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書慧
【摘 要】即時性、便攜性與互動性是手機媒體的主要特征。手機媒體的發展進步有助于傳統新聞傳播學的發展。本文從手機媒體的應用特征入手,對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創新意義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發展策略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手機媒體? ?新聞傳播學? ?新聞傳播格局? ?新聞內容
手機媒體是以手機為媒介開展信息傳播的工具。手機媒體不僅可以讓手機成為信息發布終端與信息接收終端,也可以讓手機成為文字內容、音頻內容與視頻內容的傳播載體。手機報和手機短信是現實生活中的兩種較為常見的手機媒體。在智能手機普及以后,手機廣播、手機新聞網頁、手機新聞客戶端及手機社交媒體也可以納入到手機媒體體系之中。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步,對手機媒體的發展進步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為新聞傳播學的創新發展提供支持。
一、手機媒體的應用特征
在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手機媒體已經成為網絡媒體的延伸。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5G移動通信技術將逐步替代現有的4G移動通信技術。在5G移動通信時代到來以后,手機媒體的娛樂游戲、新聞傳播及信息服務等功能會得到不斷豐富。就手機媒體的發展現狀而言,手機媒體的特征表現在了移動性、即時傳播性、個性化傳播模式、個性化接收模式、手機媒體的多形式化等多個方面。
1.手機媒體的移動性與即時傳播性。地域因素、交通因素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是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影響因素。在上述因素的干擾下,新聞信息經常會失去自身本該具備的“第一性”。在信息獲取過程中,手機媒體可以借助互聯網媒介打破信息傳輸的時間限制與空間限制,可以讓信息在第一時間為廣大受眾群體所接收。
在新聞傳播方面,手機媒體所具有的移動性特征與即時傳播性特征有助于縮短新聞的“時間差”,進而在打破新聞傳播的時空性壁壘的基礎上,提升新聞報道效率。手機媒體所具有的即時傳播性也可以讓受眾群體在第一時間了解手機熱點新聞,也可以讓人們對新聞的發展動向予以關注。
2.手機媒體的個性化傳播模式與個性化接收模式。受固有的終端接收方式的影響,傳統媒體在互聯網時代并不能完全實現個性化定制。
在新聞傳播領域,手機媒體可以為傳播分眾模式的建設提供支持。手機媒體的個性化傳播模式與個性化接收模式是手機媒體的開放性特征的反映。手機媒體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開放化的平臺,廣大新聞受眾可以利用這一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
根據網絡技術發展現狀,現階段大數據技術在互聯網科技領域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在大數據技術應用與傳播分眾模式建設以后,手機媒體可以對用戶及用戶信息進行分析分類,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不同受眾所感興趣的信息。可以說,手機媒體的個性化傳播模式與個性化接收模式可以讓信息傳播的針對性得到強化。
3.手機媒體的多形式化。隨著移動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媒體已經對文字技術、音頻技術、圖片技術、網頁技術及影像視頻技術進行了整合。手機媒體所表現出來的功能一體化特性可以讓受眾的各種需求得到滿足。在現代科技的作用下,手機媒體可以將同一種內容整合為不同的形式,這種信息整合手段可以為信息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提供支持。
4.手機媒體的互動性。在原有的新聞傳播模式下,國家往往會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主體力量。在傳統的新聞傳播格局下,新聞受眾群體往往會成為新聞內容的被動接收者。手機媒體的快速發展,讓廣大新聞受眾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主導者,如博客、微信、微博及網絡直播平臺均可以成為新聞信息的發布載體。在手機媒體互動性的作用下,廣大受眾群體也可以圍繞新聞內容開展討論,故而手機媒體的互動性也可以為受眾群體提供針砭時弊的空間。
二、手機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創新意義
1.有助于新聞傳播格局的創新。手機媒體的產生,有助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手機媒體的快速發展,可以為新興媒體的整合提供支持。在新聞傳播學領域,手機新媒體可以在促進媒介融合發展的基礎上,促進新聞傳播格局的創新。例如手機社交網站客戶端及手機微博客戶端可以被看作是手機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手機微博客戶端的操作過程具有簡單化與便捷化的特點。它可以成為用戶記錄個人生活點滴與個人情感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成為新聞傳播載體。
微博網頁與微博手機端成為人們關注此類事件的重要工具。上述結果表明建立在微博平臺基礎上的信息傳播模式可以有效順應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手機媒體也可以彌補傳統媒體在信息即時性及信息反饋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手機媒體的信息轉發、評論過程也可以拉近信息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2.有助于信息傳播與信息接收方式的創新。智能手機的產生與發展,對我國手機媒體大眾傳播功能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根據一些研究者的統計,我國手機網站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7%。活躍的有手機媒體的受眾群體人數已經超過3億人。現階段手機媒體可以被看作是大眾傳播功能、人機傳播功能與組織傳播功能相結合的產物。
