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勝霞 康肖
【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的預測指標,旨在預防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呼吸道黏液栓的發生。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發生呼吸道黏液栓將所有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未發生呼吸道黏液栓,共39例,觀察組發生呼吸道黏液栓,共43例,比較兩組患兒的熱程、熱峰≥40℃比例、呼吸音減弱比例、叩診濁音比例以及胸腔積液比例,并使用多因素logisitic分析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的危險因素。結果:觀察組熱程為10.74±1.86d,熱峰≥40℃人數為19例(44.19%),呼吸音減弱人數為31例(79.49%),叩診濁音人數為24例(55.81%),胸腔積液人數為23例(53.49%),對照組熱程為6.81±1.45d,熱峰≥40℃人數為7例(17.95%),呼吸音減弱人數為12例(30.77%),叩診濁音人數為4例(10.26%),胸腔積液人數為8例(20.51%),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itic分析顯示熱程長、熱峰≥40℃、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是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的危險因素。結論:熱程、熱峰、呼吸音、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可以用于預測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臨床上應該加以重視。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肺炎;呼吸道黏液栓;預測指標
【中圖分類號】R7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219-02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能夠進行自我復制且能夠獨立生存的病原微生物,約占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5%~25%,近年來,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難治性甚至致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相繼報道,給臨床診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1],呼吸道黏液栓是一種呼吸道內生性異物,若無法采取有效治療,會引起氣道通氣不良,預示著不良預后[2],本次研究通過探究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的預測指標,旨在預防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呼吸道黏液栓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發生呼吸道黏液栓將所有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未發生呼吸道黏液栓,共39例,年齡8.24±1.13歲,男性23例,女性16例,觀察組發生呼吸道黏液栓,共43例,年齡7.94±0.95歲,男性25例,女性18例,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無統計學差異。納入標準:①患兒病程≤10d;②患兒無呼吸系統疾病;③未發生混合感染;④患兒父母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1.2 方法 資料收集:由醫護人員通過查閱病歷以及與患兒父母面對面交談的方式統計并記錄患兒的熱程、熱峰、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的發生率,并對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熱程、熱峰≥40℃比例、呼吸音減弱比例、叩診濁音比例以及胸腔積液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研究中得到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計量結果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熱程和熱峰比較兩組患兒的熱程和熱峰≥40℃比例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兒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比例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logisitic分析顯示熱程長、熱峰≥40℃、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是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的危險因素。
3 討論
熱程的長短決定著機體炎癥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熱誠越長、熱峰越高,提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炎癥狀態越嚴重[3],而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脂蛋白具有抗原性和致炎特性,導致體內炎性因子釋放增加,損傷呼吸道黏膜,增加上皮細胞通透性并引起呼吸道壁水腫,導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形成呼吸道黏液栓[4],本次研究的數據顯示,兩組患兒的熱程和熱峰≥40℃比例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熱程和熱峰可以用于預測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呼吸道黏液栓的發生。
呼吸音減弱提示患兒肺內空氣流速減慢或空氣流量減少,從而出現呼吸音傳導障礙,叩診濁音提示患兒肺組織含氣量減少,胸腔積液是由個體免疫反應過強導致的,提示患兒體內存在著過強的免疫炎癥反應,過強的免疫炎癥反應均會對患兒呼吸道產生損傷,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現呼吸道黏液栓[5-6],本次研究的數據顯示,兩組患兒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比例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可以用于預測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呼吸道黏液栓的發生。
綜上所述,熱程長、熱峰≥40℃、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以及胸腔積液是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生呼吸道黏液栓的危險因素,臨床上應該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牟丹丹,崔拓,李威等.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并呼吸道黏液栓形成的早期預測指標[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8,33(10):758-762.
[2]陳敏,靳蓉,孫永烽等.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兒童重癥難治性肺炎33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8,33(10):767-772.
[3]胡文潔.13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支氣管鏡下氣道改變分析[D].鄭州大學,2017.
[4]楊澤玉,王玉,王彥等.兒童氣管性支氣管46例[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4):275-277.
[5]張麗君,安淑華,李金英等.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氣道黏液栓形成的危險因素[J].臨床兒科雜志,2015,33(5):432-436.
[6]王秀芳,宋哲,胡文潔等.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氣道黏液栓塞的臨床指標分析[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7,44(9):656-658.
[7]安淑華,張麗君,李金英等.氣道黏液栓形成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預后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26(5):48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