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夢寒
在我們熟知的畫家中,生前寂寂無名、死后名聲大噪的并不鮮見,生前即萬眾矚目、死后亦流芳百世的也大有人在。但是生前享盡尊崇、死后銷聲匿跡多年的恐怕也只有卡拉瓦喬了。
卡拉瓦喬的全名是米開朗琪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71年生于意大利米蘭。他的父親懷著對未來的無限美好的期許和野心,給他取了文藝巨匠米開朗琪羅的名字,這位大師彼時剛剛離世7年,成為米開朗琪羅那樣的畫家是父親給予他的最好的祝愿。然而,盡管他出生的時候家境殷實,但隨著6歲喪父、13歲喪母,卡拉瓦喬的幸福生活便一去不復返了,此后他就在錦衣玉食與顛沛流離的交替中度過了驚險刺激的短暫余生。
母親去世那年,卡拉瓦喬開始跟隨意大利畫家西蒙·彼得扎諾學繪畫,這位畫家師出名門,是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的大師提香的學生。4年的學習時光為卡拉瓦喬日后的藝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建立了廣泛的人脈,他成了羅馬最負盛名的畫家,他畫一個人頭的酬金要遠遠高于其他畫家畫出整個身體的酬金。但年少疏于管教又流離失所的經歷讓他難以像普通人那樣經營自己的生活。他浪跡街頭,揮金如土以至朝不保夕,卻憑著高超的畫藝受到了紅衣主教的青睞。24歲那年,他受邀住進了這位同時又是藝術收藏家和畫家行會會長的大主教的豪華官邸——夫人宮。在這里,他創作出了一生中最華麗的作品。


《砍下荷羅孚尼頭顱的猶滴》就是卡拉瓦喬在夫人宮里衣食無憂的時候創作的。這個故事取自《舊約》。亞速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讓手下大將荷羅孚尼率軍討伐周邊不肯臣服的小國。荷羅孚尼所向披靡,只剩下猶太人還沒有被征服。有人警告荷羅孚尼,不要招惹猶太人,因為他們是受上帝庇護的。荷羅孚尼不聽勸告,包圍了耶路撒冷附近猶太人居住的城市。美麗而虔誠的猶太寡婦猶滴帶著女仆前往敵方軍營,以美色引誘荷羅孚尼,待他喝醉睡著以后,揮劍斬下了他的頭顱帶回猶太城中。猶太人大獲全勝,并在猶滴的帶領下贊美上帝。
卡拉瓦喬用非常戲劇化的表現方式設計畫面,夸張的動作和表情讓這幅畫看起來甚至有些好笑。一臉嫌棄的寡婦猶滴看起來更像未成年少女,嗜血成性的荷羅孚尼此刻臉上只有做作的驚恐,鮮血筆直地噴濺出來,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審美觀。因為前面有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筑就的藝術高峰,盲目模仿大師的形式風格而不領會其精神的作品比比皆是,“樣式主義”由此產生并泛濫成災。卡拉瓦喬不拘一格的藝術表現讓人耳目一新,受到許多收藏家的青睞。
卡拉瓦喬天馬行空的創作方式與他隨心所欲的生活作風如出一轍。他接受教會的訂單,又不肯按照教會的要求畫教會認為可以引導民眾遠離新教邪說的作品。他的宗教畫背景永遠是漆黑一團,沒有教會希望的藍天白云和胖天使,也沒有表情莊嚴45度仰望天空的圣徒。他筆下的圣徒馬太是一個禿頭赤腳的不識字的農民,死去的圣母像農婦一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板上。他經常遭到退件,但是喜愛他的大主教經常會親自買下他的畫,被退掉的作品也很快會被賞識他的人買走。
然而對于卡拉瓦喬來說,受人追捧的生活并沒有什么大不了,他更熱衷穿上黑袍上街跟人打架,甚至因為賭博群毆致人死亡。他不得不逃往南方,輾轉于那不勒斯、馬耳他、錫拉庫薩、墨西拿、巴勒莫等地。逃亡途中,常常有仰慕者出來贊助他,利用權勢幫他洗脫罪名,甚至有人封他為“忠順騎士”。然而他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并不能持續太長時間,以至于現存的關于他的文字幾乎都是法庭和監獄的記錄。39歲那年,他死在逃亡的路上,尸骨無存。
卡拉瓦喬生活的17世紀,正是羅馬大興土木修建教堂的時期,不僅需要大量新的畫作,還需要這些畫作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以抵御新教的誘惑。卡拉瓦喬生逢其時,他帶來的激進的自然主義,既寫實又充滿戲劇性,極富視覺張力。在他的畫中,無論是人物還是水果花卉,造型上都可以達到物理上的精準,同時又不乏生動。他獨具一格的畫風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他對自然的觀察和表現方式對巴洛克畫派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令他雖然被遺忘多年,卻依然在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