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霞
摘 要:從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育的意義也越來越明晰。作為獨立個體的幼兒,他們有獨立性、自主性,將自主性貫穿于一日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自主性; 生活; 環境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126-001
培養幼兒自主性是形成幼兒健康自我的必要條件,是發展幼兒潛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幼兒適應社會和生活的必由之路。而生活化的教育立足于幼兒生活經驗,是最有利于幼兒獲得有益經驗的,最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的。從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入手,以小見大,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充分發揮自主性,真正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一、讓幼兒參與,充分發揮自主
自主簽到:摒棄以往教師集體點名的模式,采用自主簽到的方式,讓中班的幼兒學會簡單的符號記錄、天數統計,同時能表達自己來園的心情,得到老師和同伴的關心和照顧。簡易的表格還附有天氣預報功能,幼兒可記錄日期和天氣。
自主喝水:為提高幼兒喝水的熱情,師幼共同商議出適合幼兒的健康、美味的“養生茶”,每天幼兒可選擇出自己最想喝的一種茶進行泡制;喝水區旁邊設有一塊“喝水墻”,通過插小棒,幼兒可自主記錄喝水量,共同評選出每日的“喝水大王”,幼兒喝水的積極性提高了許多。
自主服務區:一面多功能的鏡子,一個小小的口袋,幼兒可以自己照鏡子穿衣服、扣紐扣、翻衣領、梳頭等等。
自主種植:自然角雖小,但是五臟俱全。幼兒帶來了土豆發芽,分為土培、水培和自然發芽,還有種類頗多的蔬菜種植,幼兒可以拿取墻上的勞動工具進行松土、澆水,還可以用放大鏡、直尺進行探索發現,將自己的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自主點心:為幼兒創設了自由舒適的環境,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自主的選擇用餐的時間、用餐量和喜歡的點心種類等等。每天由兩名小小“服務員”穿戴制服進行服務,他們要先觀察確定當天的餅干種類,記錄在“自主點心吧”招牌上,其他幼兒根據圖示拿取相應的餅干。自主點心的同時,為了減少無意義等待,室內外區域都是開放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操作。在用點心的過程中用餐快的幼兒可以用完繼續活動,用餐慢的孩子也不會出現催促,可以安心的用餐。在這樣輕松自由的環境下用餐變得更加愉悅。
自主管理:為提高幼兒自主管理能力,師幼共同商議出“值日生做什么”,每天輪流有值日生來為大家服務,如餐點服務、整理桌椅柜等幾件事,由全班幼兒共同評選出每周的“服務之星”。久而久之,自主管理的機制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幼兒逐漸形成了自我管理、服務他人的意識。
幼兒的自我規劃是生活活動中的實質性變化。但它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作為教師應歸還幼兒的自主權,尊重幼兒的參與權,讓幼兒參與生活活動內容的探討和制定,讓幼兒成為生活的主人,引發自我規劃意識。
二、讓環境說話,充分體現自主
兒童的發展是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為了營造溫馨、自主的如廁環境,讓幼兒能夠輕松如廁,我們和幼兒一起對盥洗室進行了大改造,并利用環境引導幼兒自主探索身體的秘密。
尿液檢查:嘗試從科學領域挖掘其中的價值,在談話活動中引導幼兒探討“你觀察到的你的尿液是什么顏色的?”經過討論發現,人體尿液的顏色是有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淺到深的,由清澈到渾濁,預示著身體狀況由健康到生病,所以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制作了“尿液檢查”板塊,引導幼兒便后留心觀察顏色,從顏色判別自己的身體狀況,如顏色較深則需要多喝水,從而學會主動關心自己的身體,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今天你大便了嗎:通過幼兒自主放置插排的形式,了解自己在園如廁情況,也有益于老師多關注他們,觀察在一日活動中是否有肚子疼、拉肚子、生病等情況;對于能夠主動在園大便的幼兒進行適當的鼓勵,激勵其他不愿在園如廁的幼兒能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衛生紙使用步驟圖:觀察發現幼兒有浪費紙張的行為,于是幼兒集體討論后,制作了使用衛生紙的步驟圖,引導幼兒取適量紙,并學會折疊使用,不浪費、不亂丟。
整理衣褲四部曲:在最顯眼的地方張貼了整理衣褲的步驟圖,對于不太會自己提褲子、包衣服的幼兒能夠參照步驟圖自己動手,一學期下來,幼兒都能自己提褲子和包衣服,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趣味等待區:設置等待區,人數為2-4人,用柵欄進行分隔,利用繪畫的形式將文明如廁的圖示貼在柵欄上,還可以提供一些文明如廁的繪本、玩具,創設隱含規則的教育環境。幼兒可以在等待的同時選擇性地進行情感、道德、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圖文并茂的環境變成了培養良好如廁常規、自我管理的有利途徑。真正的教育應以幼兒為主體,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三、讓教育隨機,充分激勵自主
積極的鼓勵和表揚是幼兒成長、建立自信的基石。對幼兒的點滴進步予以表揚,如幼兒能整理好衣褲、不拖延時間;幼兒能正確使用七步洗手法,能提醒周圍的小朋友水龍頭開小點等等;但是偶爾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必須抓住教育契機,針對幼兒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教育。如:在一次集體如廁活動時,小雨在便后洗手時,將水龍頭開到最大,水花四濺,他開心極了,可旁邊的小朋友卻被水花濺濕了衣服和頭發。這時,應馬上阻止其行為,在不傷害幼兒自尊心的前提下,組織幼兒討論水花四濺的原因,講解其科學道理,滿足幼兒欲望。然后再讓幼兒說說這種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后果。通過教育,避免日后此行為的再次發生,因為處于真實情境中的即時教育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成效。
因此作為教師,應引導幼兒積極地投入到各種活動中去,擺正幼兒與教師在活動中的地位,給幼兒充分自主的權利,充分發揮其潛在能力。幼兒在主動的活動過程中,通過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只有這樣,幼兒的自主性才能得到發展,幼兒的一日生活才會更精彩,幼兒的個性才能更和諧。
參考文獻: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