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慧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幼兒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所以游戲教育能夠很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游戲的教育性使得游戲是一種促進幼兒的發展為目的、以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為過程的活動。本文通過對幼兒游戲的進行聞述,論述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且探討游戲活動的價值及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啟發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正確組織合適的游戲去順應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特性;教育活動;重要性
引言:游戲是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為過程的活動,讓幼兒通過游戲來學習知識,在游戲中健康成長。同時,人們也早就發現了游戲對于兒童教育的價值。游戲充盈于兒童的身心,充盈于兒童的思想、情感和身體中。游戲是兒童主體性的活動,游戲過程是兒童主動學習、主動建構自己經驗的過程。在不同程度的游戲中,兒童在學習和發展著。并與幼兒園階段的教學內容完美融合,幼兒園中的游戲不是一個人的游戲,是集體的游戲,從教育性這個特點來講,就更加突出的體現了合作能力的可行性。
一、幼兒園教育活動概述
1.游戲作為幼兒園的一種基本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游戲化教學也在各幼兒園中不斷推進。通過在教學中引入游戲,寓教于樂,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適應游戲教育的發展趨勢,適應社會對人才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對游戲教育的不同期待,游戲教學必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靈活性,既要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使得學生的游戲素養獲得普遍地提高,也要具有多樣化需求的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游戲中有意識地對幼兒施加一定的教育影響,來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和發展他們的合作技能,是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2.幼兒的特點決定著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
2.1活潑好動
針對幼兒的活潑好動,父母也許只有打和罵,可是這樣并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有可能致使問題向越來越壞的方面發展。因為活潑好動是幼兒與天俱來的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不是家長所能左右的了的,所以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
2.2樂于挑戰
喜歡挑戰并不是大人們所特有的,樂于挑戰也是幼兒的天性之一。由于幼兒年齡偏小對某些事物還不了解,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可以通過一些語言、動作來表達對某些事物的好奇。就像我國教育學家陳鶴琴所說的“好奇心對于幼兒之發展,具有莫大作用,幼兒凡對于一切新的東西就產生出好奇,好奇就想要與新東西接近。”
2.3 富有競爭
競爭并不是幼兒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培育中形成的社會現象。幼兒也富有競爭,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在競爭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吸取他人的優點來取長補短。比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過程中這個小朋友扮演老鷹的時候捉了3只小雞,另一個小朋友就想捉得比他多,一旦失敗,他就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看看對手的技巧,針對自己的不足對癥下藥,每個小朋友都想成為第一。在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中,為了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就可以通過游戲這個載體來實現,既可以讓幼兒快樂地成長,又可以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他們以后更好地立足于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游戲對于培養幼兒語言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1.保障了教學的科學性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學過程規律而制定的做到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為了游戲教學中的提高課堂質量,教師要首先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要綜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教育,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的是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在游戲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
2.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趣性
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過去的游戲教育大多注重練唱和識譜能力,總是先去花費大量的時間解決識譜問題才接觸到游戲作品,這種教學方法致使學生對游戲覺得枯燥無味,對游戲的興趣也大大減少,最終造成學生躲避游戲。
3.有助于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心理健康對幼兒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留守兒童,家中經濟條件不好,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中,這就會對幼兒心理產生陰影,造成孤僻、內向的性格,也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學校里,老師會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一些娛樂游戲,不僅可以使幼兒感到徹底放松,而且會營造一種愉快、輕松的氛圍,讓孩子們輕輕松松學習,快快樂樂地做游戲。讓幼兒的心里充滿陽光,遠離那些黑暗的世界,可以快快樂樂成長,因此有意義的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4.有助于開發幼兒自身潛能
游戲有利于開發幼兒自身的潛能,培養創新精神。游戲也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游戲中,一方面需要幼兒作為游戲的主體,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啟發式的指導。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地指導,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游戲的繼續進行。
5.有助于幼兒學習常識
日常生活中,幼兒吃飯的時候都不老實,但是我們可以在游戲中幫助他們改掉這個毛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說過家家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扮演爸爸媽媽免不了要讓“孩子”吃飯,當“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就得想盡辦法讓孩子吃飯,讓他們給“孩子”講解不吃飯的壞處,按時吃飯的益處,讓小朋友們明白當他們不好好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是多么辛苦,可以讓他們從游戲中體驗真諦,可以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的小朋友扮演爺爺奶奶,那么小朋友見到的時候就要主動讓座或扶爺爺奶奶過馬路,讓他們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繼續發揚下去。由此可見,游戲有助于幫助幼兒學習基本常識。
三、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和教師對游戲的偏見
2.忽視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
3.把游戲單純的工具化和游戲模式化
因此,教師在保留獨立的游戲活動的前提下,在教學中引入游戲,使教學游戲化是實現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
結語:總而言之,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教育活動是不爭的事實,將游戲活動更好地融入日常的的教育實踐,是我們廣大幼教工作者必須努力的方向,并且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游戲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學習,讓孩子輕松的學習,因此說,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最適合的一種活動形式。
參考文獻:
[1] 楊麗.淺議親子活動中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策略[J].貴州教育.2015(08)
[2] 宋佳慧 淺談游戲教育的現狀的作用[D]. 黃岡師范學院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