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整整100年,曾經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已經遠去,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五四”精神卻長存于國人心中,并成為民族復興之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柱。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2014年5月4日,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現在高校學生大多是“95后”,再過兩年,新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也將走進高校校園。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對當代高校學生,黨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2016年12月7日,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青年處于人生積累階段,需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廣大青年抓學習,既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擇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特別是要克服浮躁之氣,靜下心來多讀經典,多知其所以然。
——2017年5月3日,
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的講話
廣大青年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講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9年,是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100周年。“五四”運動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營養,其中進步圖存、科學救國的精神,百年來對中國青年產生了巨大影響。當今,國際競爭又將“科學強國”的使命推到了青年人面前。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與同齡人共勉。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