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娟 王雅飛 朱金土
妊娠紋是妊娠過程中出現的病理性皮膚改變。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美容科采用微針射頻聯合生肌散外用治療陳舊性腹部妊娠紋2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2018年1月于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皮膚美容科門診就診的陳舊性腹部妊娠紋患者40例,均為女性,病程1~12年,Fitzpatrick皮膚分型屬Ⅲ-Ⅳ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本研究經過單位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及照片使用協議。
1.2 診斷標準 妊娠紋為妊娠6~7個月開始出現,起初表現為粉紅至紫色的縱行條紋,然后色素脫失、萎縮,穩定后呈現出長短不一的白色略凹陷的瘢痕線紋狀[1]。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年齡在18~45周歲,非妊娠、非哺乳期者,妊娠紋病史一年以上者。排除標準:(1)治療部位有炎癥、損傷、潰爛者;(2)患有感染性皮膚病、皮膚惡性腫瘤者;(3)有增生性疤痕病史者;(4)佩戴起搏器、金屬植入物者;(5)精神疾患者;(6)治療期間體質量波動超過1kg者。
2.1 儀器與藥物 微針射頻(型號:BodyTite,生產企業:Invasix Ltd,批號 201568250013);生肌散為自制劑,成分:黃芪12g,當歸、乳香各6g,沒藥3g,龍血竭6g,其中龍血竭取自龍血竭膠囊(0.3g/粒,云南云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60903),余均為顆粒劑,由浙江省中醫院中藥房配置(浙江省景岳堂藥業有限公司),將上述顆粒劑混勻放入無菌彎盤中,適當研磨后噴入適量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5萬IU/瓶,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60919-2),攪拌至膏狀;局部麻醉:5%復方利多卡因乳膏(10g,北京紫光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60653)。
2.2 治療方案 治療前操作:測量體質量后,清潔腹部,觀察并拍照。在腹部涂敷利多卡因乳膏并封包1小時。洗凈腹部乳膏,予0.9%聚維酮碘溶液消毒,并予生理鹽水脫碘。微針射頻治療:采用微針射頻治療儀,模式:biopolar,功率:8~12W,輸出時間:800~1200ms;微針長度:2.0~2.5mm,重點針對妊娠紋的部位,治療頭沿妊娠紋紋理方向治療,同一部位可重復1~2次。治療組:微針射頻治療后,即刻將備好的生肌散涂敷腹部并封包30min。對照組:微針射頻治療后,外噴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并封包30min。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2個月治療1次,共治療3次)。療程結束后2個月末次復診。注意事項:(1)表麻過程中,若腹部出現刺痛、瘙癢等不適者,應即刻洗凈利多卡因乳膏,停止治療;(2)治療中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3)治療后,囑患者24h內治療區域禁水,叮囑其維持體質量上下波動不可超過1kg。
2.3 觀察指標 患者每次治療前后及末次復診均拍照記錄,并記錄體質量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妊娠紋的面積計算方法:采用市售保鮮薄膜貼于腹部,使用記號筆對妊娠紋處進行描記,之后以掃描儀將薄膜掃描為圖片,使用Photoshop計算描記的妊娠紋面積。客觀評價指標:妊娠紋面積。主觀評價指標參照SCAR量表[2]從妊娠紋的顏色、深度、粗糙度三方面分別給予評分:1分:顏色、粗糙度接近正常皮膚,未觸及凹陷;2分:顏色白,深度輕,粗糙度輕;3分:白色伴輕度珍珠色澤,深度中,粗糙度中;4分:白色伴深度珍珠色澤,深度凹陷,粗糙度明顯。由未參與本研究的三位醫生根據患者腹部妊娠紋情況給予評分,取其平均數,各項改善率計算如下:改善率=,最終計算療效時取妊娠紋面積、顏色、深度、粗糙度四項指標改善率的平均值。
2.4 療效標準 療效評價參考四分位數評分量表:無效:0%<療效≤25%,有效:25%<療效≤50%,顯效:50%<療效≤75%,接近治愈:療效≥75%。總有效率=(有效+顯效+接近治愈)/總例數×100,顯效率=(顯效+接近治愈)/總例數×100。
