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榮
1897年11月7日,德國帝國主義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遠東艦隊司令棣利士率領“柯莫蘭號”等巡洋艦襲擊膠州灣,14日強行登陸侵占膠州灣。清政府懾于德國的淫威,1898年3月6日派李鴻章、翁同龢與德國公使海靖簽訂喪權辱國的中德《膠澳租借條約》。1899年6月14日,德國在青島建立“山東鐵路公司”,9月23日開工修筑膠濟鐵路。1900年10月,在青島四方村海云庵南側修建為膠濟鐵路服務的“膠濟鐵路四方工廠”(后簡稱“四方機廠”),這是青島當時最大的機械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取代德國占領青島。日本人占領四方機廠后,監工蹂躪壓榨工人比起德國人更為殘酷,不僅任意打罵工人,還放出狼狗撕咬工人。工人們意識到只有團結起來,才能為自身爭得權益。他們利用民間同行業者組織行會團體的舊習俗,以“崇敬祖師,互敬互助”“提高工人人格,輔助路務進行”為名,積極在廠內串連,將廠內的魯班會、老君會、油匠會等小團體聯絡在一起,于1923年1月,成立了有數百名技工參加的“圣誕會”。
1923年春,共產黨人鄧恩銘受中共濟南黨組織派遣,到青島籌建黨團組織。到青島后,鄧恩銘先在《膠澳日報》任副刊編輯,利用職務之便積極宣傳馬列主義;8月,與早期到膠澳商埠督辦公署任職的中共黨員王象午一起建立中共青島組,鄧恩銘任書記;接著,鄧恩銘通過王復元(后叛變)的關系,與四方機廠圣誕會會長郭恒祥等人取得聯系,10月被聘為該會秘書,以該廠為中心開展工人運動。青島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就是從改造四方機廠圣誕會開始的。
1924年3月28日,王象午進入膠濟鐵路四方機廠任繪圖員,平時就住在工廠西公司職員宿舍。鄧恩銘經常以《膠澳日報》記者的身份深入該廠和日商紗廠,推銷《向導》《新青年》等進步刊物,指導工運。7月,按照中共黨章規定,中共青島組改為中共青島獨立組,組長是鄧恩銘,成員有王象午、延伯真、郭恒祥、孫秀峰,獨立組由中共中央委托濟南黨組織領導。
1924年10月間,鄧恩銘在黨設在四方的秘密活動點三義小學召集四方機廠30余名工人積極分子開會,總結圣誕會的經驗教訓,動員工友正式組建工會。會上,他在談到當前工人運動時強調指出:“學生有學會,商人有商會,工人也應有工會,我們工人有組織工會的權利。如果不組織起來,就像一盤散沙,受人欺侮,組織起來就有力量。圣誕會為工人辦了許多事情,得到工人擁護,但也有缺點,就是組織不嚴密,入會手續不慎重。這次組織起來就叫工會,決不讓工賊和壞領班參加。凡愿意參加工會的要有兩人介紹,一定要簽名蓋章,只有這樣,工會組織才能嚴密些,才能更有戰斗力!”他的講話對工運積極分子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會后,他們立即分頭到五個車間開展活動,真是一呼百應,秘密參加工會的工友達800余人,占工人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許多工運積極分子迫切要求入黨,中共青島獨立組先后發展傅書堂、紀子瑞等11人入黨,加上王象午、郭恒祥,此時四方機廠有黨員13人。是年10月26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島地方執行委員會建立,孫秀峰任書記。此后,團青島地委又積極在四方機廠、內外棉等紗廠發展進步青年入團;至年底,該廠有傅友松等11人加入青年團,成立了團青島地委第五支部,支部書記為傅友松。1925年春,鄧恩銘根據中共四大修改的黨章規定,將四方機廠黨小組擴建為中共四方機廠支部干事會,這是該廠第一屆黨支部。

鄧恩銘
