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被授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在演講中提及:“ 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這使我聯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由此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 青蒿素的發現,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如今,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ACT)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瘧疾治療的最佳療法,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
青蒿的故事
錢經綸,康熙年間浙江秀水人,不但醫術精湛,且醫德極高。某年隆冬臘月,一患者寒熱不已,前后請過不少醫生,藥石兼投,終不見效。后請錢經綸診治,他細察,認真辨證,獨言由于伏暑。眾醫聽罷,愕然不語。錢經綸自信地說:“諸公不信,看吾用藥,保管藥到病除。”大家想,已經屢治無效,只好聽他安排。錢經綸處方僅用青蒿一味。患者煎湯飲之而愈,眾人無不稱奇。
此后,無論遠近,慕名求醫者接踵而至。凡是請他診治過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氣:治病必按貧富收費,赤貧者,不但免費,還施舍藥餌,一般貧者不收或少收,富者則非多收不可。因他醫術高明,富者也心甘情愿。但對一些路遠的富人,雖許以厚酬,亦不應診,并對他們說:“以此重幣,不難致他醫,何必我?余鄰里孤窮疾病者待我診治,安能舍之而去哉?”正因如此,當錢經綸去世后,四方的群眾悲痛萬分,并立小祠紀念。此風歷數百年而不衰。正是:美譽千年留故里,丹心一片暖桑梓。
青蒿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有“蒿”“草蒿”“草青蒿”“細葉蒿”“苦蒿”等。性味苦、辛,寒。歸肝、膽經。具有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的功效。
驗方精選
1.治療虛勞盜汗、煩熱、口干: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參末、麥冬末各一兩, 制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米飲下二十丸。
2.治療赤白痢下: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作餅, 日干,每用一餅以水一盞半煎服。
3.治療虛勞久瘧:青蒿搗汁煎過,如常釀酒飲。
4.治療瘧疾寒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 絞取汁盡服之。
5.治療溫病夜熱早涼, 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知母二錢,丹皮三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6.治療鼻衄(鼻出血):青蒿搗汁服之, 并塞鼻中。
7.治聤耳膿血出不止:青蒿搗末,綿裹納耳中。
8.治牙齒腫痛:青蒿一握,煎水漱之。
用法:煎服,不宜久煎;或鮮用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虛弱、腸滑泄瀉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