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君
適合話題:
坎坷;挫折;
成長
一個人活著的幾十年間,跌倒的次數一定是個不小的數字。然而,在我的意識里,只記得在童年跌倒過兩次。
一次,跟母親去菜園,母親在前面走,我在后面小跑著追她,一只腳突然絆了一下,人便摔地上了。我下意識地哭了起來,母親連忙往回跑,伸手把我從地上抱起來,拍打著我的衣服說:“乖,摔疼了沒有?”其實一點兒都不疼,可我卻嗚嗚咽咽地說:“疼!”然后撲進母親懷里,看上去委屈得不行。
另一次,跟姐姐去她同學家玩兒。剛走出門,我腳下一滑,就摔得仰躺在地上。我愣了一下,然后就扯起噪子開始哭叫,不過聲音還沒拉開便戛然而止。因為姐姐在邊上說:“你躺著好好地哭吧,我走了。”聽后我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一邊跑著追姐姐,一邊沖她喊等等我。回到家,感覺腿有點兒疼,低頭一看,才發現左腿膝蓋下面有一片青紫。我很奇怪,之前怎么不覺得疼呢?
隨著年齡增長,走路越來越沉穩,便很少跌倒了。可是,人生路上的磕絆卻層見迭出。每次遇見溝坎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兩次跌倒的經歷:一次,等著人來扶,不疼而痛;一次,自己爬起來,疼而不痛。我自然會選擇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