罪組織為逃避打擊,行為方式更為隱蔽,犯罪活動逐漸減少,犯罪行為由硬暴力向軟暴力轉化。同時,日益發達的互聯網技術,不僅為犯罪組織提供了更為隱蔽、便利的犯罪平臺,還豐富了犯罪手段,使其犯罪視線轉移到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網絡空間中,網絡軟暴力問題日益凸顯。

2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概述

暴力,即暴露的力量。馬克思認為“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實行政治統治的有組織形式的暴力”[1]。暴力的分類具有多樣性,從暴力的實施方式看,可以將暴力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2]。我國《刑法》第二十條關于“正當防衛”的規定中,將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定義為暴力犯罪,這些暴力犯罪行為均為硬暴力犯罪行為;軟暴力犯罪行為在《刑法》并未明確界定,但在犯罪活動中尤其是黑惡勢力犯罪中,使用尤為頻繁。

2.1 軟暴力犯罪的概念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的《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依法懲處利用“軟暴力”實施的犯罪。其中,明確指出有組織地采用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威脅等手段實施犯罪的,同時由多人實施或者以統一著裝、顯露紋身、特殊標識以及其他明示或者暗示方式,使他人產生心理恐懼或者形成心理強制等手段實施犯罪的為軟暴力犯罪行為。可以看出,軟暴力是以硬暴力手段為后盾,利用語言暴力、精神暴力等手段對他人形成心理強制,從而達到非法影響和非法控制的一種暴力形式。軟暴力犯罪就是通過軟暴力手段實施的犯罪行為[3]。

軟暴力犯罪行為是與硬暴力犯罪行為相對應的,同時又互為依托、相輔相成。首先,軟暴力犯罪行為是以硬暴力手段為基礎。軟暴力犯罪行為的實質是通過非物理性暴力手段,對他人形成強制力。而這種非物理性暴力手段通常是以硬暴力手段為后盾,依靠犯罪組織所形成的非法影響和對被害人使用硬暴力的可能性,使被害人產生心理恐懼與恐慌,達成心理強制[4]。其次,在當前對黑惡勢力犯罪打擊的高壓態勢下,黑惡勢力組織為逃避打擊,在實施犯罪過程中,更多的由軟暴力手段替代硬暴力手段。

2.2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概念

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和自媒體的興起,大大拓展了人們交流交往的渠道,同時也使得軟暴力犯罪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手段更為多樣,網絡空間內的網絡軟暴力犯罪伴隨而生。網絡軟暴力就是以網絡為媒介,以“網絡水軍”為主體,通過捏造虛假言論、操縱網絡熱點輿論等網絡暴力,對他人形成精神壓迫和心理強制,從而達到非法目的的行為。

網絡軟暴力實際是軟暴力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是軟暴力手段的網絡化。軟暴力通常是面對面地通過語言恐嚇或者制造具有壓迫性的氣氛,對他人形成精神壓制,一些惡勢力組織還經常使用滋擾、糾纏等手段破壞他人正常生活,強迫他人屈服,從而達到不法目的。網絡軟暴力犯罪則采用線上方式,對他人進行網絡手段的攻擊,如通過操縱網絡輿論、捏造虛假新聞等方式滋擾、誹謗他人,以實現不法目的。網絡軟暴力和軟暴力二者依托的后盾有所不同。軟暴力是以直接性的硬暴力為后盾,并隨時有可能將軟暴力轉化為硬暴力,軟暴力是手段,而硬暴力是基礎。網絡軟暴力行為并非是以現實的硬暴力為后盾,而是依托網絡空間內的網絡暴力,對他人實施網絡輿論攻擊,制造精神壓力,迫使他人無法承受從而屈服。

網絡軟暴力犯罪就是以網絡軟暴力手段所實施的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通常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和惡勢力犯罪密切相關,網絡軟暴力也逐漸成為黑惡勢力犯罪過程中使用較為頻繁的犯罪手段。

2.3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表現形式

網絡軟暴力犯罪主要以“網絡水軍”為主體實施的。“網絡水軍”又被稱為“水軍”或“網絡打手”,是指在網上根據特定內容以有組織的方式發布特定消息的網絡寫手。網絡軟暴力犯罪通常采用幾種方式。

