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賢 周金明 李圓圓


摘? ?要:文章研究設計了一種基于STM32單片機的光伏模擬器,該設計的拓撲結構采用Buck電路,采用查表法和PID算法相結合的控制方法,實現了小功率光伏模擬器設計。完成了系統軟硬件設計和調試,對實驗樣機進行測試,結果表明,該設計能模擬光伏陣列的輸出特性,具有成本低、穩定可靠、人機界面友好等特點,可應用于小功率太陽能照明控制器、光伏逆變器的設計開發測試場合,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較廣泛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光伏模擬器;Buck;查表法;同步整流;開關電源
隨著光伏能源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各國對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發方興未艾[1],在光伏發電技術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對產品進行測試,需要光伏電池板接入,測試產品在不同的光伏輸出情況下具有不同的性能。然而,使用真實的光伏電池板,往往存在測試不夠靈活、不全面的缺陷,因依賴自然條件而難以得到不同輸出特性下產品的性能測試結果。為此,本文研究設計了一種以STM32為控制核心,利用Buck同步整流電路為功率轉換模塊,可模塊化串并聯的小功率光伏模擬器,它能替代研發測試過程中的太陽能電池板,避免天氣等因素影響光伏系統的開發測試,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 ? 系統結構
本文設計的陣列模擬器系統是根據Buck拓撲DC/DC轉換電路制作的[2],主要由主微處理器、驅動電路、DC/DC轉變電路、電流電壓取樣、人機交互及供電模塊等組成。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 ? 硬件設計
本設計中采用Buck同步整流電路為主要DC/DC變換電路[3],利用N溝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管作為開關器件。以LM2596-adj降壓模塊提供為12 V的MOS管驅動電壓,使用LM2596-5.0模塊提供5 V的主控模塊及人機交互模塊電壓。使用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低壓損恒壓芯片AS1117-3.3將5 V穩壓至3.3 V供給STM32核心,使用高性能STM32作為系統主控制器,樣機使用的具體型號為STM32F103VET6,在樣機上的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 Unit,MCU)上的ADC上加上低壓差電壓基準REF3030,該基準能提供1‰精度的3.0 V恒壓,實現MCU的高精度模數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取樣。
3? ? 程序設計
3.1? 整體控制思路
本設計實現光伏陣列輸出特性曲線的V-I輸出,整體的控制思路為:對當前輸出的電壓電流值取樣,運用查表法與預先錄入的光伏曲線進行比較,獲得當前電壓下應輸出的功率或電流,將在當前電壓下應輸出的電流值與當前電流的實際值送入比例—積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調節器,根據PID調節器返回的值更新占空比,如此循環。
3.2? 輸出曲線追隨算法
本設計的光伏陣列模擬研究重點之一為輸出特性曲線追蹤算法。
在本設計中,輸出電壓與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波當前占空比D相關,理想情況下,當電路穩定且負載R不改變時,占空比也不改變,則輸出的電勢V及輸出電流I均不變,對應于圖2的a點[4]。
若此時負載R發生改變為R',在相當短的時間Δt內系統未作出調節反應,因有輸出電容的存在,此時輸出電壓V'可近似等于V,但輸出電流I'會較大區別于I,相當于此時輸出對應于圖2的b點。此時,主控采集輸出電流I',利用查表法可以查詢到當前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與輸出曲線不符,于是啟動調節機制,會將當前采集到的電流I'與特性曲線應輸出的電流I送入PID比較器,從而會根據比較器反饋的值,自動調節PWM的占空比,使輸出沿圖2的線性特性向c點移動。經過數輪上述調節方式調節后,輸出電流電壓得到更新,將滿足預設的輸出特性曲線。
3.3? 人機交互模塊界面
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是一個產品設計時需要考慮的方面之一。本設計的光伏模擬器使用了人機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串口屏作為人機交互界面,并為其設計了交互界面用戶界面(User Interface,IU),人機交互界面UI如圖3所示。
4? ? 測試
按照本文設計方法設計樣機(見圖4)并通過軟硬件分模塊測試后,為樣機主控MCU裝載程序,使用電源提供24 V的電能,使用電子負載模擬用電器,使用萬用表分別測量接入指標與輸出參數。
測試時,調節電子負載為電壓模式,分別設定不同的電壓,觀察萬用表的數據與本設計顯示屏的數據,并記錄以便分析。根據以上數據,可以描繪制圖出本系統的輸出電流特性與電壓對應曲線,與本設計需復現的光伏曲線的比較如圖5所示。
5? ? 結語
本文設計的光伏陣列模擬器,是基于Buck同步變換DC/DC變換拓撲,利用查表法和輸出特性曲線跟蹤算法設計的,具有體積小、動態響應快的優點,利用本設計,通過串并聯可以模擬更大功率的光伏陣列,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楊金煥,葛亮,談蓓月,等.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J].上海電力,2006(4):355-361.
[2]JEWELL W T,UNRUH T D.Limits on cloud-induced fluctuation in photovoltaic generation[J].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1990(1):8-14.
[3]QIAO G.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controlled PV array simulator[J].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2010(2):468-473.
[4]馮玉,周林,傅望,等.光伏陣列模擬器綜述[J].電氣傳動,201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