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宋誼青

在聽過無數天方夜譚般的故事后,大多數人眼中的資本市場都有著令人一夜暴富的魔力。而科創板的開啟,無疑給了人們更大的想象空間。隨著一家又一家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企業成功上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掰著手指計算,天上究竟會掉下多少個千萬和億萬富翁?
7月22日,科創板終于拉開了帷幕。作為新時期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務,科創板上演著中國資本市場史無前例的“速度與激情”。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收盤時間,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漲幅達到139.55%,總成交額約為485億元,平均成交額達到19.40億元,平均換手率為77.78%,以收盤價計算的靜態市盈率平均為120倍。
其中,“最牛股”安集科技書寫了史無前例的“瘋狂”。截至當日收盤,安集科技股價漲幅高達400.15%,市盈率達到178倍,盤中最高暴漲520.6%。由于N安集打新中一簽的金額為1.96萬元,盤中最高到243.2元時,股民中一簽可賺逾10萬元。
科創板編號第一股華興源創實控人陳文源夫婦以83.83%的持股比例,穩坐“科創板首富”寶座。當然,這些財富目前還只是“紙面財富”,根據相關規定,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現在,科創板25家公司股價在100元以上的個股有4只,50~100元的高價股有12只,剩下的9只個股里,7只是40多元的,一只是39元,最低的中國通號也有10元多。
“一夜暴富”并不是科創板的應有之意。在龐大的市場運作下,自然少不了個人財富的急遽增長,但這顯然不是觀察和評判科創板的最好角度。科創板作為一項制度變革,一定會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但是在市場情緒火熱的初期,投資者或者需要多一份冷靜和謹慎。要知道,它是新型的試驗田,存在著風險和機遇。
可以看到,在機構資金抱團進入掀起“狂歡”后,7月23日市場迅速回歸冷靜,從資金層面看,回流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的現象明顯,投資者的情緒也開始趨于穩定。25只科創板股票表現分化,大部分個股呈回落調整狀態。對此,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短期而言,由于首日達到最高漲幅,接下來的2-5個交易日預計仍然比較活躍,但是活躍程度可能較首日會有所下降,股價也將趨向于理性定價。從中期來看,波動區間會逐漸收窄,隨著更多的新股上市,市場更加成熟,也會有更加理性的定價,個股分化會更加明顯。長期而言,隨著新股增多,加上之后的漲跌幅限制,科創板市場將逐漸回歸理性,股指將回到更加理性的水平。
打新成績喜人的某公司董事長,中簽三只科創板股票,全部在當天中午收盤前賣掉了,收益情況分別是131%,329%和418%。他對記者表示:“前面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受資金面的情緒影響很大,資金博弈或者投機的成分更多,我會在五個交易日后參與交易,現在就看看,不動。”他還表示:“科創板首批企業絕大多數我覺得質地不錯,但普遍估值過高,企業是否適合長期投資,還需要一個觀察過程。
科創板的推出,給A股市場帶來科技股的大時代。
目前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首批科創板企業業績整體向好,其中15家的業績增速超過20%,不過也有少數業績下滑厲害以及繼續虧損的情況。
最新披露的業績情況顯示,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都已經披露或預披露中期業績。按照披露和預披露凈利潤增速下限來看,有15家公司業績增速超過20%,占比達6成。
其中,中微公司預告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約2500萬元-3000萬元,增速為289%-326%;嘉元科技預告凈利潤約1.6億元-1.95億元,增速為219%-289%。
當然,也有凈利潤大幅下滑和虧損的。新光光電凈利潤為442萬元,降幅達83%;鉑力特預告凈利潤為虧損256萬元,再度虧損,降幅達573%。
其實,國內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赴境外上市時,其中就有仍在虧損的情況。
科創板的包容性,從申請上市的5套標準可以看出,申報的企業不需要盈利也可以上市,凈資產為負同樣可以上市,進一步與海外成熟市場接軌。
基巖資本投資部總經理范波表示,整體來看,科創板市場開板交易,預計將會帶動A股市場迎來科技牛行情。

匯添富基金研究總監勞杰男指出,經濟轉型之中,新興產業將獲得趨勢性的發展機會。在新經濟、新興產業領域中,必將涌現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如信息技術、高端制造、先進材料、新能源等。為了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應對經濟結構轉型,資本市場也正在大力開展以科創板為代表的增量和存量制度變革,在引進優質標的同時加快劣質上市公司的淘汰。
對于科技板塊的投資,多家基金機構認為,科創板帶來的影響深遠,投資者需要對科技板塊的機會“精雕細琢”,從更加長遠和價值的角度理解和抓取科技行業的投資機會。
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助理王智慧指出,通過科創板,中國將有更多的優質科技創新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能夠通過資本市場募集到資金,更好更多地投入研發;A股市場也可以通過競價、參與投資,服務實體經濟;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這些公司的股票來分享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果,從而助力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科創板上市企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的角度,是從技術和產業邏輯的角度,我們可以觀察A股市場中的科技行業個股的真正質地,也可以了解市場能給予扎實的技術和產業以怎樣的估值。但是,A股科技個股的投資視野還應該更大,包括經濟轉型、社會變遷、技術革新等。從中短期來看,科技行業個股也可以從業績的角度追求確定性的機會,科技股投資難度很大,技術風險、應用風險等,不是投資者甚至也不是單家上市公司所能完全承擔的,如果從規避風險的角度出發,選擇已有相應業績體現并有相應后續創新投入的科技股做投資,將會是較好的平衡策略。”一位專注新經濟領域投資的基金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