(1)利用“網絡水軍”在網上進行滋擾、誹謗和侮辱

《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有組織地采用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威脅等手段屬于軟暴力犯罪行為,而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最為典型的方式,就是利用“網絡水軍”在網上對特定目標進行威脅、恐嚇、侮辱、誹謗和滋擾。例如,“中石化非洲牛郎門” 事件:2012年底網友爆料稱安捷倫公司在中石化武漢乙烯項目中,利用非洲“牛郎”色誘招標公司中石化國際事業公司的一位女處長,進行暗箱操作,在評標過程中讓安捷倫非法降價30萬美元低價中標,此事件通過雇用的“網絡水軍”大肆炒作,造成該帖子5天內點擊幾千次,微博搜索近10萬條,此事件對被害人及其家屬造成了巨大心理創傷[5]。近年來,這種犯罪手段更多地被“套路貸”等惡勢力團伙所利用,通過“網絡水軍”進行網上誹謗、侮辱等,通過“呼死你”“聊死你”等軟件威脅、滋擾受害者,實施非法催債。

(2)利用“網絡水軍”影響、控制網絡輿論

信息時代的發展尤其是自媒體的興起,在方便社會公眾生活的同時,也為黑惡勢力組織提供了影響甚至是控制網絡空間輿論的機會。有些犯罪組織通過“網絡水軍”進行“刪帖”“淹帖”等方式擾亂網絡輿論,甚至是以捏造的虛假信息、負面新聞相威脅,從而充當一些企業、組織的“網絡保護傘”,并索要高額“保護費”。2017年7月,在公安部指揮下,廣州市公安局打掉了一個以“三打哈”網站為核心,涉案人員涉及全國21個省市,從事有償“刪帖、發帖、灌水”等業務的特大“網絡水軍”惡勢力團伙。另一方面,一些犯罪組織在網絡上對特定的熱點事件,如恐怖襲擊事件、特殊災情險情等大肆宣傳,誤導公眾輿論,擾亂社會秩序,甚至捏造虛假新聞,破壞國家機關在公眾心中的威信,降低政府尤其是公安、司法部門的公信力,并借機提升自身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

3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特征

3.1 以“網絡水軍”為主體,職業化程度較高

網絡軟暴力行為大多由“網絡水軍”為主體實施。上文提到的“三打哈”就是典型的職業“網絡水軍”組織,這些組織通常以公關公司、網絡新媒體公司的名義,為客戶提供網絡輿情優化等服務,從中獲取暴利。職業化是這些組織的一大顯著特征,這些組織利用網絡軟暴力手段經營非法業務,并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商業模式和利益鏈條。從公民個人信息的非法獲取及買賣,到網絡輿論的擴散和控制,各個環節都由職業化團伙操控,形成了龐大的網絡黑灰產業鏈。這些黑灰產業的存在,既破壞了正常的網絡空間秩序,同時產業鏈上中下游隨意組合,又極易演變為網絡空間內的職業化惡勢力組織。

3.2 網絡軟暴力犯罪隱蔽性強

網絡軟暴力犯罪是以網絡軟暴力為犯罪手段,行為過程存在于網絡虛擬空間,因此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相較于傳統軟暴力行為,網絡軟暴力行為的實施不需要雙方實際接觸,大多通過網絡媒體散布相關信息,制造網絡輿論。尤其是輿論熱點在網上形成“網絡圍觀”現象后,轉發、跟帖數量急劇上升,很難發現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同時,網絡軟暴力還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通過專業的網絡手段實施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人的真實身份完全可以隱藏,無法準確判斷犯罪人的真實身份和真實地址。

3.3 網絡軟暴力犯罪以網絡暴力為基礎

傳統軟暴力行為的基礎是硬暴力,對他人形成的心理強制力和精神壓制主要來自于當事人對自身人身安全的擔憂,害怕受到身體傷害而屈服。不同的是,網絡軟暴力行為的實施是以網絡暴力為基礎。網絡暴力是以網絡手段侵犯他人隱私權、名譽權,甚至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一種新型暴力形態。網絡軟暴力行為對他人產生的強制性,主要來自于網絡暴力所帶來的精神壓力,通過營造網絡輿論氛圍,制造輿論壓力,對當事人施加無形的精神傷害,從而強制其屈服。

