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琴
[摘? ? ? ?要]新課改推崇高效的課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少教多學”的教學指導要求。在職高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有著較大的影響。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少教多學”的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 鍵? 詞]職高語文;寫作教學;少教多學
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過于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會導致學生形成思維定式,不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而“少教多學”是新課改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學生日漸增長的寫作需求。基于此,圍繞職高語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策略的應用進行分析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做好課前準備
在寫作教學中,課前準備較為關鍵,會影響教師的講解質量,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在運用“少教多學”這一教學方法時,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依賴于自己長期的教學經驗來設計教案,或者是利用輔導書來設計教學方案,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較為固定。如,教師所呈現的寫作素材例子比較陳舊,這導致學生的寫作模式存在雷同的現象,難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1]。但是,在“少教多學”的背景下,教師在寫作教學之前需要準備豐富的素材,以便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充足的素材。
以《我的四季》這一寫作教學為例,在寫作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對“四季”的定義進行講解,并對“四季”的含義進行講述,為了加深學生對“四季”含義的理解,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素材來輔助講解。在素材展示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對“四季”的看法,讓他們說說自己對四季定義的理解。當學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去選擇相關的素材。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素材,對素材的類型進行解析。如此一來,就有助于學生的寫作框架的建立。
二、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
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扮演課堂主宰者的角色,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這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觀點不夠了解,對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也不夠了解,這會影響接下來的教學活動。而在“少教多學”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要盡可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事實上“少教”并不是意味著不教,而是要求教師精準地教,其中包括了以下幾方面:(1)對素材的選取;(2)對寫作技巧的運用;(3)對題材的分析。與此同時,還需要教師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對話”空間,讓他們與教師交流或者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的寫作思維,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2]。
以《相信未來》這一寫作教學為例,“未來”是一個抽象的詞,如果教師只是對未來這個詞去進行單一的解釋,那么學生并不知道這個題材究竟要自己寫什么,他們會毫無頭緒。但是,如果教師展開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從自己的理想著手,或者從自己所制定的小目標著手,讓他們分享自己對“未來”的見解,說說自己未來的規劃是怎樣的。那么在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每個學生的想法簡要記錄下來。當學生表達完畢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分析要想實現未來的這個規劃,究竟需要哪種推動力。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過多地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述,而是采用談心的方式,讓學生去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重視作文反饋
在寫作教學中,作文修改非常重要,修改是促使文章變得更加完美的重要途徑。而在作文修改中,教師也可以采用“少教多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去修改自己的文章或者讓其他同學修改自己的文章。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主要由教師來修改學生的文章,這就不利于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寫作缺點[3]。那么“少教多學”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欣賞、糾正自己作文的能力,讓他們在不斷的修改中總結寫作經驗。此外,通過讓學生互改的方式,讓雙方互相欣賞,互相糾錯,進而達到共同的提升。
綜上,在職高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要運用“少教多學”的策略指導學生寫作。為此,教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準備豐富的素材供學生分析,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還需要將該教學策略應用于作文修改之中,以培養學生獨立、欣賞、糾正自己作文的能力。如此一來,職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得到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彥偉.高中語文“少教多學”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31):90-91.
[2]段明琳.淺談高中現代文教學中如何實現“少教多學”[J].學周刊,2016(27):66-67.
[3]郭艷.“少教多學”背景下的《外國小說欣賞》的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97-98.
作者單位:武鄉縣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