1925年年初,北京政府交通部和膠濟鐵路局的江浙系,與山東督辦張宗昌等地方勢力和膠濟鐵路局山東派之間,圍繞膠濟鐵路運價等問題矛盾尖銳化。山東地方政客、資本家和路局內車務總長馬廷燮、機務處長孫繼鼎和日人大村卓一等人提議醞釀2月8日晨在膠濟鐵路全線罷運,以達到“驅闞趕朱”(“闞”指膠濟鐵路局長闞鐸,“朱”指副局長朱庭祺)的目的,向交通部示威。王象午獲知消息后立即向鄧恩銘匯報,他們研究后認為:共產黨在山東的力量還不能控制膠濟鐵路全局,其全線罷運主動權不在共產黨的手中,四方機廠的工人應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和當局內部的裂痕,提出自己的綱領,也同時舉行大罷工。并派傅書堂、丁子明等人和路局地方派首領談判參加罷工的五項條件,即:以后廠中關系工人事件,須與工會交涉;恢復以前因辦工會被除工友之工作(之前郭恒祥被開除);不分領班、工匠、學徒、小工均一律增加工資三元,并改日計為月計;工人和員司享受同等福利待遇,要發煤和房金,每年發給兩次來回免費聯運通票;速發年終應得獎金。
當傅書堂等人找到廠長楊毅并遞交“五項條件書”后,楊毅只是支吾應付。傅書堂等人見楊毅做不了主,立即到路局找山東地方派首領馬廷燮等談判,由于雙方代表的立場和利益不同,談判破裂。隨后他們立即向鄧恩銘等人匯報,共同研究對策。在場的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王盡美稍作考慮后說:“我們和他們合作本是一種手段,談判破裂了也好,這正表示我們工人自己有充分的力量。我們和他們談判破裂,是顯示工人有信心,而且他們還要和我們商量,不要小看了自己。此次罷工成功對我們有好處,搞不好就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他的分析,極大地鼓舞了工運積極分子的信心。
2月7日晚,鄧恩銘在四方三義小學召開四方機廠全體黨員和工運積極分子參加的秘密會議,對罷工進行部署和動員。他說:“僅僅由鐵路沿線工人罷運,勢必因戰線長而顯得力量分散,只有在四方機廠發動聲援罷工,配合鐵路沿線的斗爭,才能以強大的聲勢迫使鐵路局向工人做出讓步,從而爭得罷工的勝利。”并提出要求:行動必須迅速,鐵路罷運后,咱就緊緊跟上!會上,還成立了工人罷工委員會,由鄧恩銘總負責,傅書堂、郭恒祥、丁子明等具體負責,下設宣傳隊,倫克忠任隊長,紀子瑞任糾察隊隊長。

海岸路18號中共青島地方支部舊址
2月8日零時,膠濟路局全線罷運開始,車、機、工、電等癱瘓。清晨,四方機廠的工人也開始了長達九天的大罷工。罷工宣傳隊在倫克忠帶領下到工人中散發傳單,進行口頭宣傳鼓動;糾察隊在紀子瑞帶領下,到廠周圍和各車間之間的要道上放哨巡邏,嚴防不法分子乘機搗亂。在工人罷工期間,罷工委員會在每個車間成立一個工會支部,下設若干工會小組。每個工會支部選出代表組成全廠工人委員會,在鍋爐車間的地下室設立廠罷工指揮部。
當膠濟路局罷運到第三天時,山東軍務督辦鄭士琦以“山東軍務善后事宜公署”的名義,派鎮守使施從濱前來查辦,諭令即行開運,并派山東兵工廠廠長李鐘岳隨同前往暫為該鐵路局局長事務。2月11日,李鐘岳在武裝護衛下,指令全線恢復通車。
膠濟鐵路全線恢復通車后,因路局未答復廠工會的條件,工人們不畏高壓,繼續堅持罷工,不過也有人開始動搖。為此,在2月11日晚上,鄧恩銘在三義小學召開工運骨干大會。他說:“咱們只要團結起來,罷工的目的就一定能達到。”同時,又分析形勢,認為在斗爭中,支部成員和骨干應沖鋒陷陣,站在斗爭第一線,組織發動群眾,對大家進行教育幫助,只要罷工繼續,廠方和路局肯定會妥協。接著,這些骨干又深入工人中去宣傳、組建小組,從而穩定了絕大多數工人的情緒。各小組進行討論后明確表示:不達目的,絕不復工。當罷工堅持到第七天時,李鐘岳派警務處長景林率路警荷槍實彈到工廠企圖脅迫工人復工,被工人嚴詞轟走。到第九天,李鐘岳會見工人代表傅書堂等人,答應了大部分條件。當丁子明將情況向鄧恩銘和王盡美匯報后,他們認為:不是一次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要適可而止,只要達到百分之六十的條件,就是勝利。經研究決定第二天復工。于是,廠長楊毅與工人代表傅書堂雙方簽字后,工會下令上班。

膠濟鐵路總工會四方分會罷工勝利紀念合影
