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 以我國2008—2016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3 500個數據為樣本,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從企業整體風險——環境不確定性角度研究會計穩健性與審計收費的關系。研究發現,作為內部風險制約機制的會計穩健性能增加財務報表的可靠性,顯著降低潛在的審計風險,有效抑制審計收費的提高;隨著上市公司環境不確定性程度的提高,會計穩健性降低信息不對稱、及時確認可能發生損失的作用更加顯著,對降低審計費用的抑制效果更加明顯。因此,在環境不確定性已經成為常態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對會計穩健性的重視既有必要性又有重要性。
【關鍵詞】 會計穩健性; 環境不確定性; 審計收費
【中圖分類號】 F239;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9)15-0135-06
一、引言
會計穩健性是信息質量的重要特征之一。相對穩健的會計信息能有效提高企業盈余質量,緩解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代理成本,對企業的不良行為起到抑制作用,進而提高出具財務報表的可信度。保持適度的會計穩健性是會計師事務所調節被審計單位潛在風險的可行性措施。因此,作為企業內部風險制約機制的會計穩健性能有效降低審計風險,減少會計師事務所的溢價收費。市場外部環境風云變幻,上市公司面臨的外部環境愈加復雜、不確定性問題帶來的潛在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也愈加凸出,會提升管理層盈余管理的動機,即通常選擇對公司有利的會計估計方法與會計政策來緩解由此帶來的消極影響,加劇企業信息不對稱程度,影響企業聲譽[ 1 ]。新審計準則所推崇的風險導向模式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定價時需對上市公司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該類風險通常用環境不確定性來衡量。企業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提高,依靠管理層主觀判斷的交易事項增多,會引發企業信息不對稱程度的提升等消極影響。因此,審計過程中對于潛在的風險需要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審計師在審計定價的確定、出具審計報告的過程中都會考慮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的穩健性。隨著企業環境不確定性的提高,穩健的會計信息是否對會計事務所做出的審計決策與判斷起到作用?是否會有效抑制審計收費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究予以驗證。因此,本文以企業環境不確定性為視角,考慮企業與事務所的供需關系,驗證企業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內部會計穩健性以及兩者關系互動對審計收費的影響。
二、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審計收費作為供需雙方達成的服務定價,一直以來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國內外學者對審計收費的研究主要專注于審計定價的影響因素。影響審計收費的因素多種多樣,從公司特征、會計師事務所特征到公司治理等。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已從審計成本和風險溢價發展到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訟訴風險、媒體關注、內部控制等方面。本文主要從會計穩健性與環境不確定性兩個方面重點回顧。
會計穩健性要求及時確認可能存在的損失,延遲確認可能產生的收入,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信度[ 1 ]。穩健的財務報告可以降低公司利益相關者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有效抑制諸如經理層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降低企業潛存的風險。會計師事務所一般通過重視被審計單位的甄選與評估,增加人力、物力等資金投入,增加審計過程中的實質性分析測試,提高審計收費,發表非標準審計意見,終止審計合同等手段預防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激進的財務報告會降低會計信息質量,提高審計風險水平,會計師事務所會增加審計工作量以保證財務報表沒有重大錯誤陳述,提高審計收費。Gul等[ 2 ]以1996至1997年的金融蕭條為視角,研究發現審計成本諸如人力、物力的投入水平會隨企業會計穩健性降低而增加。
