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就像一輛行駛中的汽車,道路狀況是投資業務的經營環境,剎車和方向系統是風險控制和管理,車速是業務的發展,只有在剎車和方向系統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駕駛員才能提高車速并安全行駛,否則就很有可能遭遇顛覆的后果。”中經寰宇(廈門)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崔翔在接受《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風險是結果的不確定性,是結果對期望的偏離,沒有對風險的控制和管理,業務拓展帶來的收益將是不確定的。
財務報表可能在一定時間內變得好看,但經營成果實際上處于不確定狀態,埋藏著風險隱患,一旦引發,今日的盈利明天就可能變成虧損,甚至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崔翔認為,在沒有有效的風險管控的前提下,任何業務拓展都是盲目的,是一種賭博,走上的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現代意義上的業務發展不僅表現為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其質的方面,量即使沒有增加,但質變好了就是發展。風險控制的主要落腳點就是要抓質的方面。如果在業務拓展的同時不注重風險控制,市場拓展就不能保證是有效的增長,增加的部分相當多地就會變成不良資產,業務規模越大,損失越多,包袱也就會越背越重,使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家底不斷被侵蝕,從而失去發展的后勁。”崔翔表示,中旌寰宇制定了《私募基金投資管理制度》《私募基金風險管理制度》《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與銷售適當性管理制度》《私募基金利益輸送和利益沖突防范制度》《私募基金內部問責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針對私募基金風險控制及合規管理的制度、辦法。通過制度建設,使得公司樹立了合法合規經營的理念和風險控制優先的意識,培養了從業人員的合規與風險意識,營造了合規經營的制度文化環境,保證公司及其從業人員誠實信用、勤勉盡責、恪盡職守,防范和控制公司經營及業務開展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從而促進了公司業務又好又快地發展。
對于金融科技在風控中的作用,崔翔表示,由此可見,大數據是金融科技的重要落地場景。金融科技的核心就是和大數據技術有效結合,利用大數據的能力,促進金融企業在金融業務的全生命周期中,不斷提升效率和服務能力。與傳統的風控模式相比,大數據風控所需數據量更大,數據時效性更強、數據維度更多、數據處理更快。為了應對這些問題,需要應用的新技術包括大數據采集和處理、機器學習、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用戶畫像等,應用場景也涵蓋了基金的投前、投中、投后管理。
互聯網時代,通過金融科技,解決基金投資環節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數據搜集整理能力,匯集更多市場數據,建立更加科學的風控模型,為投資決策提供了更加精準的判斷依據,規避了更多不確定性和風險,在基金投資的風控環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