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名明,原金海,奚 銳,羅丹丹,龍 杰
(重慶科技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重慶 401331)
尖晶石型鐵氧體因為其具有優異的光催化性、無毒性、穩定性和低價格,是目前的研究熱點[1]。通過稀土摻雜改性尖晶石型鐵氧體,可以改變材料的粒徑大小、晶體結構等結構因素和粒徑均勻度、顆粒表面特性等,得到能夠提高其空穴氧化能力的光催化材料[2]。
鑭系稀土元素具有豐富的能級和4f層電子結構,易產生多電子組態,有著特殊的光學性質,其氧化物也是具有晶型多、吸附選擇性強、電子型導電和熱穩定性好等特點[3]。實驗以EuCl3、FeCl3和FeCl2為原料,采用化學共沉淀法制備了銪鐵氧體,并對其樣品組成、顆粒尺寸以及光催化性能等進行了表征,對進一步研究光催化材料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按照摩爾比為n(Fe2+)∶n(Fe3+)∶n(Eu3+)=25∶24∶1的比例往三口燒瓶中加入25 mL 0.5 mol/L FeCl2溶液、24 mL 0.5 mol/L FeCl3溶液和5 mL 0.1 mol/L EuCl3溶液,恒溫水浴鍋預先加熱至70℃,將三頸燒瓶固定于鐵架臺,攪拌均勻。快速滴加(1+1)氨水溶液,調節溶液pH值=11,待攪拌1 h后,將反應物置于布氏漏斗中用抽濾機進行抽濾,得到共沉淀產物。將得到的沉淀于80℃的烘箱中干燥3 h,再通過700℃馬弗爐煅燒4 h,碾磨成細粉,避光保存。
使用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XRD-7000型X-射線衍射儀(XRD)對制備出的樣品進行物相、結構和晶體類型進行分析。使用Tensor-27型傅立葉紅外光譜儀(FTIR)表征樣品存在的主要官能團,從而分析其結構特點。使用荷蘭Philips-FEI公司型號為FEI Nova 400 FEG-SEM型場發射掃描電鏡(SEM)表征制備銪鐵氧體的形貌和尺寸。采用日本日立HITACHI公司型號為SU8010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儀(EDS)表征制備的銪鐵氧體樣品的元素組成及含量。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的U-3900分光光度計對制備銪鐵氧體進行全波長掃描,表征樣品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 DRS)。采用美國Quantum Design出廠的型號MPMS3的磁性測量系統(VSM)在室溫下測定的制備銪鐵氧體的磁化曲線。
稱取0.2 g制備的銪鐵氧體、量取100 mL 20 mg/L的AO7模擬廢水溶液于石英反應管中,調節pH值=5,置于254 nm、25 W的紫外燈管的光催化反應裝置內,緩慢通入氧氣(流速40 mL/min),2 h后取出石英管,離心后取上清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其吸光度,計算出其降解率。將降解后的銪鐵氧體通過磁鐵進行回收,干燥后進行再次降解(保證銪鐵氧體的濃度不變),如此循環4次,研究銪鐵氧體的性能穩定性。
從圖1(a)銪鐵氧體與Fe3O4標準卡片(PDF#72-2303)的XRD譜圖可以看出,樣品主要呈尖晶石結構(圖中的A相),且峰形比較尖銳,表明其結晶度較好,但也出現了其他雜相(圖中的B相),主要為Fe2O3、Eu3+替代Fe3+或直接填充進尖晶石晶格形成的特征峰[4]。
從圖1(b)制備銪鐵氧體的FTIR譜圖可以看出,1354 cm-1和1637 cm-1附近是羧酸鹽的吸收峰,這是鐵氧體表面產生了羧酸鹽所致[5],462 cm-1和543 cm-1附近分別是金屬-氧鍵在四面體位和八面體位的伸縮振動產生的吸收峰[6],同樣證明了制備的銪鐵氧體為尖晶石結構。

圖1 銪鐵氧體的XRD(a)、FTIR(b)圖
Fig.1 XRD(a), FTIR(b) diagram of Eu-doped ferrite
樣品的SEM分析如圖2(a)所示,制備的銪鐵氧體顆粒呈不規則的塊狀,顆粒尺寸在200~500 nm之間,大小不均勻,大粒子是小粒子的近10倍,有明顯的團聚現象,這是采用共沉淀法所導致的[7]。
樣品的EDS分析如圖2(b)所示,在測試的局部區域均能檢測到Eu、Fe和O三種元素,通過原子占比可以估算出制備銪鐵氧體的分子式為Eu0.08Fe2.66O4,分子式和Fe3O4相仿,間接說明制備銪鐵氧體為尖晶石結構。

圖2 銪鐵氧體的SEM(a)、EDS(b)圖
Fig.2 SEM(a), EDS(b) diagram of Eu-doped ferrite

圖3 銪鐵氧體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圖(a)與磁滯回線(b)
圖3(a)是銪鐵氧體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在a、b、c處均有吸收峰,表明制備的銪鐵氧體既能吸收紫外光又能吸收可見光。根據Tauc plot法[8]計算出銪鐵氧體的禁帶寬度Eg=2.32 eV,Fe3O4的禁帶寬度為0.1 eV[9],結果表明,Eu3+的摻雜改性使得禁帶寬度增加,光照射時,更高的禁帶寬度可以有效抑制光生電子和光生空穴的復合,從而延長氧化時間,增強其空穴氧化能力[10]。
圖3(b)可以看出,制備的銪鐵氧體的磁化曲線基本重合,沒有磁滯現象,呈對稱“S”型,是典型的軟磁性材料[11],銪鐵氧體的矯頑力Hc=99.07 Oe,剩余磁化強度Mr=0.14 emu/g,飽和磁化強度Ms=0.82 emu/g,銪的摻雜,明顯降低了尖晶石型鐵氧體飽和磁化強度[12]。
圖4為循環降解4次的結果,對AO7降解2 h的降解率分別為92.6%,89.4%,84.7%,79.2%,損失部分主要磁鐵回收不完全與烘箱的干燥不徹底導致的,循環多次后的銪鐵氧體仍然具有較好的光催化性能。

圖4 銪鐵氧體的循環降解實驗降解率與FTIR
對采用化學共沉淀法制備的銪鐵氧體進行表征與光催化降解實驗,得到以下結論:
(1)通過銪對尖晶石型鐵氧體的摻雜改性,禁帶寬度Eg=2.32 eV,矯頑力Hc=99.07 Oe,剩余磁化強度Mr=0.14 emu/g,飽和磁化強度Ms=0.82 emu/g,有效改善了禁帶寬度和磁性,制備的銪鐵氧體具有較好光催化活性的軟磁性納米材料。
(2)2 g/L制備的銪鐵氧體2 h能夠降解20 mg/L AO7 92.6%,對銪鐵氧體進行4次循環降解AO7,降解率仍有79.2%,表現出優良的光催化性能與磁回收性能。因此,銪鐵氧體作為光催化材料,可應用于廢水處理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