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旦旦
戰勝挫折
名言速記: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魯迅
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和米柳科娃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原以為這是幸福的出發點,未曾想上帝在黑暗中按下了不幸的開關。婚后不久,兩人便矛盾叢生,最終分道揚鑣。
離異后的柴可夫整日把自己關在陰暗的公寓里,不與任何人來往,這嚴重影響到了他的工作,最終被任教的學校辭退,從此他開始露宿街頭。流浪期間,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極大地激發了他的創作激情,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便創作出了十多部作品。
第一鋼琴協奏曲剛問世,他就帶著手稿去看望昔日的好友尼古拉·魯賓斯坦,并親自演奏了這首曲子。彈奏期間尼古拉顯得很不在意,始終沒有說一個字。面對尼古拉的傲慢,柴可夫只好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曲子離去。在經過尼古拉家的花園時,他遇到了另一個熱愛音樂的好友,本想著交談幾句,誰知那人根本沒有理會灰頭土臉的柴可夫。
柴可夫近乎絕望,他想到了自殺,可他又不甘心自己的曲子就這樣被世人冷漠的眼光扼殺在搖籃里。幾經思索,他再次來到了尼古拉家中,畢竟尼古拉是最有可能聽懂這首曲子的人。
來到尼古拉家中時,兩位昔日的朋友恰好都在,柴可夫站在門口開始彈奏他自己的曲子。曲子的第一樂章演奏完了,二人還是沒有說話。柴可夫說:“看在上帝的分兒上說點什么吧,即使不是表揚。”
沉默許久之后,尼古拉才說了句:“這首協奏曲沒有絲毫欣賞的價值,重新去寫吧,但愿救世主會眷顧可憐的流浪者。”
遭受朋友蔑視的眼光后,柴可夫仍堅持演奏,甚至走累了歇息時,都會隨心所欲地演奏幾首曲子。有一天,一個人認真地聽了他的曲子,說:“我是漢斯·馮·比洛,正要去美國演出,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帶你一同前往美國。”柴科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訝地說:“什么,你就是漢斯·馮·比洛?”
“是的,就是我,怎么了,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嗎?”
“愿意,愿意,我只是不敢相信。”柴可夫幾乎快要大聲喊出內心的喜悅了。
“那還不快準備出發。哦,對了,別忘了帶上剛才演奏曲子的曲譜。”
漢斯·馮·比洛在美國國家音樂大廳內演奏了流浪者的曲子,霎時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演出結束后,柴可夫一曲成名,而他的協奏曲也被世人推崇為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
重返故鄉的柴可夫開始以全新的面容和狀態應對著接下來的每一天。每次醒來后,他都在心里對自己說:“走吧,將這一路的荊棘走成風景吧,縱使風刀霜劍磨破了雙腳,還可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素材分析:
貝多芬曾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正是因為經歷了一系列挫折,才有了后來柴可夫的一曲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