手機媒體的發展,可以為自我傳播的發展提供支持。讓線性傳播與非線性傳播在新聞傳播領域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它也可以為實時傳播與異時傳播的并存提供支持。在實時傳播與異時傳播的作用下,受眾群體可以在利用手機媒體觀看新聞內容的同時,快速搜尋其他相關新聞。
在信息傳播與信息接收等方面,手機媒體可以為受眾群體的自主選擇性提供支持。手機媒體也可以為人們提供自由、靈活的信息選擇渠道,以便為信息的實時互動提供支持。現階段手機媒體已經具備了在線觀看新聞節目及其他電視節目的功能。利用分享功能實現信息共享,是實現大眾與人際傳播的高效對接的可行方式。手機媒體所具有的互動性不僅適用于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也可以在受眾意見反饋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3.有助于新聞內容的創新。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進步,讓手機成為現代人類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在UCG技術的影響下,新聞產品的內容與新聞產品的形態均已經呈現出了多樣化發展的特點。現階段智能手機不僅可以發揮出截取傳統媒體中的圖文信息的作用,也可以通過展示音頻視頻等方式,完成信息的傳播。就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而言,手機廣播與受眾交流的途徑已經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如手機廣播APP客戶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新聞受眾群體不僅可以隨意選擇網絡廣播電臺,也可以通過關注廣播電視媒體公眾號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手機電視技術的發展,也有助于彌補線性傳播中的不足之處。它可以讓人們在觀看電視直播的過程中,擺脫地域因素及時間因素的束縛。
在手機媒體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手機媒體可以讓傳統媒體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如在新聞傳播方面,全媒體運營中心在信息資源調度領域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受眾群體可以在更好地觀看新聞形態產品的基礎之上,獲得最新的技術體驗。現階段我國已經在5G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在5G技術推廣以后,手機媒體的信息接收渠道會更為暢通,自媒體等新媒介的信息傳播途徑也會得到不斷完善。
三、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發展策略與發展趨勢
1.手機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發展策略。科學化的發展策略的制定,有助于新聞傳播技術的發展進步,也可以為手機媒體的自身發展提供支持。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相關人員需要從實際入手,構建專業化的新聞采編隊伍。針對手機媒體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新特點,手機媒體的經營者也需要對自身的專業性進行不斷強化,進而在構建專業化的新聞傳播隊伍的基礎上,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強化。除提升新聞傳播隊伍的專業素質以外,新聞內容的原創性的強化與輿論引導方式的轉變,也可以被看作是手機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策略。
通過對傳統新聞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在手機媒體信息編輯、表達過程中,媒體工作人員不僅需要負責信息的采集與書寫,也需要參與到信息編排及信息評論等新聞生產工作之中。針對手機媒體對新聞產生方式的影響,相關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手機媒體平臺,開展信息分析。
一般情況下,整體新聞信息的生產過程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新聞的產生方式;二是信息化手段。從上述領域入手,完成新聞信息產生方式的改變,有助于新聞傳播效率的提升。新聞信息采集與信息發布體系的完善,也有助于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為保證信息采集體系與信息發布體系的完善性,相關人員在新聞傳播信息控制工作開展過程中,也需要對信息傳播的時效性進行強化。
在注重新聞內容的原創性的基礎上,相關人員需要在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基礎上,構建穩定化的新聞受眾群體。根據手機媒體對新聞內容的影響,在不同的信息結構端,信息價值結構與媒體信息數量會呈現出明確化的特點。出于控制媒介信息的需要,手機信息的傳播內容也會在新聞內容整體分析的影響下,出現一定的轉變。在海量新聞信息的篩選過程中,相關人員不僅需要關注新聞信息的價值性與真實性,也需要注重整體性的新聞信息的提升。一般情況下,新聞工作者與手機用戶往往會在新聞信息采集過程中處于不同的角度。在廣大新聞受眾群體成為新聞議程的參與者以后,新聞從業人員也需要不斷對新聞內容進行豐富。
