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治
(安徽建工集團,安徽 合肥 230000)
近些年,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成為了社會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并且,建筑行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工程管理是保障建筑質量的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應該在信息化背景下,積極引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創新工程管理方法,以此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建筑行業的要求。因此,對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對策進行分析,其意義十分重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是建筑行業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的應用會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并能為建筑行業制定發展戰略提供技術保障。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不僅會增加信息的流動速度,還會提高信息的透明程度,有助于加強人們對于建筑行業的了解。建筑行業的創新和發展離不開建筑工程管理的支持,只有保證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學合理性,才能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出工程管理的作用和戰略價值,而信息技術的使用則是工程管理科學發展的關鍵。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發展,是信息時代賦予建筑行業的使命,信息化發展能夠強化建筑企業風險預測的能力,可以幫助建筑適應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建筑行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借助信息技術,對市場變化進行合理分析,只有這樣,建筑行業才能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目前,信息化技術已經被西方發達國家應用于各個領域之中,是國外企業的重要工具。國外建筑行業對于信息化技術十分重視,早在21 世紀初期,他們就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對建筑工程進行科學的管理[1]。美國是應用信息化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
我國信息化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信息化工程管理發展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在施工、材料、進度和驗收等方面,基本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國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僅在招標投標、工程造價和設計施工方案時有所應用,在工程進度、質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尚未得到全面且有效的應用。建筑監管部門也沒有應用信息化技術,對建筑施工進行勘測。
某地區建造學校辦公大樓工程,該辦公大樓共22 層,其中地下3 層,地上19 層,其建筑結構為剪力墻結構。該工程建筑面積為35000 平方米,其中地下3 層是停車庫和倉庫,地上19 層為教室和辦公室,施工周期為600 天,項目造價為8000 萬人民幣。
該項目施工內容較多,具體包括以下方面:基礎、主體結構、內部裝飾、水電安裝等。該工程屬于大型工程,具有施工時間短,施工難度高的特點。對于建筑企業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確保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企業項目部決定應用信息化技術,對工程進行信息化管理。
3.2.1 準備階段
工程管理人員在應用信息化技術之前,已經通過實地調研和查閱資料的方式,收集了充足的數據信息,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明確了研究重點內容,管道布列是該工程項目的重點研究內容,為此,項目部選擇人員,建立了信息化技術小組,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管道碰撞檢測實驗,以此為管道施工提供依據。
3.2.2 應用階段
項目部成員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構建三維模型的方式,對圖紙進行了科學有效的分析,對施工重難點問題進行了匯總,并提出了圖紙修改建議。
應用信息化技術對管線碰撞進行檢查,對比傳統二維圖紙檢查來說,優勢十分顯著[2]。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化技術可以結合圖紙內容構建三維模型,如圖1 所示,能夠讓工作人員在三維環境下,完成管線碰撞試驗,這是平面圖紙所無法做到的。通過這種三維手段的應用,可以快速找到管線設計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節省施工時間和施工成本。

圖1 管道三維模型
通過對施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項目部將數據信息作為基礎,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工程模型,在模型上模擬二次施工,確定二次施工的方法,大大提升了施工管理效率。
可視化模型是信息化技術的最大優勢,建筑企業應對這個優勢進行充分利用。例如:工程建筑企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軟件,模擬建筑工程三維模型,并以此為基礎,明確工程施工周期、工程單位造價和施工質量,繼而實現對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3]。這種管理方式與傳統工程管理方式相比,可以將建筑信息模型與時間維度相結合,形成一個模擬施工動畫,清晰直觀的呈現在管理人員眼前。可以說,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施工進度管理提供了依據和保障,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此外,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施工方案,對工程模型進行調整,讓工程管理人員對方案優化后的施工效果進行感受。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不僅可以管理施工進度和工程造價,還能對施工質量進行管理。首先,項目部可以將信息化技術與材料信息進行有機結合,構建三維模型,并根據施工順序,完成不同模型的構建,以此將全部施工過程呈現出來,同時還可以讓施工人員對施工步驟和構件關系進行全面掌握,例如:在進行控制混凝土工程質量講解時,即可使用信息化技術,模擬混凝土結構特性,讓施工人員通過觀察模型的方式,明確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項要點。此外,在使用信息化技術對施工成本進行管理時,可以將材料信息添加至三維模型之中,并與施工進度計劃相融合,以此來明確材料種類、數量和使用情況,繼而達成動態化管理。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施工材料轉化為施工成本,為成本控制提供了數據支持。
想要推動建筑工程管理實現信息化發展,政府部門應通過政策和規定等文件的實行,大力推廣信息技術,讓企業重視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全面推行無紙化活動。與此同時,政府還要建立網絡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和信息的有效交換,為信息化建設創造有利的條件。此外,企業應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重新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進行審視,明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能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致使企業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對工程管理系統進行完善。例如:計算機設備、資源共享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利于提高企業信息化的水平,并確保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
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明確信息管理目標和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技術管理體系,以上述工程為例,該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就基于企業網絡,構建了信息管理系統,并充分發揮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和優勢,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自動化的工程管理,繼而使工程質量得到了保證。因此,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必須將技術作為依托,企業實際情況作為基礎,不斷對信息化技術進行完善和創新,從而推動企業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統的建設與發展。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正處于建設和發展階段,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應用效果十分有限,這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為此,建筑行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引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構建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以此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強化工程管理效果。而信息化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應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建筑企業應重視信息化技術的引入和應用,對建筑工程進行動態化管理,從而推動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