2月18日,四方機廠工會在機車車間前面召開罷工勝利大會,工友們燃放鞭炮,敲鑼打鼓歡迎郭恒祥等四人重新回到工廠上班。倫克忠到東鎮照相館請來照相師傅,為大家合影。在大會上工會代表還宣讀了《膠濟鐵路四方機廠全體工人罷工勝利宣言》,記述這次罷工及其勝利的簡要經過,最后呼吁:“各地工友們,我們要通通地團結起來,從此,我們要互相提攜,共同一步一步地走向勝利之道。全國工人團結萬歲!工人階級的勝利萬歲!”接著,正式成立了“膠濟鐵路總工會”。丁子明任委員長,孫義昌、倫克忠任副委員長,傅書堂、紀子瑞、韓文玉等17人為執行委員。總工會會址設在四方村海云庵大廟旁,下設青島、高密、坊子、張店、濟南、四方機廠六個分會。中共山東執委派劉俊才(劉子久)、鐵路總工會派羅章龍等人到會祝賀。這是在共產黨人直接領導下,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取得的第一次較大的勝利,將青島工人運動推向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二月大罷工”取得初步勝利后,既振奮了本廠工人的斗志,也極大地鼓舞了日商大康紗廠(新中國國成立后為青島國棉一廠)兄弟姐妹們為爭取生存權利斗爭的信心。1925年3月,他們選派李敬銓等人與四方機廠工會秘密聯系,醞釀成立工會,4月19日該廠工人開始了第一次大罷工。4月21日,四方機廠工人為支援大康紗廠罷工而舉行怠工;23日至24日,日商內外棉(新中國成立后為青島國棉二廠)、隆興(新中國成立后為青島國棉三廠)約5500名工人也加入聲援大康紗廠罷工的行列;25日,日商鈴木絲廠800余名工人準備罷工;29日,日商鐘淵紗廠(新中國成立后為青島國棉六廠)5000余名工人參加罷工……這樣,一場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提到了中共山東和青島黨組織的面前。
5月4日,鄧恩銘被當局逮捕并于11日被驅逐出境。中共山東地委急派王用章(后叛變)來接替鄧恩銘,他也于8日被當局綁架。中共中央又急派剛從蘇聯回國的李慰農到山東工作。李慰農,安徽巢縣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與周恩來、鄧小平等同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大學深造。李慰農化名王倫,到青島后就住在王象午處,首要任務是組織和領導日商紗廠的工人運動,其次是成立中共青島地委,但工潮迭起急需黨組織領導,很難在短時間內組建起地委。李慰農為不影響對日商紗廠工運的領導,在征得山東地委同意后,以四方機廠的共產黨員為主,成立中共四方支部干事會(是中共青島地委的雛形),書記:李慰農,干事:傅書堂、丁子明。由共產黨人領導日商紗廠工人堅持斗爭,直到廠方簽字同意工會提出的九項條件,于10日晚10時復工。
1925年5月1日至7日,傅書堂、倫克忠代表膠濟鐵路工人參加在廣州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會議期間,他倆將膠濟鐵路四方機廠以及日商紗廠等工人罷工斗爭情況,向新當選的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劉少奇做了匯報,全總非常重視。大會結束后,他們陪同劉少奇乘火車于中旬冒雨趕到四方機廠王象午的住處,正好李慰農在召集四方工運骨干商量紗廠下一步的罷工計劃。劉少奇認真聽取了李慰農的匯報:在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的影響和鼓舞下,紗廠的工人也積極行動起來了。這里日商紗廠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工資僅兩三角錢,還要扣除房金,給領班送禮后,吃窩窩頭的錢都不夠了。工人有了疾病得不到醫治,生育也沒有產假,10天不到廠里上班就要被廠方開出,因工致殘得不到撫恤。幼童和裹足女工就更慘了,常遭凌辱……雖然之前通過傅書堂、倫克忠的介紹,劉少奇對斗爭情況有所了解,但在聽取李慰農的匯報后他仍沉痛地說:“這里的工人生活格外苦啊!”
