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堅持服用多種降壓藥,血壓卻一直降不下來,就應查查骨鉛水平。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新研究發現,一個人脛骨中的鉛含量偏高,可能導致降壓藥的藥效下降。
研究中,密歇根大學副教授帕克帶領團隊,針對475名高血壓患者做了血液及脛骨、膝蓋骨的含鉛水平檢查。研究人員將需要服用三四種,甚至更多種降壓藥才能維持血壓的患者,稱為抗治療性高血壓患者。在調整和排除年齡、種族、吸煙等因素的影響后,他們發現,脛骨中鉛含量每增加15微克,患抗治療性高血壓的風險就會增加19%。帕克說,普通的血液檢測有時難以發現含鉛量的異常增高,但脛骨測試相對更加敏感。此研究第一次證實,脛骨中含鉛量的累積,可能是導致抗治療性高血壓的風險因素。
鉛是存在于人們所處環境中的一種毒素,比如一些老舊城市中老化的基礎設施、老化的水管等都含鉛。帕克強調,這是需要引起社會重視的一大問題。他同時提醒,如果服用三種以上藥物,血壓仍得不到控制,那么,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骨鉛含量。
摘自《生命時報》 高 一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