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朗 李曉波
摘要:本文以江口縣白沙水庫工程為例,分析如何在環評工作中最大可能地保護飲用水源保護區,從環評的早期介入、工程設計等方面進行探討,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及實踐性的參考意見,盡量減少項目建設對水源保護區的影響。
關鍵詞:江口縣白沙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環評工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6-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6.006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Baisha Reservoir Project in Jiangkou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how to protect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in the EI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ngineering design of EIA. It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taff and minimize the impac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on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Key words: Baisha Reservoir;?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work method
近幾年,貴州的水利建設項目較多,某些工程不可避免的會涉及一些環境敏感區,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黔府發〔2018〕16號)已將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納入保護范圍;貴州省人民政府在2018年10月16日發布了《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黔府發〔2018〕29號)。因此,妥善處理工程建設與保護水源之間的關系是當前亟待探討的重要話題。
1 江口縣白沙水庫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況
白沙水庫位于江口縣桃映鎮西南面的任家店村新隆坪組,水庫壩址位于小江二級支流茶溪河上,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水源工程和灌區輸水工程。水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取水兼放空建筑物和生態放水管;灌區輸水工程主要由總干管、怒溪干管、 桃映干管、7條支管、3座隧洞以及3座提水泵站組成[1]。
工程任務為灌溉、集鎮供水及灌區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成后,可解決江口縣桃映鎮、怒溪鎮、碧江區和平鎮、松桃縣牛郎鎮四個鎮的32509畝耕地(水田21704畝、旱地10805畝)灌溉用水以及桃映集鎮(含溪口老街、新寨新區)、和平鎮集鎮32410人和四個鎮灌區農村39320人、13387頭大牲畜、26774頭小牲畜的飲水問題,年供水量1775萬m3(P=80%灌溉水量1267.5萬m3,P=95%人飲供水量507.5萬m3)。同時,水庫每年還將下放生態環境水263.3萬m3。
1.2 流域概況
1.2.1 茶溪河
茶溪河為工程樞紐所在河流。為寨英河一級支流,小江的二級支流,發源于江口縣怒溪鎮龍塘坡,河源高程1061.5m,主河道由西北向南流,經杉木塘、圍家壩、坪忙河、坪忙壩、滑石板,與茶溪寨處轉而向東北流,再經鹽井壩、壩竹坪、馬田、殿灣、下馬田、于龍家溝匯入小江,全流域面積64.7km2,主河道長21.5km。白沙水庫位于茶溪河中游河段,壩址集水面積30.9km2,河長11.35km,主河道加權平均比降41.66‰。
1.2.2 小江
小江為白沙水庫工程輸水沿線經過的河流。為錦江一級支流,發源于松桃縣寨英鎮陽雀村,至沙壩折轉向南進入江口縣境,在松桃縣境內稱普覺河。經勻都、坪杏,右納寨英河。于核桃坪進入銅仁市,繼續流經和平、龍魚、兩河口,于銅仁市區匯入干流錦江,流域面積1373 km2,主河道長97km,流域呈扇形[1]。
2 環評工作方法淺析
判斷白沙水庫工程是否涉及水源保護區,首先是環評的早期介入,如識別出涉及保護區,應及時與工程設計人員溝通,共同商討能否改線、改址避讓水源保護區,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如因地形、施工等客觀原因確實無法避讓,則后期施工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水源及其周邊環境。
2.1 環評的早期介入
環境影響評價應盡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點關注項目選址(或選線)、工藝路線(或施工方案)的環境可行性。
在白沙水庫工程進行選址(選線)時,環評工作人員搜集了項目區涉及區縣的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識別出白沙水庫輸水管道沿線涉及2個水源保護區,分別是銅仁市碧江區和平鄉供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二級保護區以及碧江區和平鄉陳家寨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一、二級保護區[2]。
