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戶口遷出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農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如何處理等問題。大家最常問的就是戶口從農村遷出后,原承包地還是自己的嗎?還有就是農村戶口遷到城市后,還能享受農村的宅基地和耕地嗎?
首先你要明白宅基地、耕地是什么,以及宅基地和耕地所有權是誰的,你就知道還能不能享受這些。
宅基地是在農村的人用于自建房及附屬建筑物(如廁所、庭院等)而使用的土地,宅基地所有權是村集體,而且使用權不得隨意轉讓其他人,否則不具備法律效力。
這里說的很明白了,必須是農村人,也就是說要是農村戶口才有村集體的宅基地使用權,你把戶口遷往城市就是非農業戶口也就不能使用宅基地。但是有些宅基地上已經有房子了,那房子所有權是個人的,所以你有使用房子的權利。但是不能修繕及改動。
這里所說的耕地,就是我們農村的承包地,承包地的所有權也是屬于村集體。由村集體承包劃分給農民自己耕種、管理、負責,也是不能隨意買賣,或者作為其他用途。雖說現在承包地30年產權不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你把戶口遷移出去,就要把耕地權益放棄。
這也說的很明白了,耕地只是承包或者劃分給你使用,并不是就是你的,所有權在村集體,你既然不是村集體人員,自然不能享受村集體的耕地。
想要享受村集體資產的必須是村集體人員,也就是說必須是村集體戶口,沒有村集體戶口就不能享受村集體資產。說白了就是給你用不收你錢,但是這個東西并不是你的。
所以,通常意義上來講,城市戶口是不能擁有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和耕地承包權的。
但是這個定義關系有時要根據戶口的遷移關系和時間來決定,并不是一句話能概括的,只能分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們的農村家庭戶口中并沒有全部遷入城市,還是留有一人或者以上戶口存在的,是不會影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承包期內的耕地使用權的。
一般來說,農村的宅基地是一戶為單位的,原則上就是一戶一宅,如果你個人把戶口遷出,但是妻子或者父母的戶口還在農村,那么農村宅基地他們當然可以繼續使用。
農村承包地也是以戶為單位的,如果你還在承包期內將戶口遷出去,承包期內是減人不減地、增人不增地的原則,所以說即使你遷出了,你的家人仍然可以耕種使用。
第二種情況:就是你們全家遷入小城鎮,而不是大城市。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相關規定可知,這種情況,在承包期內,發包方應該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
國家現在非常鼓勵城鎮化,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全家戶口遷入的地方是縣級以下的城鎮,在本承包期內,是允許你繼承保留土地承包權,而你的宅基地,上面有你在農村時所蓋的房屋,屬于私有財產,當然可以繼續使用。

第三種情況:你全家都將戶口遷入了城市,成為了非農業戶口,根據土地承包法規定,你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
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當然會給予你一定的補償。
而農村的宅基地暫時不會被收回,這是因為宅基地上的房屋還是你的,一直到房屋自然倒塌,村集體就會收回宅基地使用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農村房屋在這期間不能翻新、重建、修繕等。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可知:“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從以上我們可知,只要全家都遷入城市的(縣城、小城鎮、其他鄉村等不算),戶口全部變為了非農業戶口的,承包地才不是自己的。一般情況下,可以繼續經營到承包期限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