李慰農又簡要地說起了4月19日至5月10日紗廠工人的斗爭情況和黨員的教育學習情況,劉少奇聽后說:“很好!很好!工人階級團結起來,為自己謀利益,這是不可阻擋的偉大力量呀!工會是工人的臺柱子,有了臺柱子,腰桿就挺起來了!”劉少奇還很關心工人學習理論刊物的情況,他問:“《向導》每期能來多少份?還能看到其他刊物嗎?”有的答道:“還能看到《中國工人》《新青年》《唯物史觀》等,但有些看不懂。”劉少奇說:“不懂不要緊呀,可先由有文化的同志念給大家聽,然后再討論思考,多學幾遍就弄懂了!咱們干革命,光有武不行,還得有文,文武雙全了,才能戰勝敵人!”對于黨的建設的情況,劉少奇說:“黨的建設非常重要。黨組織必須要有戰斗力,必須加強黨員的黨性鍛煉和遵守紀律的教育,不然就會成為散沙。目前,黨支部不僅要注意紗廠這樣的大廠,還要把周圍小廠的工友也組織起來,以四方機廠為大本營,擴大青島的工人運動。在工作中,目前一個階段,仍要打著民族革命的旗號,但必須要掌握好黨的領導權!”“敵人決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可能正在籌謀新的反撲。我們共產黨員要站得高、看得遠,要準確地認清時局,特別是目前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新老軍閥都得找靠山,我們絕不能因為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和革命運動的高漲,就掉以輕心!日本紗廠很可能再次爆發罷工,敵人必然要鎮壓。這一點,希望你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性!”劉少奇還簡要地介紹了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的經驗,重點談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的情況。
臨別時,劉少奇對丁子明等人再三叮囑:“你們工會剛成立不久,還很年輕,今后若有問題,要靠黨組織來解決,有困難,可寫信給我。”劉少奇在青島住了兩天時間,與李慰農等人共同商討對敵斗爭的大計,直到中央來電后,才匆匆離開青島。

劉少奇
當青島日本紗廠的工運在中共四方支部干事會的領導下,堅持罷工22天后,由日本駐青島領事館領事芳澤和青島商會出面調停,日本廠主與工會代表簽訂了復工條約,5月9日復工。然而奸猾的日本人出爾反爾,拒不執行承諾,5月24日挑起事端開除李敬銓等51名工會代表,唆使當局用武力解散工會;25日,膠澳商埠警察廳廳長陳韜奉命包圍大康紗廠并強行摘下工會的牌子。日本人和反動當局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上萬名工人的強烈不滿,工人們再次舉行停車罷工,以示抗議。日本人惱羞成怒,向北洋軍閥政府施壓。日寇急令“櫻”“樺”兩艘驅逐艦于28日下午駛抵青島泊在前海并鳴炮示威,同時下令在本國佐世賀港“管內”等艦待命增援。這樣,在中外反動派的聯手下,一場對手無寸鐵的工人的大屠殺開始了。28日晚,膠澳督辦溫樹德親率軍警2000余人荷槍實彈開進四方工業區,于29日凌晨3時30分許包圍堵截大康、內外棉、隆興三個紗廠及工人宿舍區。他們“站在樓上,拿著槍朝人群放,中彈的遂一個個地倒在地下,鮮血噴流,染遍了內外棉的青草地”,這伙中外反動派連童工和婦女也不放過,有的被當場打死,有的還沒有咽氣就被拋入海中,場面慘不忍睹。這就是慘絕人寰的“青島慘案”,又稱“五二九慘案”。在這場慘案中,死難者8人,重傷17人,輕傷無數,78人被捕,數百人被通緝,3000余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三個紗廠的工會和膠濟鐵路總工會被封閉。

