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德
[摘? ? ? ?要]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門研究語言和文字的重要學科,同新聞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漢語言文學是學好新聞學的重要基礎,兩門學科之間有較高的契合度。通過分析漢語言文學與新聞宣傳的契合點,能夠使得兩個學科相得益彰,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更好地發揮作用。
[關? 鍵? 詞]漢語言文學;新聞宣傳;契合點
漢語言文學作為新聞學專業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提高新聞從業者的分析思考能力、深入觀察能力有著較大幫助。漢語言文學同新聞學之間也存在著天然的聯系,研究漢語言文學同新聞宣傳之間的契合點,對當前社會條件下提高新聞宣傳質量有著較大幫助。
一、從專業特征角度審視漢語言文學與新聞專業的聯系
1.專業課程設置初衷思考
漢語言文學,一個與中國文化密不可分的專業,目前已在國外掀起學習熱潮。從專業培養角度而言,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重點在于基本技能、基本理論、漢語言文學知識的傳授,主要培養的人才是面向文化產業、新聞宣傳行業的專門人才。漢語言文學是一個完整的學科系統,同文字學、音樂學、修辭學等學科,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系統。而新聞學專業則是一個更加傾向于實用性的學科,培養各類新聞宣傳人才,新聞學培養的學生要具備較強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漢語言文學成為新聞學學科必修的內容之一。相比較于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所學的知識比較綜合,而漢語言文學的專業性更強。
2.培養重點方面的考慮
漢語言文學由于其專業性,學科覆蓋面比較窄,且更傾向于就某一方面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其培養的方向是漢語言文學方面的文學或者語言研究學者,或專業教師,基本上同其所學專業有較大聯系。而新聞學的培養重點則是多方向培養,除了一部分人會繼續從事新聞宣傳行業以外,還會有一大部分人從事別的行業的工作。此外,新聞報道也分不同的板塊,如財經新聞、體育新聞、社會新聞、政治新聞等,不同的新聞板塊需要從業者具備不同的專業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個專業的培養重點稍有區別,培養目標不盡相同。
二、漢語言文學與新聞專業的結合案例
1.成語和新聞的結合
成語是經過歷史沉淀,約定俗成的用語,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被稱為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和“集成塊”,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成語在新聞中的應用,一方面能夠使得文章的可讀性和藝術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成語的靈活運用,代表著這篇文章的文學水平。漢語言文學在教學過程中,會教導學生如何正確運用成語,并通過訓練讓學生具備深厚的文學積累。
2.俗語和新聞的結合
俗語最大的特征在于“話糙理不糙”,直白而平易近人的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哲理和人生道理。對于俗語的研究,是漢語言文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漢語言文學會對各個地區的俗語進行充分的研究,對俗語產生的背景、運用的語境都有較為全面的了解。而在新聞宣傳過程中,充分運用俗語,能夠有效拉近新聞宣傳和人民群眾的距離,用人們所熟知的話,向受眾傳達所希望表達的觀點,讓人容易接受。比如新聞稿件《活人豈能讓尿憋死》,有些企業為提高工作效率,獲取最大利益,竟對員工上廁所次數進行嚴格控制。“活人豈能讓尿憋死”這一表述很是吸引眼球,而且概括力非常強,一語中的。
3.修辭手法和新聞的結合
漢語有著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法,而如何正確運用修辭手法,通過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提高新聞宣傳的質量,則考驗著新聞從業者的專業性。在漢語言文學中,對各種修辭手法都進行了詳細研究。將漢語言文學中的比喻、比擬、排比、對比、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巧妙運用于藝術設計,能起到豐富造型、美化裝飾、增強視覺效果、提升作品內涵的作用,使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用戶與產品之間產生共鳴,引導欣賞者、使用者體驗設計帶來的種種樂趣,產生回味無窮的遐想。同樣,將這種修辭手法運用到新聞宣傳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認識
在當前條件下,新聞人學習漢語言文學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能夠為新聞從業者提供堅實的背景知識支撐,另一方面,接受過漢語言文學專業訓練的新聞人,在稿件撰寫、多種寫作方法靈活運用方面也具備更強的能力。漢語言文學與新聞宣傳具備較高的契合度,因此,新聞從業者要加強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周雪景. 論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J]. 文學教育(下), 2017(6):149.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