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曾小麗 宋玲


【摘要】結核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歷史悠久,傳播廣泛,危害極大。由于結核病與多種社會因素有關,其防治很大程度上受社會因素的影響。新疆是全國結核病高發的省區之一,尤其是南疆少數民族地區,肺結核的高發病率增加了當地少數民族極大的負擔,影響其地區的經濟發展。對肺結核病及時、準確的診斷和徹底治愈是恢復健康,消除傳染源、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重要措施。
【關鍵詞】少數民族;結核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170-01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支桿菌(簡稱結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危害的一種傳染病。新疆是全國結核病高發的省區之一,尤其是南疆少數民族地區,肺結核的高發病率增加了當地少數民族極大的負擔,影響其地區的經濟發展。對肺結核病及時、準確的診斷和徹底治愈,不僅對恢復患者健康,而且是消除傳染源、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重要措施。
下面將對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心得報告如下。
1 護理評估
1.1 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多數病人起病緩慢,表現為午后低熱、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癥狀。(2)呼吸系統癥狀:咳嗽多為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咯血,大咯血時有時因血塊阻塞易引起窒息。病變累及壁層胸膜時有胸痛,并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1.2 輔助檢查 (1)痰結核菌實驗: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痰菌陽性表明其病灶是開放性的,具有傳染性。(2)X 線檢查主要特點:好發于肺上葉尖后段或肺下葉背段。X 線影像呈多形態表現(即同時呈現滲出、增殖、纖維和干酪性改變),合并空洞多。
2 護理措施
2.1 治療配合 (1)用藥護理。抗結核用藥時間長,治療上堅持早期、全程、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治療,應加強對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咨詢和衛生宣傳,只有堅持合理全程治療才可以恢復健康。(2)病情觀察。注意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的變化。病人若發熱、脈快、呼吸急,說明病情加重,應及時通知醫生。(3)咯血的護理。出現咯血的病人,應保持安靜、取患側臥位,絕對臥床休息,床頭安置負壓吸引器。鼓勵病人在咯血時輕咳將血排出,不可屏氣,防止血液阻塞支氣管。注意觀察咯血的量及性質,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使病人保持鎮靜,配合治療,讓病人頭偏向一側,防止大咯血造成窒息。大咯血不止者,可經纖維支氣管鏡止血。若出現咯血窒息癥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采取頭低腳高45o的俯臥位,排出積血,給予高濃度吸氧,同時準備好搶救用品,如吸引器、搶救車、吸痰管、開口器、氣管切開包等,做好搶救工作的準備。
2.2 生活護理 (1)休息與活動。早期癥狀明顯,需臥床休息,隨體溫恢復,癥狀減輕,可下床活動、參與戶外活動及適度的體育鍛煉,以不引起疲勞或不適為宜。(2)飲食護理。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加強營養很重要,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肉類、蛋類、牛奶及水果等食物,有助于增強抵抗力,增進機體的修復能力。(3)心理護理。民族患者多居住在農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肺結核的認識不足,治療時間過長易失去信心,要耐心進行講解開導,消除恐懼、消極的情緒對疾病產生的不良影響。
3 健康指導
(1)針對少數民族患者,借助翻譯或圖片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治療方法及用藥時間,建立恢復健康的信心,堅持按時服藥。(2)患者單獨居住一間,進行呼吸道隔離,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每日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時戴口罩,嚴禁隨地吐痰,在打噴嚏或咳嗽時用雙層紙遮住口鼻,紙巾用后焚燒,痰液須經滅菌處理。(3)為預防傳染,餐具、痰杯應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被褥、書籍在烈日下暴曬6小時以上,衣服、毛巾等消毒后再清洗。(4)家屬護理肺結核病人,應注意自我保護和定期健康查體,護理病人應戴口罩,消毒雙手,定期查痰、拍胸片等。
4 小結
結核病是一種頑固的慢性疾病,少數民族地區結核病患者由于對相關知識的缺乏在出院后,癥狀有所減輕,病人自認為已經好了,會放松對自己的管理,自行停藥、減藥、不按時復查,最終至耐藥、病情復發、加重。因此是否規律、全程、合理、安全用藥是影響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護理有利于促進疾病的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應給予病人針對性的護理指導,成為一種合作式的護患關系,同時加強出院患者的隨訪,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靳圓圓,姚雪梅等,新疆涂陽結核病的流行特征及地區聚集性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39(2):239-242
[2]何家榮.實用肺結核病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
[3]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 11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4]丁濤,王秀芳,陸川.1516例結核病病人服藥情況縫隙[j],新疆醫學,2010,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