4 網絡軟暴力犯罪滋生的原因

4.1 非法的市場需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各類社會矛盾多發,群眾的利益訴求十分強烈。尤其是目前較多的借貸糾紛、拆遷糾紛等問題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當群眾通過正常途徑表達自身訴求遇到挫折以后,便容易將希望寄托于民間非法組織,尤其是通過網絡軟暴力手段來實現自身訴求。同時,互聯網商業的興起使企業之間的競爭由物理空間轉移到網絡空間當中,一些企業以“公關”為名組建“網絡水軍”,通過“網絡水軍”在網上引導輿論熱點,維護本企業良好形象,同時利用宣傳虛假新聞、炒作負面消息等網絡軟暴力手段打壓競爭對手,以此形成某一領域的非法壟斷。現實的市場需求為網絡軟暴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并大肆蔓延。

4.2 公眾法律意識的淡薄

由于公眾法律意識的淡薄,在網絡軟暴力犯罪中往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首先,一些群眾的法律觀念不強,對法律不夠信任甚至是完全不相信法律,遇到問題首先想到通過民間組織解決。一旦這種方式行之有效,就會產生連帶的示范效應,這也對網絡軟暴力犯罪產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其次,網絡軟暴力主要依靠網絡虛假信息的大量傳播,形成網絡輿論熱點,從而對當事人的精神、心理方面形成強制力。在這些虛假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大量網民缺乏主觀判斷,盲目跟帖、轉發,形成“網絡圍觀”。當輿論焦點被不法分子操控后,大量網民又會高舉“正義”的旗幟,盲目譴責、批判受害者,嚴重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和名譽權,在一定程度上對危害結果的擴大起到了“積極作用”。

4.3 打擊處理難度大

對網絡軟暴力犯罪難以有效、徹底的打擊,也是此類犯罪不斷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網絡軟暴力犯罪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通過“網絡水軍”引導網絡輿論,誘導公眾跟風轉載,以此隱匿犯罪人的真實身份。同時,網絡軟暴力犯罪屬于有組織的犯罪形式,通常組織結構較為復雜,分工明確,難以實現對犯罪組織的整體打擊。

此外,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使得網絡軟暴力犯罪難以徹底地打擊。一些犯罪團伙利用網絡軟暴力手段,以提供網絡輿情優化服務的名義索要 “保護費”,通過網絡軟暴力手段壟斷相關行業,已經發展成為網絡空間內的惡勢力組織,但由于相關法律規定不完善,司法實踐中這些犯罪團伙大多以“非法經營罪”予以處罰。

4.4 網絡空間的監管不完善

網絡的普及速度和相關監管制度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使網絡空間成為了一些違法犯罪活動的“樂土”,這是網絡軟暴力犯罪產生的外部環境因素。網絡的開放性特征決定了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空間當中獲取信息、發表觀點,同時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違法犯罪的便利。首先,網絡媒體的監管不到位,導致了大量虛假新聞充斥網絡空間,個別不法企業更是利用這一漏洞,組織“網絡水軍”大肆捏造虛假言論、新聞等,非法引導和控制公眾輿論方向。其次,網絡的匿名性使網絡成為了違法犯罪活動的天然保護傘,不法分子借助網絡平臺隱匿自身真實身份,完全打消了顧慮,肆無忌憚地在網絡空間內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同時,網絡信息的監管不完善,使得網絡空間內有效信息和垃圾信息相互交雜,難以區分。不法分子利用大量的不實信息誤導公眾認知,從而達到自己的不法目的。

5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危害

5.1 污染網絡環境,誤導公眾認知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群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成為了人們獲取新聞消息的主要渠道,網絡作為主要的信息儲存庫,大大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自媒體的發展,更是加快了新聞的傳播速度。而網絡軟暴力犯罪所造成的大量虛假新聞和不實言論充斥網絡空間,嚴重污染了網絡環境,人們在海量的信息中無法辨別消息的真偽,網絡所帶來的便利性大打折扣。同時,“網絡水軍”通過對網絡輿論的控制,嚴重誤導了公眾的認知,在網絡空間內樹立了不健康的價值觀,對大量網民產生不良影響。虛假信息的肆意散布也嚴重破壞了網絡秩序,促使網絡環境進一步惡化。

