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雨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音樂層出不窮,西方音樂成為我國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當代中小學生被灌輸的大多為西方音樂思想,導致他們對自己家鄉的音樂了解甚少,致使寶貴的傳統音樂文化逐漸消失,且許多傳統音樂種類已經到了后繼無人的程度。本文以沂蒙老區-臨沂河東區小學為例分析了老區傳統音樂教育發展的現狀,并指出了傳統音樂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從而讓人們轉變原有的傳統音樂教育觀念,認識到傳統音樂教育重要性。
【關鍵詞】沂蒙老區;地方音樂;傳統音樂;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8-0169-01
一、臨沂市河東區小學傳統音樂教育發展現狀調查
筆者采用隨機抽樣的調查方式,在臨沂市河東區劉店子小學、湯頭小學、八湖小學三所小學發放了問卷進行調研。其中問卷《對河東區小學生的傳統音樂現狀的調查》共發放305份,回收有效問卷291份,有效率95%;問卷《臨沂市河東區教師、家長對傳統音樂的現狀調查》共發放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5份,有效率95%。
二、臨沂市河東區小學傳統音樂教育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教學設施不完善,重視程度不高
近幾年在臨沂市政府的努力下,河東區各小學音樂教育硬件設施條件和對音樂學習的重視程度較以往有了明顯改觀,尤其是國家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后,各學校對學生的音樂教育重視程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大多數學校開課均以西方音樂教育為主,并且農村對傳統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相比城市來說更低,有的學生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接觸過傳統音樂。
(二)學校方面-師資匱乏
河東區小學生有普遍學習傳統音樂的需求,但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接受的都是西方音樂教育,對傳統音樂了解較淺,不具備教授傳統音樂課程和進行傳統音樂課程開發的能力。而且部分教師認為傳統音樂教學可能會讓剛接觸音樂的學生對音樂失去興趣,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傳統音樂教育觀念。
(三)學校方面-開設的傳統音樂課程老舊
大部分學校教授的傳統音樂課程,內容簡單沒有經過系統化、科學化的編排,教授方法比較傳統、單一,形式過于陳舊,缺乏趣味化,不易被現代社會小學生所接受。
(四)學生與家長方面
1.當今社會以西方音樂為主流,課下學生學習接受的基本都是西方樂器、流行歌曲,學生學習音樂初期接受的就是西方的五線譜而不是我們傳承下來的簡字譜,西方音樂先入為主,導致學生更愿意學習西方音樂。
2.被調查者不支持孩子學習傳統音樂原因有以下兩點。(1)家長的從眾心理,現代流行音樂及西方音樂(鋼琴、大提琴等)更加符合當下大多數人的音樂審美。而家長習慣于緊跟其他家庭的教育行為做出教育決策。這是一種盲目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2)家長對傳統音樂的心理功能固著,大多數家長心里認為中國傳統音樂學習時間長,表現力又不是很強,并且對孩子以后的發展派不上用場。而現在的音樂考試的內容也大多是西方音樂知識,所以導致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學習傳統音樂,而是學習西方音樂。
三、對臨沂市河東區小學傳統音樂發展現狀問題的思考
(一)學校方面-完善教學設施,提高重視程度
根據對臨沂市河東區這三所小學調查分析得出的問題,筆者認為特別是農村的小學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要加大教學設施的完善,并且要提高對傳統音樂的重視程度。增加傳統音樂的課程量,利用多媒體、老藝人進課堂、傳統器樂演奏會等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音樂的魅力。
(二)學校方面-擴充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的能力與水平
根據當前教師教授傳統音樂的能力與學生需求之間的矛盾,首先要擴充師資隊伍,學校采取引進一些具有傳統音樂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的人才和聘請當地老藝人進學校授課的方式,為學校傳統音樂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其次,要多渠道提高原有教師教授傳統音樂能力與水平,可以采取教師與老藝人進行交流學習、學校組織進修、與開展傳統音樂教育比較先進的學校進行學習等方式,多方面多層次提高原有教師的能力與水平。
(三)加大對傳統音樂的宣傳力度,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學校應該通過宣傳欄、傳統器樂展演、新媒體、黑板報等形式加大進行傳統音樂的知識的科普和宣傳,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改變對傳統音樂原有的片面的看法,使學生和學生家長真正了解到傳統音樂的價值和重要性。
四、結語
中國傳統音樂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學習中國傳統音樂有利于正處在發展關鍵期的小學生民族音樂傳承意識的培養;對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樹立;音樂視野的開闊;良好性格的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一方面要加強對傳統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和發展力度;另一方面針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要依靠政府、學校、家長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傳統音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栗紅建.信息時代下中國傳統音樂教學與傳承之新探[D].中國音樂學院,2016.
[2]趙維平.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及其反思[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6.
[3]袁環.方言在中國傳統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及教學法意義[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