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公路客運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是其業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特殊性。會計核算的落實,對于公路客運企業營運車輛資產以及運輸收入等方面會計處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自有車輛實行車輛承包經營行為的基本特征出發,明確了內部車輛承包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對賬務處理情況進行分析,進一步探尋完善會計核算的基本思路,并對內部車輛經營承包財務會計信息的特點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會計核算;完善
中圖分類號:F27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6-0107-02
一、 引言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高鐵動車的飛速發展,人們中長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已經由客運大巴轉換成高鐵動車,傳統的公路客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與發展危機,公路客運企業必須加快改革步伐,轉變經營思路,強化經營管理以提升客運企業盈利能力。公路客運企業為適應市場,挖掘員工拓展業務的潛能,有效控制生產經營成本,實現降本增效,內部車輛承包業務越來越顯得重要。就內部車輛承包業務來說,無論采取何種經營模式,都必須要落實會計核算,其直接關系著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因此對會計核算的完善途徑進行探討是非常必要的。
二、 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經營行為的基本特征
公路客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內部車輛承包責任制的表現形式存在多樣性。基于會計規范方面出發來界定車輛承包經營行為,能夠促進車輛承包業務會計核算的規范化。就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經營行為的基本特征來看,公路客運企業為發包方,所屬企業員工作為承包方,員工與企業簽訂車輛承包經營合同,以公路客運企業名義開展運輸生產經營活動,由公路客運企業作為主體來承擔運輸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民事責任。就營運車輛來看,屬于公路客運企業的固定資產,無論取得方式如何,只要車輛注冊登記為公路客運企業,則確認為企業固定資產之一。運輸收入和運輸成本由公路客運企業加以確認。若公路客運企業并未對上述內容進行確認,只是對收取的承包費進行會計處理,則不屬于本文所指的內部車輛承包經營行為,在會計核算方面,僅僅是依照不動產車輛租賃業務來進行賬務處理。
三、 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在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經營的過程中,以發包方公路客運企業作為會計核算主體,通過CAS規定來對從事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所取得收入以及發生支出加以執行。對于符合財稅[2013]106號文件中有關單車承包經營行為的界定條件,以發包人公路客運企業的名義對外經營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依照財稅[2013]106號文件來進行處理,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所產生的增值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繳納由發包方公路客運企業來承擔。
四、 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賬務處理
(一)發包方公路客運企業核算統一收取的運輸收入
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會計核算的基本特征在于,對于承包車輛從事旅客運輸服務所取得的運輸收入,應由發包方企業來進行稅務發票開具和統一核算,若企業無法完成此項工作,則由承包車輛繳納承包費,其余收入與成本核算與企業并不存在關聯,無論合同如何簽訂,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一律按照不動產車輛租賃業務來進行會計處理。
(二)發包方公路客運企業不能直接收取的運輸收入不做賬務處理
在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中,承包方由于部分運輸服務不通過發包方結算,而是直接向服務對象收取費用,若承包方不將此類運輸服務收入上交至發包方,則發包方企業無法作為運輸收入進行賬務處理。
(三)成本費用的核算
由于車輛仍是公路客運企業的固定資產,員工仍是企業的員工,那么由發包方公路客運企業代墊的車輛保險、修理等費用,以及企業為員工發放的工資、五險一金等職工薪酬費用,應由發包方企業來統一進行賬務處理。如果員工自己支付的車輛費用,只要是取得了企業規定的發票,仍可以上交公司由公司統一做賬。若員工自己支付的車輛費用未取得合規發票,則公司拒絕接收,并不進行會計處理。
五、 進一步完善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會計核算的基本思路
(一)規范運輸收入確認
公路客運企業在內部車輛經營責任承包制度下對運輸收入進行確認時,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差異化的方式,對于由公路客運企業統一組織的運輸業務且開具稅務發票的,需在會計期末依照稅務發票所開具金額來對運輸收入加以確認。對于承包方實際上交的不需要發包客運企業開具稅務發票的運費,則企業按照不開票運輸收入進行確認。
(二)規范運輸成本確認
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經營責任承包制度下對運輸成本進行確認時,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區分,對于發包方公路客運企業為承包車輛所繳納的各種稅費、承擔的折舊和代墊的各項費用,需將其計入車輛費用具體成本科目中。承包者直接購買并支付的燃油、修理、車輛通行費等與車輛相關的費用,并依法取得合規稅務發票,可以將發票上交至發包企業,由發包企業統一核算車輛成本費用;發包方企業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要求承包方按企業規定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包方企業應支付給承包方的超承包收入大于企業代墊或承包方提供合規發票的車輛費用之間的差額,如果承包方是發包方員工,可直接確認為給員工發放的工資薪金,如果承包方不是發包方員工,則可按照勞務報酬支付,同時發包企業依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六、 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財務會計信息的特點及思考
(一)運輸收入核算信息比較完整
公路客運企業內部車輛承包業務中,營運車輛的運輸收入一般是由發包客運企業統一結算并核算,發包客運企業統一對外開具稅務發票,對外提供的運輸收入信息也具有相對完整性。在營運車輛差異化經營模式下,司機都存在一定的中途停車載客概率或者私自載貨等概率,不受集約化經營和內部車輛承包業務的影響,該部分收入未能納入發包方企業統一核算范圍內,這一部分收入占比較小。但在內部車輛承包業務下,制度安排使得此種方式下所獲得的運輸收入存在相應合規性。
(二)營運車輛運輸成本的信息難以完整
在承包方直接承擔所承包車輛的燃料費、通行費、維護修理費等,如果承包方未取得合規發票上交給發包方,則發包方企業無法直接核算這一部分運輸成本。因為承包方上交給發包方的車輛費用發票不會大于承包方的超承包收入,所以企業核算的車輛相關成本費用有可能與營運車輛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的支出項目和金額存在差異,這就無法保證能夠準確反映營運車輛運輸成本的完整信息。在此種情況下,道路運輸企業有必要采取優良的內部控制措施,對承包方進行鼓勵,以確保所提供運輸成本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三)內部車輛承包業務利潤確定性
發包方企業開展內部車輛承包業務,無論如何核算承包車收入成本,只要以合同簽署方式在承包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在承包期限內,發包方取得的利潤一般都是確定的。由于承包營運車輛實際完成運輸收入和成本不能全部由發包方客運企業統一核算,承包車輛完成的實際運輸利潤與企業核算的運輸利潤有可能會存在一定差異,或大或小,因此公路客運企業有待進一步對在財務報告中對承包車輛實際完成運輸利潤信息披露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七、 結語
通過以上研究可知,對于公路客運企業來說,內部車輛承包業務的開展,實際上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體制深化改革的一次嘗試,能夠以企業業務特征為對象所選擇的一種經營模式,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交通運輸等相關政府部門并未就內部經營責任制度進行統一規范,這就使得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在表現形式上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公路客運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內部車輛承包業務會計核算的不斷完善,不斷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促進公路客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沁. 對汽車運輸企業單車核算的幾點思考[J].中國經貿, 2014(13):247-248.
[2]周國光. 進一步完善道路運輸企業內部單車承包業務會計核算的思考[J].交通財會,2016,343(2):4-9.
[3]王偉.淺談道路運輸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物流商論,2018(33):11-12.
[4]項軍.公路運輸企業實行公車公營的會計核算及內部控制[J].交通財會, 2015,216(7):24-27.
作者簡介:
吳世俊,女,江蘇徐州人,中級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江蘇快鹿汽車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財審部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