5.2 易形成網絡惡勢力,破壞網絡空間秩序

網絡軟暴力犯罪通常由職業化的“網絡水軍”組織所實施,通過“人肉搜索”獲取受害者相關身份信息,惡意捏造謠言并大肆轉發,通過刪帖、淹帖等手段控制網絡輿論方向,以此為企業和個人提供網絡服務。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實質是對網絡輿論的非法控制,這與黑惡勢力犯罪的特征是相一致的。可以說“網絡水軍”是網絡惡勢力組織的初期階段,隨著犯罪組織地不斷擴大,人員分工細化,從而促使對網絡輿論的控制能力與控制范圍不斷提升,最終形成網絡空間內的惡勢力組織,嚴重破壞網絡空間秩序。由于其網絡化的特性,也使得這類犯罪的危害擴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為迅速、廣泛,在短時間內便可對全社會產生危害影響。

5.3 危害蔓延線下,擾亂社會秩序

網絡軟暴力作為軟暴力的一種特殊形式,不僅被一些黑惡勢力組織作為“地下執法”的手段,在社會經濟糾紛、商業競爭,也同樣存在網絡軟暴力犯罪,通過雇傭“網絡水軍”,利用網絡軟暴力手段對競爭者惡意滋擾、誹謗,從而達到非法目的。部分群眾在面對矛盾糾紛時,也會選擇利用網絡軟暴力手段進行發泄、報復。例如,近年來民間網貸平臺產生的經濟糾紛矛盾較多,大量的投資人選擇利用網絡軟暴力手段對投資企業和其法人進行網絡攻擊,雇傭“網絡水軍”非法討債。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在對網絡空間產生不良影響的同時,嚴重侵犯公民和相關企業的合法權益,破壞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治安秩序,扭曲了人們的法律觀和價值觀。

6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治理對策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治理應當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緊密結合,通過打擊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肅清網絡空間內的黑惡勢力,維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6.1 刑事打擊與行政打擊相結合

網絡軟暴力犯罪的本質決定了其對受害者造成的是精神上的傷害,這種無形傷害難以量化,網絡軟暴力行為往往介于違法與犯罪之間,對其違法性與犯罪性的界限難以清晰界定。我國現行法律中也并未明確規定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的《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規定了幾類犯罪手段屬于軟暴力犯罪。因此,在治理網絡軟暴力犯罪過程中,要將刑事打擊手段與行政處罰手段相結合,做到“打準打實”。首先,針對不構成犯罪的網絡軟暴力行為,要積極采取行政、治安、法律等手段進行處理。對于違法行為人進行行政處罰,防止其違法行為向犯罪行為演變;對于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網絡軟暴力行為,應積極主動地通過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其次,對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偵查,要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相結合,針對涉黑涉惡的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應以此為突破口,深挖背后的犯罪組織,掃清網絡空間內的黑惡勢力。

6.2 密切關注輿論動向,主動干預控制

關注網絡軟暴力犯罪,重點在于關注熱點輿論與犯罪行為之間的關聯。面對隱蔽性較強的網絡軟暴力犯罪,公安機關應當變被動為主動,利用大數據全面監測網絡輿情的相關信息和數據,主動發現可疑線索。首先,建立重大輿情預警系統。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實現對網絡輿情的全息感知,結合多維度數據對輿情內容進行自動化研判,標注犯罪可能性指數,生成犯罪預測研判報告。其次,通過對可疑輿情的追蹤,及時發現不良苗頭并予以控制,深挖輿論幕后推手并查清各方利害關系,敏銳感知其中的犯罪線索。同時,對于社會影響較大的熱點輿論應主動引導公眾認知,以司法機關權威形象發布事實真相,避免輿論“發酵”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從源頭上控制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危害后果發生。

6.3 線上和線下相結合

(1)線上追蹤和線下打擊相結合。查清線上行為與線下組織之間的關聯性是目前偵查打擊網絡軟暴力犯罪的一大難點。由于犯罪的專業性和職業化,使得各個層級的組織成員相對獨立,難以明確相互關系。一些網絡公關公司采用網上臨時雇傭的方式招募“網絡水軍”,組織結構較為松散,很難查清組織內的人員結構。針對這一難點,公安機關應當以信息的最初來源為切入點,展開倒查。由發布虛假言論的網絡平臺查清散布虛假言論的“網絡水軍”,進一步深挖“網絡水軍”的幕后組織,最終確定該組織的管理者。結合線上的追蹤結果,線下及時對相關組織成員進行打擊,確保徹底斬斷犯罪產業鏈條,徹底摧毀犯罪組織。

