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麗
摘 要: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幼兒園里,我們應該保護好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科學常識的興趣,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不斷地對科學常識進行循序漸進的探究。所以教師要在幼兒在園的每個方面,抓住科學的影子,根據幼兒的興趣,更有效地開展科學教育活動。
關鍵詞:幼兒科學教育; 游戲; 一日生活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106-001
在教學指導中,教師對一個問題不要馬上告知幼兒解決方法,而應該扮演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導、觀察幼兒自己去想出問題的原因,并且討論、探究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提供豐富的材料和時間,引導幼兒積極探索
在教學中,我會提供多種多樣的材料,讓幼兒操作,使幼兒在探究中升華知識。如在《有趣的磁鐵》這一活動中,讓幼兒通過操作,發現并揭示磁鐵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關磁性原理的粗淺概念。而大班幼兒正處于情感、認知水平發展的迅速階段,因此我設計了以“隔物吸物”為活動,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探索、比較、記錄等活動來獲取磁鐵的更多知識。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一次次設疑,構成了幼兒的認知沖突,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開放式的提問,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其始終保持探索的興趣。
在區角中我也會收集一些廢舊手電筒、汽車等可以讓幼兒拆開、修理或重新組裝的材料,也會提供各種活動的實驗操作材料,如平面鏡、凹凸面鏡、三棱鏡、磁鐵、回形針、小斜坡、電池、小燈泡、陀螺、小蘇打、醋等等物品,既滿足了幼兒好奇的心理需要,也讓創新再一次得到發揮。在這樣自由的活動中,增加了幼兒學習的趣味性,減少緊張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探索的興趣,又提高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每一次科學實驗的開展也是幼兒探索的最佳時間,是他們自由自在、積極思維的時間,因此,我都會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幼兒自由探索。
二、在游戲活動中幫助幼兒積累科學經驗
科學游戲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質材料,把科學的道理寓于游戲中,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進行科學探索、操作活動,認識物體的屬性,懂得粗淺的科學道理。如在戶外情境體驗《逛超市》中可以讓幼兒學習分類;通過讓幼兒玩踩影子、好玩的風、多變的云、吹泡泡等科學游戲親身感受并進一步理解事物的特性及科學現象產生的因果關系。其次我會盡量設計一些幼兒覺得新鮮有趣的問題或設計一定的懸念,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進入探求新知識的情境中來,為教學活動的成功開展創設有利條件。在科學活動《雞蛋浮起來了》中,為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我設計如下懸念:出示雞蛋讓幼兒說說雞蛋放在水里會怎么樣?同時出示記錄表讓幼兒圍繞雞蛋的沉與浮展開爭論與猜想,接著我把雞蛋分別放在裝有清水和鹽水的杯子里,讓幼兒觀察:為什么雞蛋在有的水里是沉下去的,在有的水里是浮上來的呢?為什么會這樣的?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在水中到底加了什么神奇的東西呢?神秘的開場,能迅速地激發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興趣。
三、在活動中主動獲得科學知識
要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解放兒童的頭腦,對幼兒來說,創造力是最豐富的時期,對幼兒來說身邊所有的事物都新鮮,充滿挑戰性。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多準備一些操作空間和創造空間的“半成品”。因為“半成品”能夠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更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而相對于“原材料”來說,“半成品”又蘊含了一定的線索,可以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動。如在開展《認識時鐘》這一活動時,先給幼兒簡單介紹一下鐘的零部件,并且討論,了解各個部件的作用。緊接著給幼兒提供鐘面、時針、分針、秒針和數字等材料,讓幼兒自己拼裝。這樣做比我直接講解零部件更加的形象、具體。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拼裝,也鍛煉了手部肌肉,更重要的是對科學知識有了更形象的了解。例如在《益蟲害蟲》這一活動中,我先帶領幼兒到室外捉蟲子,參觀被蟲子咬過的菜地;通過與老師、同伴的交流,知道幫助人類的昆蟲是益蟲,危害動植物和人類的昆蟲是害蟲。接著幼兒通過欣賞各種各樣的昆蟲圖片,了解哪些昆蟲是益蟲,哪些昆蟲是害蟲,我再通過啟發提問,把幼兒從實踐中得到的零星經驗進行總結歸納,使之科學化、條理化,幫助幼兒完成將自身經驗知識系統化的過程。
四、利用一日生活中身邊的科學活動進行隨機學習
科學探索活動不僅僅存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里。當幼兒在如廁、洗手、喝水時會引導幼兒:“看,為什么我們喝的水是透明的呢?”從而引導幼兒了解水的由來,并且了解人為什么要喝水、為什么要大小便等問題。在午餐時也會引導幼兒探索菜是什么顏色、飯從哪里來的以及菜有哪些營養價值等等;在離園的時候引導孩子提出自己對身邊事物現象的不明白,與家長們一起探究,進行簡單的實驗等等,并且將結果第二天來分享給其他幼兒。通過長期的探究,孩子們對科學活動是非常感興趣的,為以后的科學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最重要的是扮演好引導者和觀察者,最大程度鼓勵激發幼兒自由的探究科學、了解科學、熱愛科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林瑞珠.以身為教為人師表[J]福建陶研,2012,105(4):35
[3]周治平.為人民辦滿意的教育[J]福建陶研,2012,105(4):26
[4]呂清龍.踐行教育的真諦做行知式青年教師[J]福建陶研,2013,10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