2.1.1 銅仁市碧江區和平鄉供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和平鄉供水廠位于和平鄉和平村,屬河流型水源地,取水量197 m3/d,供水人口約2400人,取水點位于和平鄉和平村。其保護區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為3.38 km2,其中一級、二級保護區面積分別為0.24 km2和3.14 km2。白沙水庫管線有0.87km位于其二級保護區。
2.1.2 碧江區和平鄉陳家寨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陳家寨水廠位于和平鄉陳家寨村興隆坳,屬河流型水源地,取水量99m3/d,供水人口預計約2100人,取水點位于和平鄉陳家寨村。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為4.9 km2,其中一級、二級保護區面積分別為0.31 km2和4.59 km2。白沙水庫管線有0.37km涉及一級保護區,有0.53km涉及二級保護區。
2.2 工程設計
環評工作人員及時將工程涉及水源保護區的信息反饋給了工程主設人員,經環評、水工、地質、水文等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商討,將工程部分管線改線,調出了碧江區和平鄉陳家寨水廠水源保護區的一級保護區,但無法調出碧江區和平鄉及陳家寨供水廠水源保護區的二級保護區。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水源保護區以公路為界,如若選擇避開保護區,則需將管線調至公路另一側,該側公路兩側地形陡峭,不具備沿公路兩側布置管線的條件;公路至管線區域內民房集中連片,還有企業廠棚,如在此區域內布置管線,會增加移民搬遷費用,加大實施難度;
(2)經現場踏勘,公路至山體側高程較高,管道水壓不夠,不宜布置,如要布置需增加輸水隧洞,施工難度極大。
白沙水庫工程管線經優化后不再涉及一級保護區,但由于地形、地質及施工難度等客觀原因,部分管線仍位于二級保護區內。
3 影響分析
白沙水庫工程為供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屬于水源保護區內限制開發的建設項目,項目運行期無污染。根據白沙水庫的工程布置,僅部分管線涉及二級保護區,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無施工區及渣場布置,輸水管線均采用地埋式鋪設,僅施工期在管線鋪設地有局部開挖,且施工期相對較短,管線鋪設完畢后跡地清理、植被恢復,能保持與周邊原有景觀相協調。因此工程建設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影響很小,不會對取水點水質造成不利影響。
4 水源地保護措施
由于地形、地質及施工等方面的客觀原因,白沙水庫管線無法完全避讓飲用水源保護區,在施工時應采取以下保護措施:
施工過程中應注重土石渣的防護,并與周圍景觀相協調;二級保護區內禁止布置施工營地、渣料場等施工臨時措施;輸水管線開挖時嚴禁使用炸藥放炮等,管線埋設過程中,沿線會產生臨時堆渣,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使用編織土袋對管線沿線臨時堆渣臨時攔擋,土袋裝填管線渣土,不另外取土;管線、圍堰鋪設完成后,及時回填土石方、拆除土袋,將多余廢棄的土石方及時清運至渣場堆放,及時清運生活垃圾,在圍堰處投加絮凝劑加快SS沉淀,防止污染下游陳家寨水廠取水口;嚴禁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油料、炸藥、化學品物質等建筑材料臨時堆放場;施工結束后,及時跡地清理,并進行植被恢復,與周圍環境、景觀保持協調。
5 結論
總而言之,環評的早期介入是避免工程涉及敏感區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過早期介入,江口縣白沙水庫工程最大限度地避讓了水源保護區,因客觀原因無法避讓的,在采取相應環保措施后對水源地的影響很小。
由于目前環境影響評價的分析方法和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因此部分分析還不具備很強的說服力。但是本文作為江口縣白沙水庫決策的依據,充分考慮了項目涉及水源保護區的影響,為本項目以及類似的一些水利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代斌,黎耀貴等.江口縣白沙水庫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貴陽: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8.
[2]李曉波,徐江,姚軍等.江口縣白沙水庫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R].貴陽: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8.
[3]鮑建國,張紅.水源保護區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點探討[J].中國科技縱橫,2013(2):11.
[4]李官三.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方案項目研究[J].綠色科技,2018(14):34-35.
收稿日期:2019-03-02
作者簡介:覃朗(1980-),男,漢族,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利水電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及環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