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曾琪靜,文方,陳勇,郭拉娣
(1.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環境污染監控與風險預警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3.新疆清潔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4.新疆師范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石油勘探、開采、提煉及運輸過程中會對周邊土壤及地下水產生影響,破壞生態環境并威脅人類健康[1]。石油主要成分為飽和烴、芳香烴、非烴以及瀝青質四大類,其中多為有毒性成分[2-3],石油類污染物可改變土壤理化性質,使土壤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4-5]。目前,石油烴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主要為物理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物理修復技術無法徹底根除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雖經濟,但修復效率較低,修復周期長,且微生物降解專一性較強[6-7];相比而言,化學修復技術具有適用性強、修復周期短、修復效果好等優點,特別是在事故場地應急修復中優勢明顯[8],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9-10]。

本研究以新疆某區域石油污染土壤為研究對象,以石油類(TPH)為目標污染物,以過硫酸鈉氧化為修復手段,通過研究藥劑配比和氧化劑投加方式對污染土壤中石油類(TPH)降解效果的影響,確定體系氧化劑/活化劑/絡合劑最佳配比參數,以及氧化劑的投加方式,以期為實際化學氧化修復工程的開展提供技術參數。
土壤,采自新疆某石油類污染場地(土樣去除土壤中石塊和根莖等雜質后利用冷凍干燥機進行干燥,研磨后通過60目篩備用);過硫酸鈉、硫酸亞鐵、無水硫酸鈉、四氯化碳、鹽酸、檸檬酸均為分析純。
OIL 480紅外分光測油儀;DK-S26電熱升溫水浴鍋;SHZ-88水浴恒溫振蕩器;L550離心機;pL203 pH計;DDS-307A電導率儀。
實驗選擇過硫酸鈉作為氧化劑,硫酸亞鐵作為活化劑,檸檬酸作為絡合劑。
在室溫25 ℃條件下,稱取5 g風干土壤樣品置于50 mL錐形瓶中,按照Na2S2O8/FeSO4/CA摩爾比為4∶1∶1加入氧化劑、活化劑及絡合劑,按水土比2∶1加入超純水,將錐形瓶放在恒溫水浴振蕩器中振蕩6 d,使其充分混勻反應,靜置1 d,分析TPH殘余量,計算去除率,確定最佳摩爾比例。
采用紅外測油儀測定,測試條件:使用40 mm 帶蓋石英比色皿,以四氯化碳作為參比溶液,在2 600~3 300 cm-1之間進行掃描,測定吸光度。
實驗土壤基本性質測定方法見表1,結果見表2。

表1 土壤基本性質的測定方法一覽表[17]

表2 土壤基本性質
由表2可知,實驗土壤采自長期受石油類污染的場地,石油類含量較高,為62.94~84.96 mg/g,pH值介于7.47~7.53之間,顯中性,因地處干旱區,導致含水率不高,僅為0.93%~1.34%,電導率為0.86~0.91 ms/cm,有機質含量為15.51%~20.8%,總氮、總磷含量均不高。
Na2S2O8/FeSO4/CA摩爾比例對土壤中石油類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響見圖1。
由圖1可知,添加不同比例的過硫酸鈉、硫酸亞鐵和檸檬酸后,土壤中石油類污染物含量均比原土中(86.96 g/kg)石油類污染物含量有所降低,說明Na2S2O8/FeSO4/CA體系對土壤中石油類污染物具有降解效果,其中降解效率最高的是Na2S2O8/FeSO4/CA為4∶1∶1,石油類污染物降解率達到了53.90%,說明當Na2S2O8/FeSO4/CA摩爾比為4∶1∶1時,Fe2+能夠最大程度地激活過硫酸鹽產生硫酸根自由基,從而最大限度地降解土壤中石油類污染物,降解效率最高。

圖1 Na2S2O8/FeSO4/CA不同摩爾比例的降解效果Fig.1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Na2S2O8/FeSO4/CA different mole ratios
添加過硫酸鈉、硫酸亞鐵和檸檬酸后,pH和電導率均有所變化,結果見圖2。


圖2 不同摩爾比例下pH、電導率變化Fig.2 pH and conductivity changes with different mole ratiosa.pH變化;b.電導率變化
由圖2a可知,pH較處理前(pH=7)均有所降低,pH由處理前的7降低至2以下,原因可能是添加的檸檬酸的強酸性酸化了土壤,產生較多氫離子致使土壤pH有所降低,顯強酸性;當Na2S2O8/FeSO4/CA摩爾比例為4∶1∶1時,降解率達最大值53.90%,此時pH=1.69。由圖2b可知,土壤電導率較處理前(電導率=0.91 ms/cm)均有較大升高,土壤電導率由處理前的0.91 ms/cm最大可上升至10.84 ms/cm,5組不同比例體系電導率處于8~11 ms/cm,說明原土中添加過硫酸鈉、硫酸亞鐵和檸檬酸,使得土壤中鹽含量增多,致使土壤電導率增大;當Na2S2O8/FeSO4/CA摩爾比例為4∶1∶1時,降解效率最高,此時電導率=8.33 ms/cm。pH和電導率的變化說明其對石油類污染物降解效率均有影響。
在Na2S2O8/FeSO4/CA最佳摩爾比例為4∶1∶1的條件下,將氧化劑過硫酸鈉分別采用一次性投加、兩次投加、三次投加的方式投加到石油類污染土壤中,結果見圖3。


圖3 氧化劑投加方式的降解效果Fig.3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from contaminated soil with different dosing methods
(1)以過硫酸鈉為氧化劑,FeSO4為活化劑,檸檬酸為絡合劑,當Na2S2O8/FeSO4/CA摩爾比例為4∶1∶1時,土壤中石油類污染物降解效率最高,降解效率為53.90%。
(2)添加過硫酸鈉、硫酸亞鐵和檸檬酸后,pH由添加前的7降至2,顯強酸性,且當降解效率達最大值時,pH=1.69;電導率由添加前的0.91 ms/cm上升至10.84 ms/cm,且當降解效率達最大值時,電導率=8.33 ms/cm。因此,在應用本技術的過程中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土壤酸化。
(3)在Na2S2O8/FeSO4/CA最佳摩爾比例4∶1∶1的條件下,過硫酸鈉一次性投加的降解效率顯著高于序批式投加的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