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
咳嗽,是一個動作,是一個保護性反射的動作。通過反射,就可以有效的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物或是進入到氣道里的異物。中醫從辯證的角度將咳嗽分成了兩個不同的類型,即內傷咳嗽與外傷咳嗽。然后,又將內傷和外傷細分成了不同的類型,比如內傷包括肝火犯肺型、痰濕蘊肺型等,外傷包含風燥傷肺型、風熱犯肺型等等。長期咳嗽,不僅會影響人們正常的休息和工作,實際上還是一種病理現象。那么,當咳嗽發作的時候,除了要服用止咳藥以外,對病人進行適當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病因
(1)某些精神因素
從大腦皮質發出的沖動傳遞到咳嗽中樞,我們是可以抑制咳嗽發生反射的,或隨意進行咳嗽的。
(2)胸膜病
咳嗽,主要多發于胸膜后胸膜炎受到刺激的時候,比如胸腔穿刺或自發性氣胸等等。
(3)心血管病
當由其他原因,或者是因為二尖瓣狹窄所誘發的左心衰而引發的肺水腫和肺淤血,又或者由于體內循環靜脈栓子脫落和右心而導致的肺栓塞時,支氣管和肺泡里的滲出物或漏出物,會刺激支氣管黏膜以及肺泡壁,進而誘發咳嗽。
(4)呼吸道疾病
從鼻咽部開始到小支氣管,當全部呼吸道粘膜受到一定刺激的時候,都是會誘發咳嗽的。
2、護理
(1)中藥護理
中藥貼敷治療咳嗽的方法,早在《內經》當中就有記載:將藥物從腧穴吸收,達到辛溫來驅逐痰液,驅散內伏寒邪、氣機升降,從而得以恢復到正常。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張璐的白芥子涂法。主要是選用細辛、元胡、白芥子、麝香、麻黃等碾成細末,鮮姜汁弄成糊糊狀。分成兩組不同的穴位,一組是風門穴、厥陰俞穴、膻中穴與督俞穴;一組是天突穴、肺俞穴、心俞穴、大抒穴。兩組穴位交替著使用,都要搭配上足三里穴。夏天咳嗽貼三九,冬天咳嗽貼三伏,每十日貼一次,貼完要適當的進行運動,以讓毛孔張開有少許的汗。然后,六小時到十二小時后摘下來。由于藥物會刺激皮膚,就會有皰泡的情況發生。皰小的人涂抹龍膽紫就可以了,皰大的人要馬上停用。
(2)居室護理
病人所居住的病房或居室空氣要清新,不要擺放芳香的花卉,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也可以噴灑一些有香味的空氣清新劑。同時,室內的溫度與濕度要適宜,一般來說,濕度是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不等。
(3)精神護理
中醫認為人的生理變化與病理變化,是和精神變化有很大的關系的。反復的精神刺激,會讓我們氣血陰陽失調、氣機通亂而生病的。所以,調節人們的精神,要以預防疾病和增強正氣抗邪為主。由于病情經常發作,就會產生憂慮、煩躁的情緒。那么,這時,就要與病人進行交流,告訴病人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讓病人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消除病人消極的不良的情緒,保持心情的舒暢與愉悅,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讓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4)飲食護理
食品和藥物是一樣的,都可以影響和調節我們的氣血陰陽臟腑。如果是肺陰虧虛型的且久病身體虛弱的病人,要多吃雞蛋、瘦肉、小米、豆漿、牛奶、蔬菜、魚等以補肺氣;如果是風燥傷肺型的且痰中有血或沒咳沒痰的病人,可以涼著食用冰糖燉梨,以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如果是肝火犯肺型的咳嗽氣逆、咽干的患者,可以用天門冬和桑白皮來燉梨,以滋肺陰、減少咳逆、降肝火;如果是風熱犯肺型的,且咳嗽多伴有喘的病患,要多吃蘿卜和梨;如果是痰濕蘊肺型的病人,可以吃黨參、橘汁、薏苡仁粥,以止咳健脾燥濕;如果是痰熱郁肺型的,同時身體發熱的病患,應該多喝甘蔗汁、西瓜汁、梨汁等在內的清涼飲料,以止咳、宣肺清熱。
(5)其他護理
要仔細觀察病情,做好護理記錄。主要是觀察咯血,咳嗽,痰的量、味、狀、色,胸痛;若痰液有堵塞氣道的癥狀,要馬上告訴醫生,配合治療;大量咯血以后產生的面色蒼白、四肢不溫、煩躁、血壓下降有紫紺、胸悶狀況時,要馬上報告醫生,及時的進行對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