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目的 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改良優質護理對宮頸癌術后患者的良性影響分析。方法 不同時間段兩組患者進行比較分析,兩組基礎護理相同,觀察組增加改良優質護理項目,比較不同護理方案兩組患者滿意度與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通過改良優質護理方案,滿意度明顯提高,相較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心情度、疼痛度、自理性、社交度、依從性5項考察患者在院期間生活質量,兩組相較具有較大差異,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結論 改良優質護理更注重患者內心需要,有效提高宮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關鍵詞】:宮頸癌術后患者;優質護理;生活質量;滿意度;護理改良;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宮頸癌患者,按1:1的比例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0.41±2.32);其中未婚5例,已婚45例。對照組年齡25~67,平均年齡(40.22±2.52);其中未婚3例,已婚47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入院護理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入院開始。宮頸癌患者不同程度存在心理焦慮,入院以來都希望馬上得到關注和治療。及時高效的入院接待對患者的心理起到安撫平衡的作用。備好床單位,護送床旁,妥善安置,介紹病房環境,主管醫生和護士,及時高效的完成生命體征的測量和病情評估及入院時的常規檢查,為下一步治療做好鋪墊,同時滿足患者的被關注心理[1]。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傾聽病人的傾訴,了解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狀況。
1.2.2 基礎護理
完善的晨晚間護理給患者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保持病房空氣清新,空氣流通,對患者的身心非常重要,特別是化療病人,惡心、嘔吐,食欲不佳,病房的異味會加重消化道癥狀。晨晚間護理保證病房無雜物,床單位整潔,平整,協助生活不能自理的完成洗漱,口腔護理和大小便的排泄,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臥姿和生活環境。按護理級別進行病房巡視,了解病人的情況,全程健康教育,針對疾病、治療、檢查、生活等進行健康知識普及,讓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增強治療信心[2]。
1.2.3 改良優質護理
觀察組患者以對照組為基礎,進行改良優質護理干預,其中包括環境改良,心理干預,交際干預,服藥指導,人文關愛,共計5個項目。環境改良主要針對患者病房環境,首先對病房設置進行檢查,包括被褥、床單是否舒適,增加書報、棋牌(象棋或者跳棋)等娛樂用品,供患者于治療期間轉移注意力使用,以達到間接降低患者疼痛感的作用。心理干預,首先對患者手術情況和心理狀況在術前訪視階段進行了解,若患者負情緒較高,應給予對應心理干預,該階段負情緒主要由:家庭關系、經濟損耗、軀體疼痛、死亡恐懼、陌生環境、人生感嘆。為患者講解選擇手術方案的優質,給予必要鼓勵和安慰。交際干預,定期組織小規模活動,使臨近病房患者相互認識,共同娛樂,或講談人生,活動期間需要1名護士在場,如有緊急情況可及時處理。服藥指導:根據患者所選擇的方案對相關藥品進行服藥指導,服藥量、時間、注意事項等均詳細說明。使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確保血藥濃度穩定。同時,還應對藥品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和如何應對進行詳細講解。人文關愛,人文護理主要針對患者進行人性化關愛,伴隨現代社會的發展,患者陪同家屬或不是直系親屬,或家庭存在相應的矛盾與問題,或無家屬陪伴的老年患者。
1.3 判定指標
1.3.1 滿意度
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患者在院期間治療滿意度情況調查于出院前3日內進行,視患者方便而定,出院時患者需交回調查表,填寫由1名護士負責指導。調查表將患者情況分為滿意(85~100分)、較好(75~84分)、尚可(60~74分)、待改善(低于60分)。兩組滿意度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3.2 生活質量
研究組將:心情度、疼痛度、自理性、社交度、依從性5項作為考察患者在院期間生活質量的變量。將兩組患者接受相同基礎護理與改良優質護理在院生活質量情況進行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癌癥是由于機體細胞失去正常調控,過度增殖而引起的一種疾病[3]。過度增殖的細胞稱癌細胞,癌細胞常可侵犯周圍組織,甚至可經體內循環系統和/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癌癥有許多類型,而病癥的嚴重程度取決于癌細胞所在部位、惡性程度及是否發生轉移。一旦確診,常以手術結合化療和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臨床上主要采用子宮或子宮頸切除的方式治療宮頸癌,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的同時,還要失去女性特征性生殖器官,身體、精神雙重的打擊使患者長期處于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緒中,失去對生活的興趣,不僅影響預后效果,還會影響生活質量[4]。
優質護理模式,即從開展聯誼會、改善病房環境、行個體化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延續性護理等方面對護理服務創新。其中,聯誼會可促進新的社會支持系統形成,通過患者與病友交流,獲取抗病經驗,同時,在榜樣力量的引領作用下,可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配合醫護;重視病房環境的改善,可提高患者舒適度,消除對醫院的陌生感和抵觸情緒;行心理護理,可提高遵醫依從性,緩解疼痛程度;加強用藥指導,可確保臨床安全,減少毒副作用發生率;行延續性護理,是新型優質護理模式的重要內容,使患者得到院外照護,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并可提高疾病防控成效,與現階段醫護要求符合。
參考文獻
蘆鎖麗,白鳳植,長慶華,重癥醫學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分析[J],2012,26(5):1422-1423.
張蕾,金玉彬,陳旭東等,老年腫瘤患者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4):1633-1635.
弓玉紅,王麗芳,于靜等,病人家屬全程參與化療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36):2271-2272.
黃小風.臨床心理護理用于宮頸癌術后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海南醫學,2013,19(6):3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