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紅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思維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向著縱深擴散.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通過具體的問題引領,課堂中創設疑問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此同時,在此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從而真正的走進數學課堂.
一、咀嚼數學概念,理解數學概念本質
著名的數學家波利亞說過:“認識數學是從深刻理解數學概念開始的.”由此可知,學習數學必須從深刻的理解數學概念開始.眾所周知,數學概念來源于人類的生活實踐中,是人們對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空間關系的歸納與概括.數學概念在形成和發展中有著豐富的經歷.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的咀嚼概念,深刻的理解概念的本質.例如,初中數學中出現了有理數與函數的概念,這些概念蘊含著數學家們長期的探索與實踐,也包含著數學家們對追求真理堅持不懈的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在概念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其中蘊含著人們探索研究的思考.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個概念時,在理解概念本身的同時,講述中外數學家們對勾股定理的論述.深入地理解勾股定理的本質,有利于學生今后高中數學的學習.實踐證明,充分體會概念的意義,深刻理解概念本質.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受記憶與模仿的限制.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在概念教學中,還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及動手操作方式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與內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激活問題意識,開展合作探究學習
我們知道,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是講習題與做習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需要不斷的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所以,我們要能夠認真研究大綱的要求,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把相關的數學內容轉化為數學問題思維情境.這樣,就能更好地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在教學“相似形三角形”時,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就設計這樣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多媒體課件播放關于埃及金字塔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察大小金字塔的外形之間存在哪些相似的地方,然后根據這個問題情境提出兩個具體的問題:① 如何利用相似圖形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② 兩個金字塔之間的相似比是多少?對應角和對應邊之間是否相等?這樣的問題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思考并找尋答案.他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相互之間交流合作積極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原理.通過對照教材知識,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來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既激活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培養了數學思維能力.
三、敢于大膽質疑,培養嚴謹思維方式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說:“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由此可知,質疑在數學教學中的巨大作用.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從而培養他們的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提問機會,鼓勵他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數學學科本身具有邏輯抽象性、思維嚴密性等,要想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形成細致、嚴謹的學習品質和行為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質疑與評判.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就拿出時鐘和風車進行轉動,讓學生對旋轉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接著,共同歸納其特點,從中得出旋轉、旋轉中心和旋轉角的定義.在教師演示這一內容的過程中有學生提出質疑:時針在旋轉,哪個是旋轉中心?風車的旋轉角度如何知道?由此可知,學生對旋轉這一現象產生了質疑.雖然旋轉角度問題不是我們教學范圍內的,但對這樣的質疑要給予恰當的評價.所以,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大膽的提出質疑,并讓他們通過自由討論與交流來嘗試著解答.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方式,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
四、及時反饋評價,檢驗思維訓練效果
現代教育理論重視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交流與評價.數學課堂這通過課堂提問教學,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課堂中教師給學生的評價,既是對學生思維過程的判定,更是一種認可與激勵.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要選擇適當地時機給學生合理的評價.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勵學生,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圓”時,在初步了解圓的概念與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當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圓的條件”時,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學生都有不同的想法.有學生認為:相交的兩條直線可以確定一個圓;也有學生說一條直線和直線外一點可以確定.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看法,不是立即給予肯定與否定.而是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結論的依據是什么.對每名學生的不同觀點,教師要及時地給予點評.對不正確的結論應該讓學生繼續去尋找依據,及時交流評價.實踐證明,學生在思維探索的過程中檢驗了自己的思維過程.同時,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綜合上述,思維意識與能力是數學教學的基礎.數學思維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獨立性與創造性.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問題的提出與分析,鼓勵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能夠標新立異地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就會得到激活,從而更加有利于今后的數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