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前
(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城市居住區園林綠化工程是包括園林建筑、土方、水景、綠化、鋪地和園林給排水等內容的綜合工程,與土建工程相比有著一定的獨特性:首先,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對象大多數為具有生命的活體;其次,需注重園林綠化工程的后期養護;最后,園林綠化工程追求一定的藝術美。這些特點決定了園林綠化工程成本控制與土建工程存在一定的區別。下面結合某住宅項目的實例分析,提出最優的工程資源配置模式,確保園林綠化工程效益最大化。
首先,目前我國園林綠化設計標準奢華化,如某些區域只需要簡單設計,體現簡約有序的特點,但是設計者為了追求所謂的亮點,大量使用名貴樹木,進口高昂的材料,過分追求奢華,不僅達不到應有的園林藝術美,而且導致成本增加。其次,設計變更帶來的成本問題。由于居住區園林綠化工程多為城市配套工程或在地質條件較為優越的區域進行建設,需要加強前期環境基礎資料的調整,不能因為地質水文、管網等影響工程建設成本[1]。另外,居住區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需要體現精神意境和歷史人文氣息,如果因為設計前期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細致,導致設計定位偏離預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成本。
園林綠化工程由于居住項目的結構、規模和施工環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不能單純參考施工單位的經驗、歷史數據來簡單確定目標成本。而目前很多項目都容易忽略工程具體情況,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沒有明確具體職責和程序,使得項目成本得不到控制,更無法分析出成本差異產生的原因[2]。
竣工驗收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最后環節,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最后環節,通過竣工驗收可以對建設項目成果進行全面考核評估。然而實際上,首先,在工程竣工結算編制工作中,往往會出現施工單位原編制施工圖預算人員發生變動的情況,影響驗收。其次,工程竣工結算編制工作雖然在工程竣工之后進行,但是其資料收集工作應貫穿整個施工過程,不能中斷,但由于大家忽略了對施工現場資料的收集,導致竣工結算結果失效。再次,資料的收集工作滯后,應在嚴格履行施工合同條款的基礎上進行。最后,竣工結算的編制方法單一、科學性不強。
一些施工企業在工程成本管理上僅限于定期的財務報表管理,而沒有事前對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在建設的過程對成本也缺乏動態控制,只是片面強調節約與節省,單純地降低成本,往往只是考慮降低原材料的檔次來減少成本,或者扣減人工費,這樣可能會導致施工質量下降和企業勞動力資源缺乏。企業要想獲得長期效益,需要進行全過程動態成本控制,從縮短施工周期、提高生產力、保證質量等方面著手。
某住宅區項目3期園林占地總面積為31 083 m2,小區常住人口4 224人,容積率3.8,綠地30%,園林總投資1 518萬元,園林建設經濟技術指標如表1所示。
該住宅項目園林單方造價425.70元/m2,綠化單方造價323.00元/m2,屬于中檔偏上水平,造價分布綠化占的比重最大,為52%。為了確保項目園林綠化成本管理的規范化與標準化,主要從投資、設計、施工幾個階段著手,提出園林建設成本控制方法。
3.1.1 合理確定園林建設投資造價指標。根據項目的定位,確定合理的園林建設投資造價指標。對于企業來說,投資獲得經濟效益是其最終目標,園林建設投資造價指標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企業成本造成一定的影響,過低影響園林整體效果,導致需要整改,不僅成本付出代價高,還影響企業形象;指標過高會導致成本過高,出現浪費。該項目作為嶺南風格的中檔樓盤,總體景觀效果良好,原生植物比較多,這些歸功于較合理的園林投資指標[3]。

表1 某住宅區項目3期園林建設經濟技術指標
3.1.2 制定標準化體系,確保項目成本的可控性。施工部門要與設計部門做好交底工作,科學利用詳細的表格和統計數據,如裝飾材料的確認表、選用的植物種植效果圖片、選用設施設備文本、景觀成本控制表、目標表等,通過這些表格的合理利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明確了驗收和交付標準。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強調對示范區、重要節點進行嚴格的控制,推行標準化工藝,確保施工工藝符合相關標準,避免因為質量問題影響施工成本。
3.1.3 做好前瞻性的園林建設資源準備工作。在早期策劃階段,需要對項目相關信息進行全面整理,特別是做好苗木方面的管理。由于現在住宅項目越來越重視景觀效果,而苗木是景觀構造的重點要素,大規格苗木的使用直接導致了苗木荒,苗木價格也逐漸上升。本項目中甲方企業可以預留足夠的緩苗時間,囤一定量的苗木,保證苗木使用時的即時效果,進而達到控制景觀成本的目的。
3.1.4 制定目標成本,全程動態管控。項目實施之前,需要確定目標成本,以目標成本為參照,分階段進行成本控制,隨時動態監控園林建設項目的成本管理,一旦出現停滯點能及時做出處理。
3.2.1 合理控制軟硬景比例。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硬景相比軟景來說單方造價高,而硬景比例過高,也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建設。本項目在園林綠化工程的營造中,重點把景觀的營造中心轉移到植物綠化景觀上來,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地形,保留并運用場地保留大喬木,并合理種植本土植物,使整個園林在未完工的階段已經達到成熟社區的園林綠化效果。一般軟硬景比例建議不超過7∶3。除必要的廣場和園路外,其他一些區域重點以軟景作為主角,達到成本控制目的。
3.2.2 嚴格控制大規格喬木和名貴樹種數量。一般種植大規格苗木不僅成活率低,而且價格高,還會破壞原有環境。本項目中苗木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盡量避免使用名貴苗木,以控制園林綠化造價。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是動態的,綠化工序中的每一個小景都是一個個體,有著特殊性,每一道程序都很重要,確保每個小景觀元素通過合理組合而塑造出良好的景觀效果。
本項目為了避免錯誤發生,在施工員完成放線后,項目經理會在現場進行檢查和校對,避免因返工額外增加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外,為了避免施工現場材料混亂擺放,項目人員特別注重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加強材料的科學使用,避免浪費材料[4]。
在植物養護方面,本項目在大喬木進場之前進行剪枝,提高其成活率。同時,在苗木進場前做好施工準備工作,確保苗木進場當天完成種植,保證其成活。
目標成本下達之后,在施工過程中將成本控制細化分解到每個小品,對施工項目的各項指示進行一一對比,采用專人專控方法,對成本進行控制,以協調各項數據費用在規定的標準和預算之內。
園林綠化建設成本控制是一項全過程動態控制過程,貫穿項目的各個階段,需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本文結合工程的特點,在確保整體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加強成本控制,真正做到工程質量合格、投資成本合理,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