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素
假期,一家人出門游玩,無論是到風景秀麗的山區采風,還是到心曠神怡的大草原旅游,亦或去令人心動不已的江河湖海搏擊風浪等,這期間,意外隨時可能發生。那么,我們如何在第一時間照顧傷者?如何保護好我們自己和家人,減輕傷害呢?無論居家還是外出游玩,面對令人猝不及防的意外,急救包都能為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首先選擇的急救包應該抗壓防水,方便攜帶。急救包里的急救用品應該有:三角繃帶、自粘彈性繃帶、胸部密封貼、便攜式卷式夾板、紗布片、手術刀片、醫用止血鉗夾、剪刀、安全別針、醫用手套、氣管穿刺針、口對口呼吸棉巾、聚酮碘棉棒(自帶消毒藥水)、酒精消毒片、降溫貼袋、止血帶條、急救毯、手電筒、創可貼等。
需注意的是,如果到比較危險的地方參加有可能發生危險的運動,比如攀巖、跳傘、登山、滑雪、滑板、蹦迪、沖浪、劃艇以及賽車等,還應該在急救包里準備止血用品和藥品,力爭在救援人員到來之前,第一時間包扎止血,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傷員的死亡率。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具備急救觀念,為自己和家人配備一個急救包。建議有私家車的家庭,不妨將急救包作為必備安全用品配備在車上,為戶外旅游等活動提供安全保障。
根據不同的環境和使用對象,急救包可分為家用急救包、戶外急救包、車用急救包、防災急救包等不同類別。不過,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很多家庭用品也可以用來急救,比如紙、筆、手電、哨子、筷子、勺子等。
無論去爬山還是到海邊游玩,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能隨身攜帶急救包,但還是有必要在隨身的背包里裝上一些必需品。比如爬山的時候,我們可以帶上救生哨子、應急手電、繩子、繃帶、鮮艷的絲質長圍巾、防蟲藥品和必備救命藥、消毒碘伏棉簽、火柴或者打火機。救生哨子可以在需要救援時鳴哨,提示自己的方位,“吹”肯定比喊省力。絲質長圍巾可不是女人的專利,爬山時可以防蚊蟲叮咬、太陽暴曬,更可貴的是,一旦受傷可以用于包扎。如果是去海邊,則需要帶一些防水防潮的塑料袋,若在海邊沙灘玩耍時腳受傷了,塑料袋將發揮大作用,可以用海水把腳洗干凈,然后套上塑料袋,這樣就能在保持傷口干凈的情況下離開海灘。
另外,在準備急救包的時候,建議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急救信息卡,而不是存在手機里。
現場急救是院前急救的第一步,急救包的藥品、物品準備極其重要。當然,有條件時還是應第一時間去醫院救治,不方便時急救包也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急救包里應該準備哪些藥品和工具呢?
1.心腦血管急救藥。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復方丹心滴丸等。緊急情況下,可在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目前硝酸甘油已經研發出新型噴霧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速效救心丸則在舌下含10粒。
2.外科藥品、工具。包括三角繃帶、滅菌紗布片、外科手術縫合針線、口對口人工呼吸面罩、創可貼、小剪刀、酒精、棉簽、止血貼、醫用膠帶、手術手套等。小而深的傷口、被動物咬傷應及時到醫院處理,以防止破傷風或其他特殊感染。
3.感冒藥。家庭藥箱中應配備1~2種感冒藥。不要多種感冒藥混合吃,以免發生藥物疊加效應。
4.消化系統類藥品。包括黃連素、易蒙停、止瀉寧、酵母片、胃必治、藿香正氣丸等。需要注意的是,發生腹瀉、嘔吐、嘔血甚至便血時,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5.抗過敏藥。在出現過敏、皮膚發紅、吃海鮮后出皮疹、被毛毛蟲蜇傷后,可使用開瑞坦、息斯敏、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撲爾敏有較強的嗜睡等副作用,駕車及高空作業時嚴禁服用。
6.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泰諾、芬必得等,可緩解頭痛、關節痛、腰痛、肌肉痛等癥狀,有胃腸系統疾病者慎用。
7.降壓藥。均為處方藥,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另外,高血壓患者出差或外出旅游時應隨身帶藥。
8.其他藥。止痛片、退燒片、清涼油、鼻下薄荷油、潰瘍貼、高錳酸鉀、止血藥等。
此外,出門的時候,帶上1頭大蒜、1塊生姜和1把花椒,必要時也可用于救急。
遇到地震等突發性災難時,以下這些物品,應急時很有用:
(1)應急蠟燭。
(2)手搖發電手電筒。
(3)應急毯、暖手包、一次性雨披及帳篷。
(4)防水袋、水袋、水壺。
(5)免洗消毒液及便攜消毒用品。
(6)金屬鋁碗。
(7)灰色布基膠帶。
(8)卷筒紙。
(9)垃圾袋。
(10)凈水器。
(11)防水防風火柴或打火機。
(12)5米長繩。
(13)勞動手套。
(14)扳手、折疊工具刀、折疊鏟。
家庭急救包中一定要配備一本急救手冊,注明使用方法和人員信息。藥物應定期檢查更換,每3~6個月清理一次,若家中有老人,急救箱應放在老人居住的房間床旁。但家庭急救只是應急,突發癥狀緊急處理緩解后,應立即送醫院,以免錯失治療時機。以下幾點提醒人們注意:
1.急救用品不要散亂放置,應相對獨立密閉包裝后,放入急救箱。
2.盡量挑選不會引起強烈過敏反應的藥品,如頭孢類。
3.急救箱一定要有提手及背帶。
4.急救箱內要有本子和筆。
5.急救箱內可以放多功能小刀、手電筒、維生素泡騰片、濃湯寶、太空毯,這些東西有時比藥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