楊丹等[ 3 ]認為穩健性的會計信息能有效抑制投資過度、投資不足等問題。會計信息穩健性降低,企業面臨的審計風險相應提高,從項目成本的可行性來看,會計師事務所更傾向于對承擔的審計風險收取更多的風險溢價作為補償。為了將總體風險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審計師需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審計成本增加,而被審計單位的會計穩健性與審計收費具有替代作用,即要求公司保持一定的會計穩健性可以抑制審計收費的提高。這對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考慮到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一般于上半年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此時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將上市公司上一年度的會計穩健性作為審計定價的參考依據。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1:
H1: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上一年度的會計穩健性可以對審計收費產生抑制作用。
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受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環境不確定性的提高,將會影響公司穩定的生產經營環境,并且上市公司管理層根據經營環境做出相關企業決策與預測的難度大大提升,企業面對的整體風險增加,甚至可能對公司聲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牛建波和趙靜[ 4 ]認為環境不確定性會提高管理層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問題的發生,提高利益相關者信息不對稱水平。隨著企業整體風險提高,公司管理層面對實現預計經營目標、經營業績等壓力,會做出提前確認未來經營期間盈余的行為。申慧慧[ 5 ]研究發現隨著企業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更為明顯,通常以超額應計方式減緩盈余波動的不穩定性,而審計師能夠感知環境不確定高的企業潛在的錯報風險較大,需要管控的審計風險處于較高程度,對被審計單位整體風險的識別、估計更加困難,由此帶來信息判別成本提高。為此,需要執行更多的審計工作,以便搜集更為可靠的審計證據,額外的審計工作量直接導致審計費用的提高。
另一方面,會計穩健性能有效抑制上述情況實現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穩健的會計信息能降低利益相關者信息不對稱的狀況,減緩委托代理沖突。李偉[ 6 ]以我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提出審計師在審計定價的確定、出具審計報告過程中都會考慮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的穩健性。因此,環境不確定性越高,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越強,依靠企業管理人員主觀判斷的事項越多。而在信息不對稱約束下,審計師與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溝通難度以及識別審計風險的難度顯著上升,此時上市公司穩健的會計信息會得到審計師更大的重視,進而對審計收費的提高起到抑制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2:
H2: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企業環境不確定性較高時,會計穩健性可抑制審計收費的提高。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
本文涉及的數據均來自CSMAR數據庫,使用Spss21.0進行數據處理。選取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時間跨度為2008—2016年,并做如下處理:剔除數據異常的ST、PT類公司、數據缺失的公司、金融行業公司;剔除銷售收入數據不足5年的公司以提取環境不確定性相關數據;為避免極端值影響實證結果的穩健性,對連續變量在1%以下和99%以上的樣本進行了Winsorize處理。最終得到3 500個樣本數據。
(二)檢驗模型構建
其中,審計收費(Lnfee)為本文的被解釋變量,選用公開披露的境內審計收費合計數的自然對數為衡量審計收費的代理變量,考察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環境不確定性(EU)為本文的解釋變量,采用未經行業調整的環境不確定性,同時對該指標的衡量使用過去5年非正常銷售收入的標準差能更準確地衡量環境不確定性。會計穩健性指標(LagConserv)為本文的解釋變量,選用非經營性應計項衡量會計穩健性??紤]到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業務約定書一般于上半年簽訂,此時事務所主要將上一年度的會計穩健性作為審計定價的參考依據,故將LagConserv指標滯后一期帶入模型。同時參考國內其他學者對審計收費的研究,本文主要從事務所規模(BIG10)、公司內部治理特征(NSOE、NDUAL)、審計意見類型(OPINION)、被審計公司財務特征(MB、RECINV、LEV、ROA、RET)等方面選取控制變量,并引入行業和年度兩個虛擬變量。各主要變量的定義及計量方法如表1所示。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為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可以看出不同公司審計收費(Lnfee)差異較大,2008—2016年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平均值為13.659,同時該指標在11.983~16.687之間變動。