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拆爐并網是北方各地區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從經濟關系角度分析鍋爐房的產權構成,以期從政策層面為地方政府獻計出力,切實推動拆爐并網、實現環保減排。
關鍵詞:環保;拆爐并網;熱電廠;鍋爐房;經濟關系
中圖分類號:X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6-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6.142
Abstract: The demolition of the grid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nor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boiler ho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relation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from the policy level,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urna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molition furnace grid; Thermal power plant; Boiler house; Economic relationship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戰略部署,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東北三省、各地區都在落實層面出臺了具體文件。
1 拆爐并網是環保減排的主要措施
目前,各地區進行大氣污染治理、實現環保減排的主要措施是拆爐并網,即將需拆除的燃煤小鍋爐并入大容量鍋爐;有熱電廠的,優先并入熱電廠。究其原因,一是熱電廠生產方式的先進性,決定其效率更高、耗能更低;二是電廠排放標準更高,能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達到燃氣電廠標準,該技術已成熟并普遍推廣。
大連市方面,出臺了《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大連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大政發〔2018〕41號)[1],明確規定“2018年,拆除市級以上工業園區10t及以下燃煤小鍋爐49臺,取締2014年以來新注冊的265臺10t及以下燃煤鍋爐。2019年,提高淘汰燃煤鍋爐標準,擴大實施范圍,推進淘汰城市建成區20蒸噸/h(或14兆瓦)及以下燃煤鍋爐。到2020年,除依據城市供熱專項規劃確需保留的供暖鍋爐外,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20蒸噸/h(或14兆瓦)及以下燃煤鍋爐要予以淘汰。”
2 經濟補償問題影響了拆爐并網的進度
拆爐并網的本質是通過行政手段吊銷小鍋爐的供熱許可,途徑是通過供熱聯網、熱用戶移交、鍋爐房拆除、減少燃煤小鍋爐排放,達到環保減排的目的。
在拆爐并網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是解決被拆除鍋爐房資產(供熱聯網必須使用的,如設施、土地、房屋)向聯網企業過渡產生的財產理順與可能發生的糾紛處理問題。由于供熱的盈利性有限,實施拆爐并網又產生一定的工程和環保成本,供熱企業之間發生完全并購存在一定困難,加之實際工作中又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這都成了實施拆爐并網的瓶頸。
為此,許多拆爐并網都需要地方財政支持,部分地方政府也出臺了拆爐并網的補貼政策,對鍋爐房出讓單位或供熱聯網接收單位進行補償,以使得拆爐并網得以實現。
筆者認為,在各地方政府財政普遍吃緊的情況下,再讓政府拿出大筆資金開展此項工作將是非常困難的,這也勢必影響到拆爐并網工作的進行。應該說,經濟補償問題一定程度影響了環保減排的實施。
3 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構成的鍋爐房資產是公共產權
其實,這些錢不是都需要出的。從經濟關系角度分析,供熱企業資本的起始來源主要由政府轉付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部分地區也稱“集中供熱入網費”“熱源建設費”“供熱工程費”)和少部分自有資金所構成,而購房人在向開發商交購房款中包含了這部分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資金,依據“誰投資、誰擁有產權”的原則,其實質就是購房人以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的比例擁有供熱企業部分產權(見圖1)。在購房人不具備實際持有條件的情況下,政府既然征收轉付,就理應代持這部分公共產權。鑒此,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構成的鍋爐房資產應是政府代為管理的公共產權。
4 明晰鍋爐房經濟關系,助力拆爐減排
鑒此,應將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形成的資產從鍋爐房總資產中抵扣,此做法在法理上也是站得住腳的。在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難以實施拆爐并網的情況下,通過明晰鍋爐房的經濟關系將有助于推動拆爐并網的進行,從而實現了環保的提質升級、達到減排目的。
5 相關建議和措施
(1)在拆爐并網時,僅需對剩余少部分資產(供熱企業全部資產–政府劃撥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資產)進行評估,對于評估后的資產,政府或聯網企業既可直接經濟補償,也可作價交易、折價入股(見圖2),這樣可實現多元經營,也便于兩個供熱企業的融合。
(2)在供熱立法上,明確供熱工程建設配套費形成的設施為公用基礎設施,資產性質為國有資產,實行特許經營,國有企業、非公企業均可授權經營,特許期滿后政府無償收回,重新發包,以確保供熱工作的良性循環。
6 結語
在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難以實施拆爐并網的情況下,通過明晰鍋爐房的經濟關系將有助于推動拆爐并網的進行,從而實現了環保的提質升級、達到減排目的。
參考文獻
[1]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大連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R].大政發〔2018〕41號,大連.
[2]王幸福,王哲.低碳經濟下廣東省湛江生物質發電前景探討[J].南方論刊,2018(05):192.
[3]葉文存.讓生物質發電成為治污的有力科技手段[J].寧波通訊,2015(17):97.
[4]梁小烽.適用于生物質發電廠環保設備介紹[J].甘蔗糖業,2014(01):14-+15.
收稿日期:2019-01-19
作者簡介:吳近(1987-),男,漢族,工商管理碩士(在讀),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保溫管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