2.5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兩組腹部妊娠紋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年齡 23~40 歲,平均(33.1±5.6)歲,病程 1~12 年,平均(3.9±2.7)年,平均產次(1.3±0.4)次。治療組年齡 23~41歲,平均(32.1±5.1)歲,病程 1~11年,平均(3.5±2.7)年,平均產次(1.2±0.4)次。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產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3.2 兩組陳舊性腹部妊娠紋患者療效比較 兩組陳舊性腹部妊娠紋患者治療前后妊娠紋面積、顏色、粗糙度及深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兩組妊娠紋面積、粗糙度及深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但妊娠紋顏色改善差異不大(P>0.05);治療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3。治療后隨訪2個月,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局部皮膚感染、永久性色沉、瘢痕等并發癥。典型病例見插頁圖1。
表1 兩組腹部妊娠紋患者妊娠紋面積、顏色、粗糙度、深度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腹部妊娠紋患者妊娠紋面積、顏色、粗糙度、深度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對照組采用微針射頻治療后外噴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治療組微針射頻治療后涂敷生肌散
組別治療組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例數20 20面積9.54±2.75 2.72±2.02*△9.65±2.87 4.07±2.03*顏色3.07±0.48 1.27±0.33*2.95±0.54 1.49±0.40*粗糙度3.23±0.47 1.33±0.39*△3.12±0.49 1.60±0.35*深度3.25±0.43 1.17±0.28*△3.23±0.39 1.47±0.38*
表2 兩組腹部妊娠紋患者妊娠紋面積、顏色、粗糙度、深度改善率比較(%

表2 兩組腹部妊娠紋患者妊娠紋面積、顏色、粗糙度、深度改善率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對照組采用微針射頻治療后外噴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治療組微針射頻治療后涂敷生肌散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20 20深度62.85±13.05△54.10±13.44面積73.89±15.95△59.19±14.12顏色57.20±14.30△48.47±12.98粗糙度57.77±13.67△48.24±10.69

表3 兩組腹部妊娠紋患者總療效比較(例)
妊娠紋發生原因目前尚未明確,多認為是妊娠期激素變化及快速增長的體質量綜合作用下,導致皮膚內的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不堪重負出現斷裂而導致[3]。單純的藥物治療妊娠紋存在透皮吸收率低、療效差等缺點,因而臨床應用價值低。光電治療對妊娠紋的療效相對較好,但對于深膚色人群術后炎癥后色素沉著明顯[4],雙極射頻被研究證明對妊娠紋有著臨床和組織學上的改善作用[5-6]。
中醫認為,妊娠紋表現與瘢痕類似,其主要病機為“氣滯血瘀,凝結肌膚”[7]。陳舊性妊娠紋形成日久,色白凹陷,以局部正虛表現為主,其病機是局部“氣血失和、經絡瘀滯”。治療宜“調和氣血,化瘀生肌”。生肌散由黃芪、當歸、乳香、沒藥、龍血竭組成。組方在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基礎上加入“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乳香、沒藥、龍血竭。其中,黃芪、當歸“調補氣血”,鼓舞氣血生成,促進血管新生和創面血液供應;《醫學衷中參西錄》曰:“乳香、沒藥其性皆微溫,二藥外用為粉以敷瘡瘍,能解毒、消腫、生肌、止疼,……誠良藥也。”《本草經疏》:“騏驎竭,主破積血金瘡,止痛生肉……”諸藥合用,共奏“調和氣血,化瘀生肌”之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除妊娠紋顏色外,治療組妊娠紋面積、粗糙度、深度方面改善度均優于對照組,總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藥生肌散外用可促進微針射頻治療妊娠紋后的修復和再生,提高妊娠紋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