(2)線上證據和線下證據相結合。由于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發生在網絡空間內,在偵查過程中,會存在大量的電子數據證據。電子證據的形態特殊,極易被銷毀或破壞,一些電子證據還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此,公安機關要利用網絡技術強化取證能力,提升取證專業化水平,及時提取、固定電子證據。提取線上證據的同時,還要全面搜集線下證據,包括受害者的陳述、證人證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尤其是要重視收集被害者的言詞證據,認定網絡軟暴力犯罪是否對被害者造成心理強制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受害者的陳述。全面的搜集線下證據,可以有效查清犯罪組織的結構,明確成員關系,為徹底打擊犯罪組織提供線索。

6.4 完善網絡監管制度,凈化網絡環境

網絡監管的缺失與不完善是造成網絡軟暴力犯罪多發頻發的重要因素。強化網絡監管,完善監管制度,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首先,嚴格落實網絡實名制,完善網絡可信身份體系建設。網絡實名制是指在公民進行網絡活動時必須進行實名認證。我國已經開始施行網絡實名認證制度,但由于網絡社交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飛速發展,落實網絡實名制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第三研究所分別提出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和電子身份標識作為網絡身份憑證,確保網絡身份的真實性、有效性[6]。通過網絡實名制,將真實身份與網絡身份相關聯,使網絡平臺無法成為不法分子的“擋箭牌”,一旦發生網絡軟暴力行為可以快速查清行為人真實身份,及時有效地防止網絡軟暴力危害結果的擴散。網絡實名制也利于規范廣大網民的網絡行為,提醒網民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使網絡環境得到凈化。

其次,加強網絡媒體的行業監管。網絡媒體已經成為媒體的主要形態,自媒體的興起豐富了媒體的多樣性,同時也增加了媒體監管的復雜性。強化網絡媒體的行業監管,把控好網絡信息的源頭,從根本上杜絕“網絡水軍”散布虛假言論的行為。對于傳播不實信息的不良媒體和“網絡水軍”,堅決予以清除,及時過濾、清理危害社會安全及公民隱私的網絡言論,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提供保障[7]。

另外,在強化網絡監管的同時,還要積極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避免網民群眾被不法分子的虛假宣傳所迷惑,甚至影響政府在網絡空間內的權威形象。

7 結束語

網絡空間的安全是網絡便利生活的首要保證。網絡軟暴力作為網絡時代新型的犯罪手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所使用,它不僅威脅網絡空間安全,更影響了公眾的社會生活。由于其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還未被廣大社會公眾所關注。通過對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大力宣傳,群策群力,形成治理網絡軟暴力犯罪的合力,讓網絡軟暴力犯罪行為無處容身,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 步惜漁,陸素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 盧建平.軟暴力犯罪的現象、特征與懲治對策[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8(3):37-50.

[3] 黃京平.惡勢力及其軟暴力犯罪探微[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8(3):16-37.

[4] 李高倫,康珈鳴.軟暴力犯罪的認定與定位問題研究[J].武漢公安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8(4):22-25.

[5] 人民網.“非洲牛郎門”當事人:為什么要傷害一個女人[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826/c368412-22695444.html,2013.

[6] 張博卿.我國網絡可信身份服務發展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J].網絡空間安全,2018(11):1-5.

[7] 梁卓.網絡議政的倫理審思[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夜夜拍夜夜爽|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欧美啪啪一区|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精品区|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无码一区18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激情|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99视频只有精品|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欧美在线黄|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伊人久综合|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黄色国产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清纯| 91色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三级自拍|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a毛片免费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成人资源| 国产91精品久久| 97成人在线视频| 天天色综网|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黄色国产在线|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欧美天天干|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毛片手机在线看| 91精品视频网站|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欧美区一区| 九九九国产| 亚洲床戏一区|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色老头综合网|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av色爱 天堂网|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麻豆精品在线| 国产第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