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艷 王恩江 翁優兒 吳小紅
皮膚壓瘡又稱褥瘡,臨床主要采取敷料治療、局部換藥療法、皮瓣轉移療法、負壓封閉引流治療等,其中負壓封閉引流較為常用,可有效清除壞死組織,改善皮膚微循環,并促進肉芽生長以及創面愈合,但臨床治療費用高。本研究選擇中藥灌洗結合改良型負壓封閉引流治療老年Ⅳ期皮膚壓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舟山普陀醫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老年腦卒中所致癱瘓患者64例,均確診為老年Ⅳ期皮膚壓瘡[1-2]。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傷口表現為全層皮膚性損傷,可見大量黃色黏稠液體滲出且伴有惡臭;(2)臨床資料均齊全,Ⅳ期壓瘡診斷明確;(3)中醫證型為氣滯血瘀型,表現為舌質暗淡,苔白且脈弦。排除標準:(1)嚴重血液系統病變或惡性腫瘤;(2)治療中出現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3)對治療不耐受者;(4)嚴重精神疾患無法配合治療者。
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清創以及換藥處理,清洗傷口并軟化焦痂再清創,依據傷口情況選擇何種沖洗液處理傷口,清洗后使用無菌紗布擦凈,再應用抗菌或者藻酸鹽敷料做填塞處理,外層蓋好紗布,注意隔天換藥。對照組采取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常規清創后采用我院改良負壓裝置(中國康麗公司)予以低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選擇一次性16號胃管取代內置引流管,將胃管前端剪出3個側孔并插入無菌高彈性海綿中,隨后置于傷口最低部位,將海綿敷料充填至創面,再使用抗菌貼膜封閉傷口,胃管一端連接負壓裝置予以負壓吸引,引流負壓一般為20kPa,初始予以持續負壓,待傷口創面出現新肉芽、滲液減少時予以間斷式負壓引流處理,保持負壓吸引30min,再停止30min。每一次負壓封閉引流維持有效時間為1周,1周后更換,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多次治療。治療組引流方法同對照組,在引流治療第2天結合中藥灌洗,在本研究選用祛腐生肌中藥(組方:黃連、黃芩、黃柏、生地榆各10g,大黃、焦梔子各15g,七葉一枝花30g;若創面傷口床顏色由暗色轉為紅色,滲出液減少可取用收斂生肌、活血化瘀為主,組方:丹參、黃柏、焦梔子、地膚子、白鮮皮、爐甘石各15g,白礬6g,連翹20g。每 1劑煎煮 2次,每次煎煮濃縮成50mL藥液,均為本院自擬方,江西國都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治療,依據患者病程以及創面情況予以灌洗治療,經過濾后由沖洗管滴注至海綿膨隆,保留中藥時間20min,滴注速度為2mL/min為宜,在滴注過程中需停止負壓引流,夾閉引流管30min,隨后再接通引流,中藥灌洗處理早晚各1次,1周為1個療程。
2.2 觀察指標及療效 觀察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肉芽組織生長時間、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采用GQOL-74生活質量評估表[3],測評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社會功能、軀體健康、物質生活共4項,單項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佳。
2.3 療效標準 參照依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痊愈:創面上皮覆蓋完全且疤痕較為堅實,治療1周觀察創面無潰爛;顯效:創面縮小面積>75%,可見新鮮肉芽組織,癥狀有較大程度緩解;好轉:創面縮小在25%~75%間,肉芽組織較為新鮮,癥狀改善明顯;無效:創面與之間比較較為新鮮,但創面縮小<25%,肉芽組織生長較少。
2.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 t檢驗和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老年Ⅳ期皮膚壓瘡患者性別、年齡、壓瘡部位、基礎性疾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Ⅳ期皮膚壓瘡患者臨床資料比較(例)
3.2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治愈率81.25%、總有效率100.00%,對照組治愈率18.75%、總有效率65.63%,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老年Ⅳ期皮膚壓瘡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例(%)]
3.3 兩組患者皮膚壓瘡愈合時間以及肉芽組織生長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患者皮膚壓瘡愈合時間、肉芽組織生長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見表3。
3.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GQOL-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GQOL-74評分有所升高,治療組GQOL-74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4。
表3 兩組老年Ⅳ期壓瘡患者皮膚壓瘡愈合時間以及肉芽組織生長時間比較(天

表3 兩組老年Ⅳ期壓瘡患者皮膚壓瘡愈合時間以及肉芽組織生長時間比較(天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對照組采用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方劑灌洗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32 32肉芽組織生長時間28.61±3.54 15.12±2.88*創面愈合時間41.85±1.60 22.72±1.53*
表4 兩組老年Ⅳ期皮膚壓瘡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水平變化比較(分

表4 兩組老年Ⅳ期皮膚壓瘡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水平變化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對照組采用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方劑灌洗
組別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治療前治療后軀體健康74.52±7.31 80.25±7.99*74.45±7.81 89.19±8.98*△社會功能69.58±7.46 75.97±7.86*69.93±7.14 85.58±8.97*△心理健康70.34±6.89 76.37±7.95*70.25±6.96 85.66±8.43*△物質生活74.27±8.21 79.59±8.55*73.98±8.20 88.66±9.37*△例數32 32
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是通過使用半透膜進行封閉處理,有利于操作者對患者皮膚創面的觀察,同時半透膜的封閉以及彈力性較高的海綿敷料能夠為肉芽組織提供較適宜的濕性環境,也非常符合臨床有關皮膚壓瘡濕潤療法的觀點,此外在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治療中,采用抗菌貼膜,較好地封閉了皮膚創面,防止皮膚創面與外界環境的不良接觸,進而大大降低感染的幾率[5-6]。通過持續使用負壓吸引治療,能夠促使創面滲出物的清除,剔除壞死組織,保持引流區域的零聚積狀態,在封閉引流治療下,促進皮膚局部微循環功能,消除組織水腫并對肉芽組織產生良好的刺激性,促進其生長,加快血流,促使創面快速愈合[6-7]。此外間斷式的循環療法也為組織提供了一個非常節律化的血液灌注,這種間斷式的刺激,能夠保證細胞的休息進而為下一個循環做充分的準備[8-9]。改良式的負壓封閉引流治療,規避了傳統反復換藥的弊端,減少創面機械性操作的損傷,也減少了頻繁換藥造成的痛苦。同時結合中藥灌洗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研究證實,采用中藥灌洗,具有化腐生肌以及清熱解毒之功效,能夠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同時能夠在后期促進皮膚創面的愈合[10]。中藥方劑組方中包括黃柏、黃芩、黃連、大黃、山梔子等,味寒性苦,具有一定的瀉火以及解毒功能。藥理研究發現,上述藥物均具有抗菌譜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好的抗菌作用[11-12]。
本文研究顯示,中藥方劑灌洗結合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治療老年Ⅳ期皮膚壓瘡,效果良好,能縮短皮膚創面的愈合時間、肉芽組織生長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