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哪里營商環境優,服務質量好,辦事效率高,投資成本低,企業就到哪里發展,資金就往哪里聚集,項目建設就會推得快。只有營商環境變好,項目才能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好。同樣企業的發展壯大,更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海港經濟開發區以“雙服雙創”為契機,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近日,秦皇島市海港經濟開發區聯合區行政審批局開展“提高行政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邀請了市行政審批局領辦處負責人就立項審批、用地審批、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5個階段的審批流程進行了詳細講解,并為轄區20余家項目單位現場解決項目建設在行政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受到了企業一致好評。
為了解決轄區企業對“貨運車輛辦理通行證手續比較復雜”等問題,海港經濟開發區聯合市交警四大隊開展了“送服務入園區”宣講活動,為開發區企業提供實在、優質、高效的便利服務。交警四大隊相關負責人分別就貨運車輛通行證辦理、道路限高桿設置及使用注意事項、市交警支隊微信公眾號的使用、如何在網上辦理有關事項等面對面向企業講解各項手續的辦理方法;如何做好企業及員工的交通安全教育,如何共同參與交通管理等問題,給在座的企業家代表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教育課。對企業提出的通行證辦理中存在的問題,交警四大隊相關負責人現場認真答復疑難復雜問題,四大隊六中隊還專門建立了“服務企業答疑”微信群,隨時幫助企業解決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讓企業獲得詳細、有效、充分的業務信息,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水平。
為了給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海港經濟開發區把開展“雙創雙服入企業”系列活動形成常態,企業需要什么就送什么,為企業提供“服務菜單”,根據企業“點單”,先后舉辦了“律師送法入企、智慧消防入企、金融知識入企、普惠金融入企”等系列活動,有力幫扶企業發展的同時,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方位優化營商環境,真正做到急企業之所急。今年2月11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海港經濟開發區接到耀華集團公司求助電話——耀華四川分公司80多人正月初十要來秦培訓一個多月,問詢能否幫助企業解決外地培訓人員臨時住宿問題,海港經濟開發區主要領導得知情況后馬上與班子成員商議安排一棟和美小區閑置房屋作為海港經濟開發區人才公寓使用,并立即聯系熱力、自來水等相關部門對多年未用的熱力管網和水管進行修繕,協調解決房屋的取暖和用水問題,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達到了入住條件,并將鑰匙交到耀華集團公司負責人手中,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海港經濟開發區把精準幫扶作為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提高企業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在建立落實《副科以上領導包聯重點企業制度》的同時,建立了企業家微信群,既方便了管委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又有利于管委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現狀,捕捉企業發展的前沿動態,便于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截止目前,累計走訪企業300余次,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事項80余件。
此外,海港經濟開發區還排查轄區內“休眠”企業,建立閑置資源信息庫,實時動態管理,目前利用閑置資源成功引入軟通動力、萬建隆科技、卓泰包裝、眾暖科技等十幾個項目,實現“騰籠換鳥”。以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為切入點,構建集人才、專利、成果項目和研發基礎條件為一體的技術集群創新平臺,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目前,海港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區域類示范基地”。
“我們研究起草《海港經濟開發區重點項目落地管理辦法》,從項目招商、評審、征地、供地、立項、開工、產出7個方面,全面強化重點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創新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加速項目建設和投產達效。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見。”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就要以發展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向改革要紅利。把制約環境建設的癥結找出來,把存在的問題擺進去,從企業最期盼的改起,對癥下藥,真正從官本位轉變為商為先、民為天。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要把營商意識、營商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化于效,量化于果,努力讓轄區的營商環境成為最好之一,讓轄區的營商環境更具動力、更顯魅力。
(作者單位:秦皇島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