李慰農
“青島慘案”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等紛紛發電和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日本帝國主義和北洋政府的罪行。《向導》等報刊也紛紛揭露敵人的罪行。李慰農寫信向劉少奇匯報,6月中旬劉少奇回信并寄來中華全國總工會捐款200元、北京學生會捐款2000元。
5月29日上午,四方機廠工運骨干倫克忠、韓文玉兩人先到青島大學找到羅榮桓、張沈川等學運骨干商討揭露中外反動派罪行的事宜,并決定第二天全體學生罷課,學生連夜刻印5000余份傳單于5月30日上街散發,還趕排話劇進行演出聲援。6月初,倫克忠等人沿著膠濟鐵路,向沿線群眾揭露敵人的罪行,同時進行募款募衣,募到銀圓58元、衣被21件。
在中共四方支部干事會的領導和協調下,6月初成立了以工、學、商界組成的青島“滬青慘案后援會”,會員有4249人,倫克忠任會長。9日,全市萬余名中等以上學生統一罷課游行;11日,5000余名學生集合游行;14日,各界群眾大游行,將青島的反帝反軍閥運動推向高潮。6月14日上午9時30分許,隨著一聲聲“嗚!……”汽笛長鳴聲,膠濟鐵路總工會在四方機廠整裝待發的2000余名工會會員四人一排,在丁子明一聲“出發”令下,先導隊手執國旗及上書“膠路總工會援助滬青被慘殺同胞”的白匾走在前面,緊緊跟上的是宣傳演講隊,隨后是工人游行隊伍,隊伍從工廠向中山路進發。每人左臂裹有一塊印有“工”字標記的白布,右手持書有“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懲辦殺人兇手!”等字的小白旗,由工人糾察隊維持秩序,大家高呼口號前行。因這天是星期日,游行隊伍所到之處,民眾紛紛加入,到正午時游行人數已達萬余人,“蜿蜒而行,旗幟蔽空,觀者如堵”。而膠澳商埠和膠濟路局自知鎮壓不住,派軍警和路警“保護”跟隨,實則是監視。游行隊伍在大窯溝附近遭到陳韜帶領的武裝軍警強行阻攔,他們以保護日本僑民為借口不讓隊伍通過。傅書堂逼近陳韜嚴正駁斥:“這里不是俺中國人的土地嗎?能讓日本人居住,為啥不讓咱過去?難道愛國有罪、聲討殺人兇手犯法嗎?”陳韜等人理虧氣短,連連后退。在他們后退時,倫克忠高呼:“工友們,沖啊!”游行大軍突破軍警設下的封鎖線,一直向日本人居住的聊城路一帶前進。最后,游行大軍來到了警察廳門前請愿,而此時市民越聚越多。倫克忠等人聲淚俱下地控訴揭露中外反動派制造“青島慘案”的真相,要求嚴懲兇手,釋放被捕工人,賠償損失,為死難者報仇雪恨。市民們聽到傷心處,紛紛解囊相助。控訴請愿結束后,游行隊伍由警察廳經大港,直到下午四時才返回工廠。這次游行不僅有力地聲援了“青島慘案”死難者家屬、大長中國人民的志氣,也狠煞了日本人和國內軍閥的威風,并開創了青島工人階級由廠內斗爭走向社會斗爭的先河。在青島和濟南等地各界群眾抗議聲中,被捕的李敬銓等人于7月1日在濟南被釋放。
反動當局與日本人互相勾結,極力破壞青島市各界群眾的團結和聯合,商界隋石卿、馬堂華等人動搖媚日。鑒于此,中共四方支部干事會決定學生會和工會退出“青島各界聯合會”。7月6日,以四方機廠工會為主成立“青島市工界聯合會”。16日,青島學生聯合會和膠濟鐵路總工會等21個團體在青島大學成立了青島“各界外交促進會”,得到北京學生代表的大力支持。《青島公民報》主筆胡信之在報上發表聲明援助受難工人,揭露敵人的殘暴罪行。7月19日,膠澳商埠警察廳懾于愛國群眾的壓力,釋放了在“青島慘案”中被捕的69名工人。