會計穩健性(LagConserv)平均值為0.017,表明上市公司在2008—2016年具有一定的會計穩健性,穩健性指標的變動區間為-1.236~0.837,表明部分公司采取激進的會計政策,部分公司的財務報告比較穩健,即公司之間會計穩健性存在差異,但總體來看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較弱。環境不確定性(EU)平均值是0.542,變動區間為0.03~2.66,表明不同公司的風險性差異較大。其他變量中,事務所規模(BIG10)平均值為52.1%,表明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十名占據國內52.1%市場,份額較高;企業性質(NSOE)平均值為0.626,表明國有控股公司較多,占據62.6%的份額,基本與我國實際相符;市賬比率(MB)變動區間在0.769~15.114之間,表明不同公司成長性存在差異。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為主要變量的相關系數??梢钥吹剑髯兞块g相關系數的絕對數小于0.5,表示本文選取的變量比較合理,不存在共線性問題。Lnfee與LagConserv、EU相關系數分別為-0.244、0.109,且在1%水平上顯著相關,初步驗證了本文的研究假設??刂谱兞恐?,事務所規模BIG10相關系數為0.225,且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國內“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素質高、審計經驗豐富,品牌“溢價效應”在我國審計市場比較顯著。企業性質NSOE相關系數為-0.313,且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表明一方面國有控股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督,約束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提供的財務報告可靠性較高,相對于非國有企業審計收費較低[ 10 ];另一方面,國有企業一般與政府機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相對于非國有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的議價能力較強,審計收費較低[ 11 ]。審計意見OPINION相關系數為0.093,且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表明審計師非標審計意見的出具需要搜集更多審計證據、投入更多精力與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進行溝通,導致審計收費的提高[ 12 ]。市場收益率ROA、業務復雜性RECINV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強,業務具有更大的復雜性,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審計需要投入更多的審計資源,帶動審計成本的上升[ 13 ]。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否兩職合一(NDUAL)相關系數為0.061,且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表明非“兩職合一”不能遏制大股東的機會主義行為,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承擔的審計風險較高,審計收費亦較高。
(三)環境不確定性、會計穩健性與審計收費回歸分析
表4為回歸結果。回歸(1)檢驗的是LagConserv對Lnfee的作用效果。LagConserv的系數為-0.561,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表示在我國審計市場上,提高審計收費來控制風險難度較高,而要求被審計公司具有穩健的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審計風險,增加審計人員對公司財務報告的信賴程度,減少審計人員在實質性測試等環節的審計工作量,進而降低審計成本溢價,相應地降低審計收費。即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越強,對審計收費的抑制作用越明顯,假設1得以驗證。
回歸(2)檢驗的是EU對LagConserv與Lnfee的作用效果是否有顯著影響。LagConserv的系數為-0.159,顯著性水平5%,表示會計穩健性仍然體現出對審計收費負相關的關系,假設1成立。EU的系數為0.144,交叉項LagConserv×EU的系數為-0.963,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進一步檢驗發現EU+LagConserv×EU的系數顯著為負,這表明環境不確定性是影響會計穩健性與審計收費關系的重要因素,存在會計穩健性時,環境不確定性對審計收費作用效果明顯降低。即隨著環境不確定的提高,公司面臨的整體風險提升,審計師需要承擔的審計風險處于較高水平,此時會更加重視被審計單位的會計穩健性,企業風險與會計穩健性的相互替代作用能有效抑制審計收費的提高,假設2得以驗證。
