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合群 麥麥提穆薩·麥麥提艾力·努爾斯曼·穆合塔爾 麥麥提圖爾汗·麥麥提艾力 古麗米熱·艾爾肯



摘要:文章以新疆1990~2016年的相關數據為樣本,建立人均GDP和工業“三廢”之間的VAR模型,研究新疆經濟增長與工業環境污染的動態關系,并對新疆經濟增長與工業環境污染之間的雙向作用機制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經濟增長;工業“三廢”;VAR模型;脈沖響應;方差分解
一、新疆經濟增長與工業環境污染現狀
(一)經濟增長現狀
1990~2000年,新疆經濟增長處于緩慢增長態勢,雖然人均GDP 從1990年的1799元增長到2000年的7372元,年均增長率為 30.9%。
2001~2010年是新疆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時期,“十五”期間是新疆歷史發展最快的時期,“十五”末新疆地區生產總值達9803.83億元,同比(“九五”末)增長了4229.37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5.17%,比“九五”期間翻了一番。
2011~2016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從2010年的5437.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9267.1億元,年均增速為11.2%,高于全同期水平,增速由2010年的29位上升2016年的第12位,人均GDP的年均增速為7.2%,年均增速比“十一五”時期高1.2%,實現了雙增長。
(二)工業環境污染現狀
隨著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圖1是新疆1990~2016年工業“三廢”排放量變化趨勢。
二、樣本選取與模型構建
(一)數據選取與處理
1.數據的選取。“八五”至“十三五”期間的原始數據來源于歷年的《新疆統計年鑒》和《新疆環境狀況公報》。
2.數據處理。人均GDP是根據人均GDP平減指數與1990年不變價格進行平減。為保證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對人均GDP、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等四個指標取對數,消除異方差。
(二)VAR模型的建立
VAR模型是由西姆斯(Sims)在1980年提出的向量自回歸模型,模型中的變量都可視為系統的內生變量,將其用作系統中所有內生變量的滯后變量表示,并構建出多元時間序列變量的向量自回歸模型。
VAR模型的一般表達式:
Yt=α1Yt-1+α2Yt-2+…+αpYt-p+βXt+et t=1,2,3…,T
其中,Yt為k維內生變量向量,Xt為d維外生變量向量,T是樣本個數,p是模型滯后階數,α1,α2,...αp及β為系數矩陣,et是隨機擾動向量。
(三)最優滯后階數的確定
在構建VAR模型之前要用AIC準則和SC準則確定最優滯后階數,當二者同時為最小值時,滯后期為最優滯后階數。根據表1所顯示的數據可以看出模型最優滯后階數為1階。
(四)Johansen協整檢驗
Johansen(1995)協整檢驗是基于VAR模型的一種檢驗方法,也可以直接用于多變量簡的協整檢驗。本文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法。
(五) VAR模型的平穩性檢驗
為了研究新疆經濟增長對工業“三廢”的影響關系,并基于污染物指標數量分別建立3個VAR模型,然后通過AR根檢驗法。檢驗結果圖2和圖3表明所有AR根的倒數的模都小于1且都在單位圓內,符合平穩性的檢驗要求,即VAR模型是平穩的。
(六)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分析預測殘差的標準差有不同新息的沖擊影響的比例,亦即對應內生變量對標準差的貢獻比例。文章中以10期的各變量間的貢獻度計算得到其平均貢獻度,以此判斷新疆經濟增長與工業“三廢”之間的影響程度,數據結果顯示,新疆工業廢水、工業固體廢物和工業廢氣,這三項工業污染指標對經濟增長指標的平均貢獻度依次為3.3152333%、13.279306%和17.341298%,這說明目前對新疆經濟增長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是工業固體廢物和工業廢氣,工業廢水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小。新疆經濟增長對工業廢水、工業固體廢物和工業廢氣三項工業環境污染指標的貢獻度分別為6.1056888%、3.9082541%和13.1836431%,表明新疆經濟增長的變化更多地影響工業廢水和工業廢氣排放的變化,對于工業固體廢物變化的影響比較較弱。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新疆工業環境污染對經濟增長的反作用較大,要大于經濟增長對環境污染的影響,且兩者之間是存在雙向作用機制的;不同污染物對經濟增長抑制作用的貢獻度也是不同的。
(二)建議
新疆地區要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增長,需要不斷升級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和推廣循環經濟,堅持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同步發展。圍繞“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的科學發展戰略,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增長的前提條件,創造環境友好的經濟,更要關注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梟萌,呂任生.2000年以來新疆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關系的統計研究[J].新疆環境保護,2016(01).
[2]朱曉.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定量分析——以新疆為例[J].新疆財經,2010(02).
[3]吳海鷹,張盛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05(05).
(作者單位 :夏合群、麥麥提穆薩·麥麥提艾力,北方民族大學;努爾斯曼·穆合塔爾,長沙民政技術學院;麥麥提圖爾汗·麥麥提艾力,塔里木大學;古麗米熱·艾爾肯,喀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