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靖
摘要:褶皺與省道是服裝設計中缺一不可的設計元素,也是設計師慣用的設計手法,在服裝制作的過程中,人體結構和服裝功能款式的完美結合是一直不斷探索的課題。立體裁剪技術的直接觀察性與自由性使它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設計手段之一,省道轉移也是制版中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一,本文以立體剪裁技術的角度從三個方面去闡述褶皺如何與省道轉移相結合,應用于修身服飾的設計上,為立體剪裁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案例。
關鍵詞:省道轉移;褶皺;立體剪裁;修身服飾
中圖分類號:TS941.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051-01
一、省與褶的特點
省道是服裝制作中對于多余布料的處理方式,省道是修身服飾的前提。隨著服裝設計的不斷發展,款式的需求越來越重要,簡單的省道處理已經無法滿足更多新穎的服裝制作,省道轉移就變得尤為重要。
省的設計特點:
1.人體的凸點或者凸起的部位便會產生省道,省道的量可以轉移,但不會消失。
2.在無放松量的情況下,省量是由人體結構所決定,在做寬松服裝的情況下,可以人為設定省量。
3.省尖點的消失點指向人體凸出點的方向。褶,是布料通過有序或者無序折疊所產生的痕跡,褶皺是服裝設計中用途廣泛的面料改造手法,褶皺也可以被設計成一種裝飾,通過對面料進行折疊使面料變得立體有紋路,可以達到多種造型效果。不同的面料褶的效果不一樣,不同的褶量和折疊方法都會有不同的效果。人為褶皺和自然褶皺是褶皺的兩種分類,人為褶皺是設計師對于服裝的要求和設計增加的多余量,而自然褶皺則因為是人體的結構凸起或者凹陷加上面料的垂順性和經緯度的斜度,而使面料本身有了褶皺紋理。
褶的設計特點:
1.褶展開后的量比成型的量要多出幾倍。
2.設計褶時,需要反復測試面料的形態,純棉純麻布料難熨燙一般不做褶造型。
3.自然褶皺會使服裝變得輕松自由有流動感,而人工褶皺可以線條變得鮮明硬朗
二、省與褶的分類
1.修身服飾依賴于省道,服裝之所以合體便是因為有省道的存在,而省道也因人體結構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類型。省道的分類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位置,二是形狀。
按照省的形式分類:(1)肩省:分為前肩省和后肩省,前肩省是收入BP點隆起狀態的余量;后肩省是收入背部曲線凸起的余量。(2)側縫省:將腰部多余省量收入側縫,以達到收腰的效果。(3)腰省:常作成錐形或釘子形,左右兩側對稱,上下連接的腰省呈現柳葉形。
2.獨特的視覺肌理,變化多端的視覺形式,輕松隨意的塑形手段,使褶在服裝設計擁有著重要設計地位,是設計師們不斷去嘗試改進的一種設計手法。褶在制作過程中,都遵循著一定的基本構成方式,因其構成方式的不同,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
按照褶的形式分類:(1)自然褶:自然褶可以分為波浪褶和縮褶兩種:波浪褶是指通過結構處理后出現的自然的波浪造型;而縮褶指的就是把接縫的一邊加長,另一邊做成碎褶。(2)規律褶:規律褶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普力特褶,一種是塔克褶。普力特褶,指褶的分量是固定相等的;塔克褶只固定褶的一端,另一端隨意活動,有序地展開。
三、省與褶的結構關系
除了有明確形態的省道之外,立體剪裁中更為重要的便是無形省的設計,無形省沒有明確的省道形式,它可以表現為分割線、褶皺等等,這都需要通過省道轉移技術來實現。
因服裝款式設計的需求,經常要把褶皺與省道相結合,褶皺是立體剪裁中無形省的重要表達形式,這就需要把省道轉移到褶皺造型里。在修身服飾中,若有接近圓型省尖的分割線,那么分割線內一定會有省量轉移。
在做設計和立體剪裁時,我們往往會設計許多的褶皺作為款式造型,當褶皺成為衣身的主要結構時,衣身的省就會都轉移到褶皺里,有些褶皺里是含有褶量的,可以稱之為功能性褶皺;有些褶皺僅是造型設計并沒有褶量,可以稱之為裝飾性褶皺。這就區分了指向原型省尖的褶皺和指向原型省尖外部的褶皺。
在修身服飾的設計中,凡是指向原型省尖的褶,通過省道轉移方法,均可以把省量轉入。有一些褶皺是指向原型省尖外部的,所以它僅僅是裝飾性設計,里面不會包含省量,在制作時,工藝較為簡單,不需要省道轉移,只需計算褶量,追加足夠的面料。
四、結語
作為設計師,我們要考慮到每個細節的設計,傳統省道簡單易懂,無形省道表現形式豐富,造型更加獨特,工藝處理較為復雜,掌握了裝飾性褶皺和功能性褶皺的區別,我們可以更熟練地通過立體裁剪技術制作我們的樣衣。
此外,我們還可以繼續深入學習省道轉移形式之分割線、編織、手縫工藝綴縫、填充物等等。成熟的設計需要龐大的理論體系做支撐,更加復雜的褶皺款式還需更進一步的案例分析和立體剪裁的實踐,平面制版和立體裁剪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做出修身合體的服裝。