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摘 要:在整個經濟監督體系中,審計占據重要的位置。企業審計是行政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企業審計工作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企業審計的現狀及其作用,指出了審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具體的問題給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從而能為改善我國企業審計的現狀提供一些有利參考,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企業審計;發展;對策;問題;經濟
1 企業審計的概念及作用
1.1 企業審計的概念
企業審計指的是審計機關對企業及其各部門的公共資金執行的真實、合法、效用性進行的審計,本質就是獨立的監督所受托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企業審計具有公正性、獨立性、綜合性和廣泛性的特點。企業擁有的行政權力很大,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如果不對其權力進行監督和約束,就會導致腐敗問題。所以,要控制管理好內部的每個系統,企業審計是從有效使用資金的角度進行約束企業權力的
1.2 企業審計發揮的主要作用
從經濟管理角度來看,企業審計監督主要發揮了兩方面作用。
(1)制約作用。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揭露那些背離社會主義方向的經營行為;揭露經濟資料中出現的舞弊行為。
(2)促進作用。促進內控制度的建設及完善;促進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有利于正確處理好各種經濟利益關系。
2 我國企業審計中具體存在的問題
2.1 企業審計體制的“獨立性”受制約
鑒于審計本身的特點和職責,要求“獨立性”要相當強。現階段我國企業審計機關屬于國家企業機關的一部分,仍然在采取行政型的隸屬模式。這樣的審計體制在建立初期是適應我國國情的,但是各級企業“一把手”對審計的認識程度往往會影響到審計的工作開展,有些問題甚至會被企業篡改或者隱瞞不報。而我國企業審計被同級企業制約明顯,也應該做適時的改變。
2.2 缺乏獨立的審計人員、審計機關和審計經費
第一,“多頭指揮”的問題在我國企業審計中仍然存在;第二,盡管我國審計準則對審計人員工作的獨立性問題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在開始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審計人員的任免并不嚴謹。因此,審計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就可能對企業審計人員進行控制和制約,這樣就使企業審計獨立性的具體要求無法得到保證;第三,我國企業審計中審計機關隸屬于行政部門,各級審計機關的經費來源于地方財政預算,審計經費作為審計機關開展工作的經濟保證,一旦其在來源和使用上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就極有可能使相關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受到約束,給審計部門的監督力度帶來不利影響[2]。
2.3 企業審計法制法規不完善
法制建設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也在逐步健全,企業審計工作必須要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企業審計是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也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發展服務的。但是,我國只是對國有企業的審計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卻對其他類型的企業審計問題沒有詳細條款,使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第一,企業缺少健全的審計綱領性法規。審計法律有部分出現缺失,相對健全的法律機制卻還未建立起來,沒有足夠的審計法律法規。第二,缺失了企業審計程序法。已有的法律規范對審計程序和審計范圍都沒有一個明確規定,因此在對具體審計或審計結果的處理時,就會出現監督權無章可循的運行問題。所以,必須經過和相關企業部門協商后才進行審計。兩者一旦能達成一致,那么就可能會進行落實。如果沒有落實,則仍然是流于形式。第三,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不完善?!秾徲嫹ā穬H僅是確定了審計機構審計結果公開報告權并給出了審計結果公開報告的相關要求,審
計結果由審計機關向企業相關部門或社會公布,其中也沒有像法定義務一樣規定審計機關必須將其監督結果公布于社會,由此就給審計效率的發揮帶來嚴重影響。
2.4 企業審計隊伍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企業設置的審計隊伍存在很不合理的現象,審計人員普遍素質較差。在我國企業審計人員當中,大多數是“財會型”人員,很少有其他專業的人才,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審計隊伍專業技能不強。首先,老齡化是現有的審計人員當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無論是在知識層面,還是在掌握科技能力方面都與現代化審計隊伍要求相距甚遠,更談不上高效執行行政監督的要求;其次,審計人員隊伍中的年輕人員也有很多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存在,例如:知識結構單一;缺乏全方位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審計專業知識。除上述問題外,有的行政人員不注重知識積累,學習意識差,在新的工作環境中使自己很難適應,工作缺少熱情。
(2)審計人員信息技術水平低。隨著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的迅速發展,也逐漸提高了審計部門的信息化程度。審計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審計部門的計算機工作系統僅僅作為制作表格、書寫文檔等辦公工具,其信息網絡、數據庫的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影響了審計效率。
3 企業審計的發展對策
3.1 優化審計結構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改革的階段,企業的發展要借助先進國家的發展模式,合理的設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做到審計的獨立性,提高審計在企業中的地位。審計機構可以擔任董事會的職責,有效的避免管理層的干擾,在運作過程中要注意審計結構的靈活性,對企業的審計工作要真實有效,審計實施的手段不能阻礙企業的發展,對于企業內部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要設立專門的考核機制,盡可能的避免在審計工作中出現人為錯誤。
3.2 制定審計制度
社會形態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形態。良好的審計制度對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設置內部審計制度能夠有效的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提升審計部門在企業內的地位。中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企業的規模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從事審計工作的隊伍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因此制定審計工作人員保障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3 建設審計團隊
“以人為本”是時代發展的方針大略,體現出人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審計工作也是一樣,要想開展好審計工作,必須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審計隊伍。發達國家的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都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對審計人員的選拔具有較高的門檻,企業在選拔審計人才時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選拔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會計專業、審計專業的人才,并注意對這些人才的計算機技能、法律意識進行相應的培養;其次選拔一些企業內具有較強業務能力的人,將新人才吸納到審計體系以后,要對他們進行審計專業知識的培訓,適當傾斜企業發展中的資源。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我國企業審計工作過程中還有諸多問題存在,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努力,應逐步完善企業審計體制,建立起相關的企業審計法規體系,在工作過程中努力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使企業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涂湘蕻.我國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商論,2017(30):118-119.
[2]葛玉峰.內部審計對公司治理的作用及發展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5,36(1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