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飛,鄭 睿,路曙光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濟南 250000)
目前,我國承接的海外EPC電站項目越來越多。海外項目與國內項目最大的不同是施工地點在海外,施工環境的變換給整個工程的順利實施帶來了諸多挑戰[1],設備材料的采購實施模式與國內常規項目有很大的不同,采購地點的可選擇性更是只有海外項目才有的全新內容[2,3]。文中以巴西某火電EPC項目保溫材料采購過程為例,探討采購地點對海外EPC項目采購實施模式的影響。
EPC項目合同中標后,工程承包商應根據合同的執行標準要求實施保溫材料的采購(含招標、簽署合同、制造、出廠、運輸、交付項目地點)。巴西某火電EPC項目(以下簡稱“巴西項目”)合同要求保溫材料設計制造符合美國ASTM標準(巖棉材料-ASTM C612 ASTM C592/硅酸鋁纖維材料-ASTM C892)等國際標準,而國內保溫材料大部分執行GB中國標準(巖棉GB/T11835-2007/硅酸鋁纖維材料 GB 17911-2006)。經過調研發現,巴西當地保溫材料均執行ASTM標準,國內只有部分合資公司可生產ASTM美標等國際標準保溫材料。考慮遵守EPC合同,保溫材料短名單只能從美標制造商中選取,但采購地點還需經過近一步分析后確定。
電站項目保溫材料主要包含巖棉、硅酸鋁纖維材料,為了分析采購地點對保溫材料成本影響,以電站主要設備-鍋爐保溫材料預估用量(巖棉縫氈2 350 m3、硅酸鋁耐火纖維毯17 400 m3、硅酸鋁耐火纖維板410 m3、硅酸鋁耐火纖維散棉2 850 m3、硅酸鋁耐火纖維繩480 m3)進行分析測算。

表1 國內外保溫材料采購費用測算表模型
通分析國內采購(巖棉+硅酸鋁纖維)、巴西采購(巖棉+硅酸鋁纖維),并對比控制概算價,目前保溫材料(巖棉縫氈+硅酸鋁纖維)初步報價情況見表2。

表2 保溫材料采購費用測算表匯總
根據表2可知:(1)巖棉氈:控制概算價最低,國內美標材料測算價高于巴西當地采購費用,約高70萬元;(2)硅酸鋁纖維材料:控制概算價最低,國內美標材料測算價報價低于巴西當地采購費用(約低200~300萬元人民幣);(3)巖棉縫氈+硅酸鋁纖維:美標報價組合遠遠高于控制概算價;各類產地組合中,國內組合總價低于巴西當地報價(約底100~200萬人民幣),其中巴西巖棉+中國硅酸鋁材料組合采購費用最低,843萬元。
國內火電項目及部分出口項目保溫材料均執行GB標準,考慮本項目EPC合同規定要求采用美標等國際標準,通過采購費用測算,分析執行標準對采購費用及采購地點的影響,詳見表3-4。

表3 不同標準下巖棉采購費用表

表4 不同標準下硅酸鋁纖維采購費用表
國內火電項目及部分出口項目保溫材料均執行GB標準,考慮本項目EPC合同規定要求采用美標等國際標準,通過采購費用測算,分析執行標準對采購費用及采購地點的影響。
通過對比保溫材料(巖棉與硅酸鋁纖維材料),執行美標標準的保溫材料普遍高于GB標準材料。
巖棉部分,國內美標材料比GB材料費用上浮5%~45%,比概算費用上浮達80%,說明兩種標準下保溫材料在制作工藝、檢驗程序上均有較大差異。
硅酸鋁纖維材料部分,國內美標材料比GB材料測算價格差異巨大,美標費比GB費用至少高1倍左右,巴西美標材料比GB標準材料更高,約2~3倍。
保溫材料運輸保管要求高(體積大,防潮),海運過程中貨物易受潮等情況,經對比兩地采購費用、工期的差異,對比情況見表5,可以考慮保溫材料從巴西當地采購供貨。

表5 保溫材料國內外采購對比分析表
續表5

中國采購巴西采購運輸風險產品經歷出廠、報關、海運、清關、運輸至現場等多個環節,多次裝車、卸車,保溫材料損壞的風險加大,對產品包裝要求高。巴西內陸運輸時間短,包裝要求低,材料損壞風險低。倉儲風險考慮施工時間短,集中到貨,現場倉儲保管要求高。可分批到貨。標準美標產品美標產品施工若采用巴西當地施工,與產品使用配合性不如當地采購若采用巴西當地施工,配合便利
海外火電EPC項目保溫材料(巖棉+硅酸鋁纖維材料)采購地點(中國與巴西)差異化選擇的優缺點和經濟性分析可得:
(1)從測算費用角度看,考慮巴西采購巖棉+中國采購硅酸鋁材料組合,采購測算費用最低。
(2)從運輸倉儲保管要求上考慮,采購全部巴西當地采購,可以規避長途海運導致貨物受潮受損的情況。此外,巴西備貨時間短,可有效減輕項目倉儲壓力。
(3)保溫材料從中國采購或巴西采購等各種操作模式各有利弊,在實際采購招標過程時,應根據項目的工程特點、施工工期、采購費用、工程所在國的海關政策、進口稅率等因素綜合考慮,最終決定以何種方式采購作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