在新聞傳播方式方面,手機媒體的發展進步已經讓大眾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不平衡關系得到改善。普通民眾的新聞傳播參與力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強化。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之間的信息傳播會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發展趨勢。針對新聞傳播領域所表現出來的新特點,新聞從業者可以在對傳統新聞媒體方式進行調整的基礎上,對多種不同傳播方式進行應用,以便讓新聞媒體在不同的新聞傳播形式下,得到相應的信息內容的確定。
在新聞信息傳播環節,相關人員也需要在對新聞傳播的形式限制進行突破的基礎上,提升新聞傳播的即時性。文字傳播、圖像傳播和視頻傳播等多種傳播方式的應用,可以讓傳統新聞傳播的形式單一化局面得到突破。在多樣化的信息傳播方式應用以后,手機媒體的受眾群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需求,選擇新聞傳播形式。現階段手機媒體已經讓大眾媒體與新聞受眾之間的不對等關系得到了改善。
在新聞傳播方面,手機媒體信息段的控制及數據性的變化也是人們所要關注的內容。在不同的信息互動模式下,相關人員需要對新聞傳播的結構層次及傳播變化方式得到明確。進而在優化信息結構層的基礎上,提升手機媒體信息的傳播效率。
在新聞傳播體系方面,手機新聞媒體的整體傳播過程也會讓體系結構層產生一定的改變。為了對控制手機媒體的變化因素進行嚴格控制,在新聞信息整體傳播過程中,相關人員也需要根據信息的影響程度,進行整體性的信息理解。就綜合性信息的理解與控制而言,與之相關的信息絕對值指數與信息傳播體系在新聞傳播領域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先進的技術背景下,移動電話系統已經得到了不斷的升級與改進。手機媒體所具有的功能已經呈現出了日漸強大的特點。除了基本的電話功能與短信功能以外,手機媒體也可以在視頻聊天、語音聊天及文件照片發送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上述功能可以為移動媒體的新聞傳播奠定一定的基礎。手機媒體客戶端的優化,也有助于手機媒體的優化發展。
2.手機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發展趨勢。手機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使用便捷等多種優勢。在4G移動通信時代,手機媒體的媒體功能已經得到了不斷的完善,手機媒體的媒體地位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現階段手機支付體系、手機微博等APP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手機媒體的便捷性、舒適性與及時性可以讓受眾群體及時了解熱點事件。災害信息預警也是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所具有的重要職能,以手機預警為主的預警信息體系的應用,可以讓公眾及時做好應對措施。
就手機媒體在現實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而言,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手機媒體的應用價值會得到不斷的豐富。在5G技術到來后,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前景會日漸豐富。現階段我國已經在5G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觀點,未來一個時期內,5G技術并不會單純強調峰值速率的重要性,在5G技術真正普及以后,網絡傳輸的峰值速率可以達到20Gbit/s以上,終端用戶所獲得的有效速率可以達到100-1000Mbit/s。與之相關的時間延遲會控制在1ms以內,移動傳播速率可以達到500km/h,頻譜效率可以提升5-15倍。在5G技術普及以后,手機媒體會取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四、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新聞傳播效率的同時,手機媒體可以為新聞傳播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提供支持。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已經讓多媒體多渠道傳播的自我選擇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針對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所具有的獨特優勢,相關人員需要對手機媒體技術進行不斷創新,以便讓其真正滿足新時代的新聞傳播需求與受眾需求。在社會需求與移動通信技術的需求下,5G時代可以讓手機媒體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者學校:中國傳媒大學)
【參考文獻】
[1]李旭坤.試論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上的創新意義[J].新聞研究導刊,2018,9(08):40+42;[2]趙國宏.探析新聞傳播學中手機媒體所具有創新意義和發展前景[J].傳播力研究,2017,1(10):41;[3]韓洋.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上的創新意義及發展前景[J].新媒體研究,2017,3(08):8-9;[4]樊暢.手機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學上的創新意義及發展前景[J].西部廣播電視,2016(13):16;[5]魏艷.新聞傳播學視角下的手機媒體[J].青年記者,2011(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