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卉潔
摘 要:小班化教學這種教育模式與大班化教學模式相比,有明顯的優點,它可以讓教師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更清楚的了解,因此能根據學生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也能使每個學生都能更好的學習,提高其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 ;實踐成效; 問題
一、概述
小班化教學并不是班級人數的減少,也不是教學活動形式的精簡,而是一種基于現代教學理論的教學形式。是基于特定教學價值開展的教學系統,有著較為顯著的優勢與特點。我國的小班化教學尚未成熟,在實踐中有著諸多問題與弊端,對此要不斷地探究解決方式,完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二、小班化教學的核心理念
關注、發展每一個學生是小班化教學的核心理念,小班化教學以實現每一個學生快樂、健康、自主、優質地發展為價值取向。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努力追求“個別化”的教育理想。
在關注、發展每一個學生的理念引領下,小班化課堂教學應倡行“五個百分百”:①師生互動百分百。教師要創設師生、生生多元互動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②課堂展示百分百。每堂課教師都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和時機,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表演、展示作業、展示才能的機會,課堂展示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③課堂激勵百分百。課堂上教師要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激勵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受到來自教師、同學的激勵。④作業面批百分百。作業面批是進行個別化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它不僅可以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個別化輔導。⑤目標達成百分百。每堂課每個學生都有發展,都有收獲,都會在不同程度上達到教學的目標,實現自己的成長。
三、小班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隊伍問題。小班化教學對于教師的數量有著龐大的需求。小班化教學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師生比例較高?,F有的教師隊伍是無法滿足這種龐大的需求的。同時,小班化教學對于教師的素質能力也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對于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歸納以及教學理念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實際需求,但是現階段的教學師資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無法適應小班化教學需求。
(二)座位安排單一,教室設置不合理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桌椅的擺放模式是影響學生和老師交流的直接因素,同時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關系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就會有一定的改變,最終就會使得整體的教育效果不明顯。但是對于桌位編排這一問題在農村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改善,仍然在他們的座位上采用傳統的排位方式,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空間可以很好地編排座位。實際上的教學中,盡管學生的座位經常會換,但基本上屬于前后互換,基本的模式并沒有改變什么,大量的空間還是浪費了。其實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的調整孩子的座位,以方便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還能夠方便學生討論,更有利于教學。除此之外,教學房間里的空置空間還沒有充分利用。只有少數鼓舞人心的口號在課堂上對學生沒有什么激勵作用,老師可以對教室墻壁進行布置。不僅布置了教室的墻壁,也布置了獨特的氣氛,以增強教室的活潑性。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也會增加學習興趣。
(三)評價制度不合理。
小班化教育評價制度方面的探索是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小班化教育”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靶“嗷逃苯虒W評價應具有主體性、多元性、激勵性、形象性、形成性和個性化等特點。對教師的評價以課堂效果為出發點,注重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學習意識的構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等方面。但目前學校對學生、教師評價的唯一方法是對學習成績、教學實績的評價。評價方法的單一嚴重制約了教師工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小班化教學實踐成效
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因為小班比較容易實施。另外就是班級管理應詳細制訂,給的知識可以相對多一點,細致一些。班化教學中,學生在課堂內所平均占有的時間成倍增加。這樣,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和交流,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是師生共同發展的動力。課堂教學中是否實現師生互動,是新課程理念對課堂教學的要求。在互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達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充分發揮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的發展。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質疑、表達自己的獨立見解以及動手實踐,有利于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小班化為課程改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一)小班化教學,大大提高了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學生的團隊意識。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相應的因材施教,照顧到每個學生。此外,"小班化"教育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老師在教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增強、課堂上發言次數增多、動手操作機會的增加都是小班化的優勢。
(二)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大班化教學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們帶著沉重的壓力走進課堂,容易發怒和處罰學生,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會造成負面影響。而小班化教師不用花大量的時間來管理學生,使其從繁重的日?,嵤轮薪夥懦鰜恚芗芯ψ龊媒虝说墓ぷ?。小班化教學增加了師生、生生交往的頻率和交流的密度,師生、生生的關系融洽,心境會很放松,學生有較強的歸屬感,更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三)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大班化教學由于學生多,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少,易導致情感的冷漠,而冷漠是課堂低效的直接原因。小班化教學由于學生少,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增多,感情更加密切,教學中可根據需要對課桌椅進行多樣性的布置,空間距離的拉近縮小了師生的心理距離,便于形成愉快、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解放學生的身心,使學生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中,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厚。
五、總結
小班化教學的核心在于實現以人為本,這為傳統班級授課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學中,教育者能既充分地以自己的人格、個性影響每個學生,又能充分考慮到每個成員的興趣、愛好、特長,給個性差異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使其個性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 朱俊強.考試周刊. 2018(17)
[2]橫看成嶺側成峰,多元評價促提升——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評價方式多元化[J]. 王炳輝.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7(08)
[3]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探索——從知識到智慧[J]. 邢以群,魯柏祥,施杰,陳隨軍,戚振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5)
[4]基于小班化教學的數控高級工培養的探索和實踐[J]. 宣國強.課程教育研究. 2017(16)
[5]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研究初探[J]. 胡賢民.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