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萌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對學生未來的英語水平有很大影響。小學英語課堂中的詞匯閱讀和寫作一直是“老大難”問題。而思維導圖可以巧妙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詞匯記憶能力和閱讀寫作水平。本文將以譯林版教材中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為例來闡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及其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067-001
一、深度加工,記憶提升: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以圖像形式展現信息,改變了以往學生以文字為主的記憶方式。通過視覺和語言的雙重刺激來表達信息,能夠顯著增強記憶和識別效率。
以詞匯新授階段為例,傳統課堂中詞匯教學往往是零散的、孤立的,教學的順序對應它在教材中出現的順序。學生缺乏將詞匯有機整理的概念。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下,老師引導學生提取文本關鍵字生成思維導圖中的中心詞。然后學生根據中心關鍵詞將單詞進行分類。在分類過程中,學生就進行了一次對單詞的記憶加工,使學生在頭腦里形成一張緊密的詞匯網絡,對每個單詞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認識。
以復習階段為例,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展現可視化的詞匯網絡,從整體上把握已學詞匯,同時顯示出各個詞匯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促進學生對詞匯的深入理解和長時間記憶。根據Lockheart和Craik在1972年提出的記憶的加工層次理論:記憶加工層次越深,保存的時間也就越長。[1]思維導圖剛好是一個對信息進行加工分類歸納和總結的思維策略,它能夠使新知和舊知更加緊密的聯系。學生如果忘記了一個詞匯,可以從近義詞、同義詞、同類詞等等方面想象出曾經背過的目標詞匯。如此一來,能夠大大減輕學生識記單詞的負擔。此外,由于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學生可以大量展現自己的個性,利用豐富的圖形和色彩繪制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課堂氛圍也會變得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感有明顯提升,印象自然也會更加深刻。這樣的學習方式集趣味與學習于一體,將學生的單詞儲備不斷反復操練,應用于多個思維導圖中,學生對單詞的詞性和意義也有了更多了解。
二、凸顯重點,直觀展示: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根據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是學習者以有意義的方式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還認為正確的學習一定是在一定情境中發生的。[2]而思維導圖正是一個利用學習者自身理解重構信息的認知過程。此外,在傳統英語課堂中,老師往往過于專注于語言技能的教授,將文本切割成句子,逐字逐句教。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為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抓住關鍵字動物朋友,利用這些詞語的關聯性進行閱讀學習,將文本逐步轉換為一個清晰直觀的思維導圖。通過一張清晰明確的思維導圖,學生能夠迅速感知文章的主體結構。思維導圖有很強的分類歸納能力,學生在跟老師一起繪制的過程中已經復習了文本的主要內容。比如書中提到各位人物的動物朋友是如何一一對應的。在描述一位動物朋友是可以從外貌、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描述。學生在一堂課中,通過老師的指導,完成一幅思維導圖就可以把握文章展現的邏輯思維和整體脈絡。小學階段文本不長,結構也并不特別復雜。有了思維導圖的幫助,相信學生都能夠個性化學習。同時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也在文本提供的情境當中進行了深一步的思考,比如在Our animal friends一課中,學生就提出可以以不同的關鍵字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比如以人物為中心。可見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自由表達,發揮想象,學生成為主動建構意義的個體,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思想。[3]
三、個性創造,繪出心聲: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輸出必然來源于輸入。要開展寫作教學,一定少不了閱讀大量文本來培養學生的感知。結合上文所說,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閱讀,理清文章脈絡。這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嘗試提取文本精華。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整體閱讀習慣,也為下一步的寫作做好鋪墊和準備。依然以上文提及的五年級上冊Our animal friends為例,課前老師布置學生預習,學生可以根據單詞分類構建一個詞匯網絡,例如以身體部位body為中心擴散arm,foot,leg等單詞。課中老師精心設計一系列閱讀任務,引領和組織學生根據中心詞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對文章的脈絡有了系統的認識,就可以快速的背誦復述課文,對單元重難點句型也就有了一定的把握。經過之前的鋪墊,在寫作課上學生已經對思維導圖總學習策略有了一定認識。在老師的簡單提示下,可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用彩筆畫出自己文章的思維導圖。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他們喜歡并且非常擅長用這種具體的繪圖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文本的設計和理解,不同的語言發展水平的學生所呈現的思維導圖也不一樣。大部分同學采用話題發散式的思維導圖,以動物朋友為中心,四周環繞著年齡,外貌,顏色,能力,活動等等子話題,邏輯清晰層次分明。還有學生喜歡利用簡單的彩筆,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思維導圖。在一幅幅靈動的思維導圖作品中,學生不斷發展著自己的思維能力,明確了自己的文章結構層次。到下筆時自然,有話可說。相比于傳統課堂中學生看范文進行仿寫,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的優勢在于它能夠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思維,大膽創作,避免千篇一律的課文仿寫。同時由于思維導圖的全英文呈現,學生也避免了中文思維的干擾。在寫作過程中,語言邏輯通順,避免了中式英文的尷尬。思維導圖也通過對內容的拓展和結構的分析,降低了學生的寫作難度,讓學困生也能言之有物。
參考文獻:
[1]譚記翠.巧用思維導圖,強化英語詞匯記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1):137-140
[2]李玉美.思維導圖在小學中年段英語詞匯教學應用的影響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17
[3]吉桂鳳.應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J]江蘇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