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志
曹桂琴多才多藝,工筆、寫意、人物、花鳥、山水無所不畫,均有造詣,可謂是一個繪畫全才。
多年來,曹桂琴對藝術有著純粹的追求與執著,不為世俗名利所左右,老老實實為人,勤勤懇懇攻藝,孜孜以求,勤學不輟,恰似花間蜜蜂,博采廣收,化眾家之長,出自我新貌,逐漸形成了自己用筆多變、設色清麗、氣勢生動的風格。
在繪畫學習中,曹桂琴始終堅持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在繼承中探索新的營養,在生活中尋求新的道路。她認為,學習傳統,不僅是為了擷取其精華,更是為自我革新鋪路,只有做到古為今用,立身當下,才能使藝術獲得新的面貌,煥發無窮的生命。她還認為,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而寫生則是畫家體驗生活的必修課。寫生是畫家認識生活、收集創作素材、鍛煉藝術技巧最好、最直接的方法,這不僅是貼近生活與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更是進一步使藝術達到“師我心”境界的一種鋪墊。只有對所觀察的花兒、鳥兒、蟲兒、魚兒、雞兒的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作畫時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創作出打動人們心靈的作品。
在創作中,曹桂琴始終恪守白石老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繪畫理念。她說,所謂“似與不似之間”,就是形似與神似相統一的一種至高境界,也就是傳統畫論說的“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繪畫首先要做到“形似”,即畫人畫物要畫得像,畫得準確。進而要做到“神似”,即傳達出某種意境和神韻。“神”從“形”來,“意境”從“形”來,“神韻”從“形”來,“神似”表現出來了,“形似”也就在其中了。曹桂琴作畫注重兼工帶寫,即工筆和寫意相結合,形似和神似相統一。她所畫的無論是花鳥還是人物,都達到了形神兼備、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
曹桂琴的繪畫作品,給觀者的第一印象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是藝術的高境界,是大美。莊子曰:“道法自然,無為為美。”她的繪畫作品兼工帶寫,工寫結合,已漸入無為自然之境。多年來,她堅持到大自然中熔煉,肇自然之性,融天然造化,吸取大自然的精華。特別是筆下的花鳥,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形神皆備,雅俗共賞,令人百看不厭。每一幅作品均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筆墨情趣,折射著真、善、美的精神真趣和追求。
還有人說,曹桂琴的繪畫作品雅俗共賞,在我看來,更恰當的說法是攜俗而入雅。俗,一是題材的通俗性,二是順應當代的文化心理與視覺經驗。雅,不是復興古代的雅人高致,而是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觀提升精神境界。在技法上有工筆、有寫意,既見功夫,又無俗氣,都體現了一個“新”字、一個“雅”字。在色彩方面,她加以吸收西畫特長,注重通幅色調協調和色墨相融的獨特效果,達到了清麗、柔雅諸美俱臻的境界。她還注重突出思想新、意境新、技法新、情調美,并滲透了女畫家的高雅氣質,總能讓人有一種心動的感覺。
曹桂琴的繪畫作品既有對中國筆墨傳統的繼承,又有新時代精神的體現,師法自然,氣韻天成。她用手中畫筆記錄著生活,感激著生活,傳遞著自然美、恬靜美與和諧美,傳達著一種對自然生命的敬畏和積極健康的信息,孕育著一種潛在的勃勃生機,激勵人們奮發向上。而她更多的畫是對世間真情的褒獎和對人們美好的祝愿,這是畫家心靈的真情釋放,更是畫家熱愛自然生命、追求生命本真的心性流露。正因此,她的畫作顯得格外親切。
曹桂琴的繪畫作品工細而不平庸、不媚俗、不做作、不矯情,處處彰顯著一種特殊的表現力和情感張力,有一種獨特的韻味,滲透了女畫家的高雅氣質。在創作中,她將墨、點、線灑脫地交織在一起,如神來之筆,艷而不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真是妙不可言;畫面布局既有韻律,又含義深刻,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詩意盎然。即使是小草、青苔也被她描繪成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散布石林之間,呈現出音樂般的節奏。讓觀畫者身臨其境,冥冥之中如同聽到優美的天籟之音。
如果要用比較簡練的幾句話來評價曹桂琴的作品,那就是有品質、有品格、有品位。她的品質、品格和品位,都體現在具體的一筆一墨上,繪就的是自然之中的真情實感,表現的是心靈的那份真我之美、自然之源,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筆墨情趣,突出了自己的風格面貌和個性特點,體現了她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
曹桂琴畫作之所以能惹人喜愛,引人關注,這與其高尚的人格,孜孜不倦的藝術創新精神有直接關系。古人云:“人品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此言極是。她堅持認為,學畫必須先學做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才會有藝術領域的建樹。一幅優秀的畫作,不僅僅是構圖和墨色,還要把畫家的情感、信仰、思想、理念、學識、美德等方方面面的元素滲透在里面,畫作才會顯露出美的面孔,使得畫家的繪畫水準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這話用到曹桂琴身上最恰當不過。她不僅儀態美麗出眾,繪畫藝術也個性鮮明。她的畫作如同她的人一樣,清雅脫俗,秀外慧中,韻味深遠,充分體現出了她個人內在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內涵。在她眼里,畫家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不能抱著“出名”“賺錢”的目的而作畫,更不能盲目迎合商業需要,藝術偏離了方向,使作品變得庸俗膚淺。真正的藝術品是沒有功利目的的,畫家要把自己最本質的、最美的東西傳達給讀者,表達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境界、一種文化。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山水畫家童中燾先生說:“作畫無非性情,性情所至,寫出自己的世界。性情關乎境界。境界有高低,唯有不斷向上,才顯人生本色。但作為畫家,有性情還不夠,還要有表現的能力,以成作品。”曹桂琴的畫在性情和表現兩方面都有極好的體現。
曹桂琴是一個不斷成長的畫家,我們有理由對她更高的藝術成就充滿期待。同時,衷心祝愿她的藝術之路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