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萍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鄭州市與各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創新能力的現狀,找出鄭州經濟發展創新能力的差距,分析經濟發展創新能力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體系建設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為鄭州未來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經濟發展;創新能力;鄭州
一、鄭州與各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創新能力指標對比
(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及其占GDP比重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發展的能
力和水平,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是反映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我國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評價指標。
從表中數據看,各城市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量鄭州排在倒數第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鄭州跟重慶基本處于一個水平,遠遠落后于其他城市,而且可以看出其發展勢頭有放緩趨勢,暴露出社會經濟發展的軟肋和薄弱環節。
(二)專利授權數
專利授權數是創新活動中間產出的重要成果形式,反映研發活動的產出水平和效率。
從專利授權數看:第一層次是北京;第二層次是上海、廣州;第三層次是重慶、天津、成都;武漢、鄭州、西安排在第四層次,與其他國家中心城市差距明顯。
(三) 技術市場成交額
技術市場成交額反映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規模,也反映科技創新的活躍態勢。
結果表明:鄭州雖然在2013-2017年之間有一定的增長勢頭,2018年技術市場成交額大幅度下降,并且成交額規模與其他城市差距相當大,說明鄭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鄭州科技成果的適用性不強。
二、鄭州經濟發展創新能力發展趨勢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鄭州經濟發展創新能力指標基本處于全面落后的狀態。但也不難看出這幾個指標表現出一定的增長勢頭,下面對創新能力指標的發展速度進行分析。
數據表明:不考慮沒有數據的城市,鄭州市在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三項速度分析指標中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四,表明鄭州在這幾個指標的發展趨勢上有一定的潛力,我們要正視差距,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假以時日鄭州一定能迎頭趕上。
三、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提高經濟發展創新能力的建議
第一,要優化科技創新政策制度。按照國務院批復的《河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要求,以建設鄭洛新自主創新國家示范區為契機,構建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普惠性創新支持政策。清理妨礙創新的制度規定,深化保障和激勵創新分配機制改革,落實創新成果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改革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制度的相關政策。完善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機制,建設在線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確保自主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
第二,要進一步加大科技經費投入。按照《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力爭2020年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要建立必要的保障機制,增加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投入,并按照鄭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保持適度、穩定增長,為鄭州市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
第三,要加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扶持和引導。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建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開展重大創新政策先行先試,培育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推進跨行業跨區域協同創新,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
參考文獻:
[1]王瑋,徐逸倫,楊文娟,陶許.科技創新能力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7,32(04):126-131+136
[2]易雪琴.國際經驗與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7.10
[3]王新濤.基于國家中心城市識別標準的鄭州發展能力提升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7.7
[4]羅煜. 鄭州創建國家一流創新創業城市的借鑒與展望[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