同時,對未經行業調整的EU劃分為兩組子樣本以進一步驗證假設2,即按照所處行業中位數將3 500個樣本劃分為1 760個低環境不確定性組和1 740個高環境不確定性。若某公司EU高于所在行業EU中位數,該公司屬于高環境不確定性組樣本,否則屬于低環境不確定性組樣本。再次利用模型(1)對兩組樣本進行回歸。回歸(3)、(4)為在不同環境不確定性分組中,檢驗LagConserv對Lnfee的作用效果是否有差異?;貧w(3)為低環境不確定性組的檢驗結果,LagConserv的系數為-0.387,顯著負相關;回歸(4)中為高環境不確定性組的檢驗結果,LagConserv的系數為-0.857,亦顯著負相關。低環境不確定性組LagConserv的系數絕對值0.387明顯小于高環境不確定性組LagConserv的系數絕對值0.857,表明環境不確定性越高,越會提高管理層盈余管理的動機,則會計穩健性降低信息不對稱、及時確認可能發生的損失的作用更加顯著,審計人員更傾向于穩健的財務報告以期降低所承擔的風險[ 14 ]。即環境不確定性越高,會計穩健性對審計收費的抑制作用越強,假設2得以進一步驗證。
表4回歸結果還可以看出各控制變量對審計收費的作用效果。BIG10回歸系數為正且顯著,由此得出國內“十大”事務所具有品牌效應,導致審計收費溢價顯著;NSOE回歸系數為負且顯著,說明國有企業的審計收費明顯低于非國有企業;ROA回歸系數為負且顯著;NDUAL回歸系數為正且顯著,即上市公司若非“兩職合一”,則審計收費較低。
(四)穩健性檢驗
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加穩健,本文剔除行業環境的影響,用經行業調整后的環境不確定性(IEU)作為環境不確定性的替代變量來檢驗以上假設。同時,根據經行業調整的環境不確定性(IEU)的中位數,將樣本公司劃分為兩組子樣本,重新帶入模型進行回歸,再次對以上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做出證明。即上市公司良好的會計穩健性既可以提高盈余質量,又能夠發揮降低財務報表錯報風險和舞弊風險的可能,進而降低審計收費的風險溢價。
五、結論
企業保持較高的會計穩健性會降低信息不對稱水平,提高被審計單位財務報告的可信度,降低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判別成本,從而降低審計收費的溢價部分。會計穩健性抑制審計收費的作用效果顯著。由于這種關系會受到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環境不確定性越高,依靠管理層主觀判斷的事項增多,會計穩健性起到降低信息不對稱、及時確認可能發生損失的作用就更加顯著,從而緩解環境不確定性對審計收費的負面影響,審計人員更傾向于穩健的財務報告以期降低所承擔的審計風險,使得會計穩健性對降低審計費用的效果更明顯。
以上研究結論為從企業整體風險角度來檢驗審計風險導向模式的實施效果提供了契機。我國對作為內部風險制約機制的會計穩健性的重視既有必要性又有重要性。提高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的必要性在于防范環境不確定性引起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重要性在于穩健的會計信息可以節約企業有限的資金,降低企業承擔的審計收費。
【參考文獻】
[1] GHOSH D, OLSEN L.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managers'use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34(2):188-205.
[2] GUL F A. Audit pric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economic equilibrium[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1999,18(1):90-100.
[3] 楊丹,王寧,葉建明.會計穩健性與上市公司投資行為:基于資產減值角度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2011(3):27-33.
[4] 牛建波,趙靜.信息成本、環境不確定性與獨立董事溢價[J].南開管理評論,2012(2):70-80.
[5] 申慧慧.環境不確定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0(1):89-96.
[6] 李偉.不確定性環境下會計穩健性對審計收費、審計意見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5(1):91-98.
[7] SIMON D T, FRANCIS J R.The effects of auditor change on audit fees:tests of price cutting and price recovery[J].Accounting Review,1988,63:255-269.
[8] 申慧慧,于鵬,吳聯生.國有股權、環境不確定性與投資效率[J].經濟研究,2012(7):113-126.
[9] 朱松,陳關亭.會計穩健性與審計收費:基于審計風險控制策略的分析[J].審計研究,2012(1):87-95.
[10] 陳俊,楊旭東.環境不確定性、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收費[J].審計研究,2016(4):61-66.
[11] 燕華凱.產權性質、市場化進程與審計收費關系研究[J].財會研究,2013(1):64-67.
[12] 張俊瑞,劉慧,楊蓓.未決訴訟對審計收費和審計意見類型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5(1):67-74.
[13] 劉婧,張雙鵬.環境不確定性、股權結構與審計延遲[J].財會通訊,2013(9):34-38.
[14] 樊燕萍,崔懷谷.不確定性、會計穩健性與投資效率[J].會計之友,2018(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