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的教育發展進程中,學校內部的機械制圖課程體系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專業老師開始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和強化,并以其為最終的專業課程教學目的,借助新教育市場上各種先進科學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來豐富了實際專業課堂。所以,此文簡要的闡述了當下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現狀,并積極探索了創新能力培育的具體措施,以及優質的創新機械制圖課程體系,共同推動我國機械制圖課程教育的健康發展進程。
關鍵詞:創新能力;機械制圖教學;課程體系;措施
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學校為了讓專業課程更加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開始在專業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在機械制圖課程體系中,學校專門設置了以創新能力為培育目的,以產學研教學模式為主的機械制圖課堂教學模式,逐步優化了我國學校的機械制圖專業教學課堂。
一、機械制圖課程創新能力的培育現狀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我國部分學校把以前的一些機械制圖專業課以及計算機繪圖結合到了一起,共同為學生授課,而且學校機械制圖課程的改革也逐步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以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目的,而且有些高校還把機械設計制圖課程中的工程制圖、機械專業知識和原理、機械零部件和CAD技術做出了有效的整合,每個教學環節較為清晰,而且可以把具體的教學清晰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在學習專業課程時,每個知識模塊的具體工作內容是什么,從而構建了相對完整的職業發展框架,強化了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而且機械設計制圖課程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是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強化學生專業素養的場所,提升學生的圖學意識,其中的圖學意識就是生動形象的思維、圖形表述以及工程素質;其二是在這一場所中專業老師需要強化學生的空間聯想能力、圖形表述能力和清晰的邏輯能力,而且在實際專業教學活動中專業老師需要滲透產品的信息理念、設計構形理念以及工程的規范化知識;其三是對于機械制圖課程來說,專業老師務必要高效的融合傳統教學的優勢,把畫法幾何、工程制圖內容和計算機技能高效的統一,結合手繪圖、尺繪圖與計算機繪圖,把產品的設計理念以及流程清晰的展示在圖紙之中,讓老師能夠清楚的了解學生的設計理念,而后依照新時期教育的要求,在培育學生創新能力之后要強化學生對機械零部件的認知能力。
二、機械制圖課程的創新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培育
創新是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機械制圖技能基礎上從而提出的有新意的設想,從而并發明創造的一種能力。而且每種學科都具有基礎的發展能力和繼承能力,特別是在機械制圖專業教學活動中,專業老師務必要在知識繼承性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發展能力,逐步突顯出專業知識的創新思維,協助學生在實際工程圖紙設計過程中了解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所以說在實際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活動中,專業老師務必要重視對學生工程規范能力的培育和重視,其需要嚴苛的依照國家有關制圖標準實施,在傳統制圖專業的基礎上逐步實施創新和變革,把三維建模逐步引用到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活動中。借助各種大型的專業課程培育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和發展性的思維邏輯能力。
工程圖紙的設計需要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想象力也要豐富,而且還需要學生熟練的使用各種繪圖工具,參照有關的繪圖標準,以此來創設完整的工程圖紙。這一技能可以借助專業老師的專業教學活動來鍛煉和強化,并且一些項目式的教學活動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讓學生在具體的項目中感受工程思維設計以及具體的創新教學模式。
三、創新能力培育的具體措施———項目式教學模式
項目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具體的工程項目為鍛煉目標的教學實踐活動,在此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光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老師的教學框架和知識結構,還可以高效的鍛煉自己的專業設計技能,并且在此場所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性思維,在實際項目活動中,借用各種專業性的問題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逐步突顯學生的課堂中心位置,促使學生自主的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增加學生對機械制圖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整個項目式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無限學習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發揮,而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夠被高效的激起,專業老師可以借助項目式的教學活動來強化學生的問題探索意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性的設計思路,逐步強化學生的機械制圖專業素養。所以說,在實際的機械制圖專業課堂上,專業老師使用的項目教學模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從全面的角度來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以創新能力培育為目的的機械制圖課程項目式教學體系
在新時期的素質教育發展進程中,各個專業的教學課堂都需要實施創新和變革,并且要立足于學校專業課程的教育發展現狀,建立較為全面的以學生的創新能力培育為目標的機械制圖課程體系,其主要是以工程圖學的專業知識為基礎教學場所,包含正投影知識、基礎準則、工程圖學思維以及對設計圖的理解能力,學生的空間聯想能力和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也較為重要,而且高校的機械制圖課程體系不光只向學生傳輸專業基礎知識,還會向學生傳授專業素養的培育和創新能培育的平臺,把一些細分化的實踐活動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清晰的了解具體的知識學習。而且專業老師使用的項目式教學最關鍵的位置就是圖紙的創設,其中涵蓋了六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圖形的表述環節;其二是基本的功能零件構形;其三是典型的零部件表述;其四是每個部件裝置的表述;其五是零部件的識圖功效;其六是對裝配圖紙的有效認識。每個項目流程都緊緊依靠機械制圖專業課程,并且非常符合專業課程的實際發展現狀。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項目教學的基礎上,學生需要熟知各種功能性零件的結構功效,以及項目中的具體實操方式和對專業知識的實用效果,逐步優化整個機械制圖專業教學效果。而且在專業項目實踐完畢之后,專業老師還需要帶領學生鞏固專業知識,把學生不清晰不明確的內容再次指出和講解,以此來完善專業課程的項目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教育發展進程中,我國各個高校的機械制圖專業教學活動中,專業老師務必要以培育學生的創新性能力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借助新市場中先進的項目式教學為主要教學實踐,逐步突顯學生在專業課程上的主體位置,專業老師還要帶領學生深入挖掘專業課本知識,把創新性的培育措施逐步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中,逐步強化學生的機械制圖專業學習進程。所以說,專業老師借助項目式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創建了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自主的融入其中,逐步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童秉樞,田凌,馮涓.10 年來我國工程圖學教學改革中的問題、認識與成果[J].工程圖學學報,2018,4:1-5.
[2]童秉樞,高樹峰.談工程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工程圖學學報 2018,6:1-6.
[3]宋鳴,吳卓,魏興春,等.項目式教學在工程圖學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機械制造,2018,43-44.
[4]胡琳.“工程制圖”工程項目引入法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工程圖學學報,2017,31(2):167-173.
作者簡介:
王影(1970-),女,漢族,山東省平原縣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機械圖學技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