但中外反動派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從5月底至7月20日,日本三家紗廠不僅裁減了4500余名工人,還故意延長工時、隨便打罵工人。22日夜,大康紗廠工頭又借故將一童工的頭部打得鮮血直流,不省人事。當工友們得知這一消息后,悲憤交加,找廠方理論,而廠方不予理睬,工人們遂于23日凌晨2時舉行罷工,內外棉、隆興等紗廠的工人也紛紛響應,這是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第三次同盟大罷工,罷工工人發表《青島日商紗廠工人被迫罷工宣言》。山東督辦張宗昌于7月24日到青島,與日本駐青領事方澤等人互相勾結,向工人舉起屠刀。7月26日,張宗昌命令尹德山帶領大批官兵鎮壓紗廠罷工工人,先是封閉膠濟鐵路總工會和“滬青慘案后援會”,接著搗毀四方機廠工會和各紗廠工會,然后是在四滄區戒嚴。他們逮捕胡信之、李慰農等10余人,下令通緝傅書堂等60余人。27日,張宗昌令任錫吾包圍四滄區一帶,逮捕孫義昌等20余人。29日凌晨,李慰農、胡信之二人經嚴刑拷打審訊后被張宗昌下令秘密殺害于西鎮團島荒礁沙灘處。

倫克忠
隱蔽下來的傅書堂立即派于偉功連夜趕到濟南,向省委負責人尹寬匯報后派倫克忠、韓文玉和孔憲春、盛興泉分別赴京滬,揭露中外反動派的罪行,尋求社會各界支援。倫克忠和韓文玉于8月1日到達北京,先找到山東籍的國民黨元老王樂平,然后與北京學聯取得聯系。中國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負責人羅章龍多次到倫、韓住處了解情況,發表《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為膠濟鐵路總工會被封事通電》,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駐京辦事處發表《為奉系軍閥張宗昌、李景林慘斃工人、學生檄告民眾書》。在中共北方組織的關懷和北京學聯的幫助下,倫、韓二人還到段褀瑞執政府遞交請愿書,他們利用一切機會奔波于工廠、商會、學校、報社等處,揭露軍閥張宗昌等人的罪行。
8月6日,北京學聯幫助倫、韓二人在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向到會的30多個團體進行演講,散發由北京學聯起草的《膠濟鐵路總工會代表為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山東槍斃工人首領及新聞記者告北京民眾書》4000余份。羅章龍還帶領倫、韓二人找到李大釗匯報,呼吁援助。8月1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執行委員會聯合發表《為南京青島的屠殺告工人學生和兵士書》,聲討張宗昌的罪行。8月16日下午2時在天安門廣場召開“北京各界暨各團體追悼青滬寧各地被殺諸烈士大會”,中共北方區委書記李大釗、孫中山夫人宋慶齡、日本共產黨代表崛一郎、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等各界40余萬人參加。胡信之的老母親、膠濟鐵路總工會代表倫克忠、青島學聯代表彭明晶、天津紡織工人代表等在大會上發言,悲痛地控訴中外反動派屠殺工人的滔天罪行。北京大學學生會根據倫克忠的演講,編印出《張宗昌禍魯十大罪狀》在群眾中散發,并刊登在天津《益世報》上,將聲援求助活動推向高潮。
各地的抗議活動使得張宗昌氣急敗壞,他密派其副官王某帶著特務張斌奎等于8月25日到北京與當地軍閥褚玉璞勾結,于27日上午8時許闖進倫克忠、韓文玉住地,將他倆逮捕押回濟南。9月6日深夜,倫克忠英勇就義,而韓文玉因年小陪決后坐牢兩年后出獄。倫克忠雖然英勇犧牲了,他的墓碑矗立在青島山上,革命精神永存人間!(編輯 楊琳)
作者:四方機廠史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